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國藉老妖婆佩洛西竄訪臺灣展現出的高明之處
2022/08/04 03:41:10瀏覽115|回應0|推薦1
《佩洛西訪台,帶給我們“臺灣之根”的戰略競爭》


從3月份就引發全球關注的佩洛西訪台事件看似有了一個階段性了結,隨著代表美國官方政治意願的訪問落地臺灣,客觀上講,大陸對台工作也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更加複雜和系統的博弈已經展開。


一方面,我們需要重新評估臺灣問題內政到國際化的發展現狀,這勢必深刻影響了國防現代化建設的指向,但“臺灣問題國際化”的事實不需要否定,雖然是我們最不希望看到的,已經發生了也不需要回避,再次驗證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是“敲鑼打鼓”可以完成的。


另一方面,理性看待大陸和臺灣人民血濃於水的民族情誼,從大歷史角度並沒有改變,同文同宗甚至共同經歷民族近代苦難,這是兩岸永遠的情感紐帶,這一點沒有變。


換句話說,佩洛西訪台事件背後反映出的是親人間夾雜著外人的矛盾,並不是你死我活的敵我矛盾。這也就解釋了大陸的反應並非對敵人的軟弱,而更多體現的是對對岸親人的底層情感。兩岸中國人民熱愛和平,我們珍惜臺灣,這是任何時候無法拋棄的理性與情感。


整個佩洛西事件可謂一波三折,自然也吸引了大陸民眾的廣泛關注。最開始佩洛西確實是受到了臺灣方面的邀請才要前往,但此後隨著事件的不斷發展,美國軍方、美國白宮、美國總統拜登以及臺灣方面都勸阻她取消行程,可她仍然執意前往。


雖然說,佩洛西仍然代表著美國官方的政治姿態,但顯然背後的美國內政博弈色彩仍然很濃。這是一場為了引發關注而推動的冒險,也是為了激發對抗而展現的對抗,而這一切,美國民主黨政客似乎都期待大陸配合並借此提高他們在國內的地位和身價。


理解了美國政客的底層動機,也就更加理解了大陸的外交部、軍方等多方面謹慎應對這種低級挑戰,甚至是誘導性挑釁,而非按照美國劇本展現更大的反作用力支持美國民主黨的既定策略。


所以,本文的出發點在於用“極致理性”的視角全面審視大陸應對臺灣問題新局面的戰略思維,也結合中國面臨的全球戰略挑戰,思考應對臺灣問題質變的萬全之策。本質上掌櫃智庫在全球政策研究中沒有自身立場,我們希望通過國內外專業顧問的輸入展現更加多元的視角和價值。




佩洛西為什麼執意訪台?


問題的探討不可避免需要回到最根本的追問,就是佩洛西為什麼一定要訪問中國臺灣。大體上我們梳理了以下幾個原因:


其一,美國國內選舉中民主黨需要中美對抗的題材和熱度。從時間節點上來看,美國現在已經進入了11月中期選舉倒計時。在當下,兩黨核心人物稍有不慎,都會成為對方攻擊的靶子。


其實本來美國對華(對台)是比較邊緣的話題,美國國內選舉還是更重視國內事務,甚至俄烏戰爭的影響等。而如今之所以受到如此大的關注,主要是因為在佩洛西行程被提前洩漏的情況下獲得廣泛關注,如果她因為壓力而最終選擇取消,那麼必然會淪為共和黨攻擊的物件,輿論會認為她為首的民主黨是對華“綏靖派”,不夠強勢。已經在任19年的佩洛西在正式卸任前自然不想留下一個這樣的政治遺產。


其二,美國國會和行政在對華戰略上有著競爭關係。掌櫃智庫美國政策研究專家認為:佩洛西執意前往也是反應出了美國國會以及行政之間在對華政策定義權上的爭奪。


長久以來,國會以及白宮之間對華有著比較大的分歧,簡言之,國會比較理想激進,行政相對現實保守。議長訪台1997年就已經發生過,但國會方面最高級別官員也只是副國務卿而已。美國國會在特朗普時期積極推動並且通過了《“臺灣”關係法》,要求國務院組織美台之間的高級別交流並讓國務院定期向國會進行彙報,背後是國會希望國務院可以派更高級別的官員訪台。


如今佩洛西執意前往,也是卸任前所進行的最後一次終極壓力測試。如果最終安然無事,就等於向美國行政方面證明,他們之前對於擦槍走火的擔心是多餘,隨著這個枷鎖的解開,美國以及整個西方來台的官員級別可能會越來越高,形式也會越來越多樣。


再換句話說,佩洛西到中國臺灣的談判內容並不是真正的核心,談判的內容也不會對美台關係產生本質性的影響,但作為議長訪問這個舉動,確實在直接改變現在的台海、中美以及中美歐戰略平衡。從美國的角度,他們認為這是對於中國在俄烏戰爭中保持相對中立的回應,但更多的則是一種極限施壓,在俄烏戰爭焦灼基礎上,美國甚至西方盟友最為擔心的就是中國在東方給予俄羅斯強有力的支援。


其三,中美之間的戰略關係正在從“蕩秋千”效應變成“蹺蹺板”效應。所謂蕩秋千效應就是有人助力,有人蕩得更高,這是一種合作甚至合謀的關係;但蹺蹺板效應就是一方大力下注的行動,反而將另一方推到了一個迴旋餘地更小的蹺蹺板高位上。


國內多方輿論對於這次訪問的關注,甚至全球媒體的炒作,客觀上將美國的迴旋餘地也大大降低了。當然,這種情況並非主要原因,確實值得大陸對台政策長期研究和思考的深層次命題。


對於這次事件輿論的反應,應該說在情理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情理之處在於普遍表達的憤怒和失望,意料之外是更多人淡定的回應甚至戲謔的表達,讓我們看到中國大陸的民族主義尚且在一種理性和和平主義的大框架中,還不會對國家的政策走向產生決定性的影響甚至干擾。


雖然在佩洛西順利降落臺灣之後,很多人悲歎甚至很憤怒,認為不應該讓她安穩著陸。然而,在當下中國現代化建設最需要的便是“極致理性”的克制,這不代表軟弱,代表的是更大格局全球戰略中的彈性。以上的思考在中國知識界甚至民間佔據了不小的比例,樂觀地看,這也是國家意志與民眾互動的成功,更是民意成熟和多元化的表現。




中國為什麼需要極致理性的克制?


那麼,必須進一步追問一個我們面對起來多少有一點心理障礙的話題,就是:中國為什麼一定需要極致理性的克制?


克制,不代表示弱嗎?克制,不代表不自信嗎?極致理性,就是給軟弱找藉口嗎?為什麼之前不提極致理性?這些情緒化的挑戰,勢必在讀到此處的讀者中廣泛存在,希望後面下面的闡述有利於回答這些追問。代表掌櫃智庫的美國問題、日本問題和臺灣問題3位專家談4個核心觀點(由於話題的政策性原因,體制內專家要求匿名):


第一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是改革開放最強音,從始至終都是一種大陸政商民眾共同意志的強勢表達。今天和1957年不同,當年炮擊金門的後果是可預料的,影響也是有限的。可如今中國和世界是如此緊密地連接在一起,雖然我們有完成統一的願景和使命,但事實上如果真的走到了武力統一的軍事行動這一步,必然會受到以美國和歐洲為代表的西方的制裁浪潮。


況且一旦武力統一成為事實,臺灣最為忌憚的一張牌暴露無遺,進而鋌而走險宣佈獨立有著不小的概率。中國經濟、中國社會是否以及如何頂得住這一巨大的壓力,是我們需要冷靜研判的複雜性課題。


第二點,戰爭並不能解決台海根本問題,戰爭也不是解決問題最具智慧方式。“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普魯士軍事理論家克勞維茨如是說。換句話說,戰爭是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


戰爭一旦開始,最重要的議題就是如何結束,如果不知道如何可以結束戰爭,那麼最終會被戰爭捲入,最終導致國家的衰敗:德國日本在二戰的失敗、美國在阿富汗的失敗、俄羅斯在烏克蘭吃的癟,都源自對於如何結束戰爭缺少必要的考量,最終深陷泥潭。


直白地說,美國可以通過非戰爭手段俘獲臺灣的信任和傾向,我們的智慧難道不足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嗎?顯然,這方面我們應該更有信心。


第三點,應該避免臺灣問題從現代化大計的矛盾轉變成攔路石。國家統一是有幾個不同層面的:領土的統一、經濟的統一、社會的統一、政治的統一,這些都是“臺灣之根”的統一,缺一不可。


而這幾個步驟中最易達成的是領土的統一,後面的經濟、社會以及政治的統一才是大頭。如果處理不慎,那麼就會激發種種反社會分子的出現,從而給整個國家帶來不穩定因素。所以在實現“統一”的過程中,需要的不止是實力,還需要手段,更需要藝術。而一旦處理不當,台海的中美直接衝突帶來的都是在中國周邊布下阻礙長期發展的雷區。


第四點,外交激烈反擊和軍事反制並非在針鋒相對下效益最大化。我們再來回顧一下“韜光養晦,有所作為”的外交策略,這註定沒有展現針鋒相對的即時性,但仔細品味則是用時間和空間解決眼前問題的長期大智慧,用未來長期思維解決問題不代表逃避,更展現的是一種制度競賽的信心。


對此,掌櫃智庫聯合創始人、商業戰略專家周掌櫃認為:“極致理性視角,並非壓抑情感的屈從和被動接受,代表著大國博弈的彈性和建設性。最大限度的克制不是退縮,是極致理性的向前看。


從決策層的視角看:中國的臺灣問題解決方案,必須得到14億人的廣泛認可,又不能被認為軟弱可欺,被動失據,這就需要把理想性、現實性、彈性和強硬回擊的堅決結合起來,這必然極大的考驗領導者的格局和智慧。”


他認為戰爭是國際關係解決問題的最後手段,並不應該屈從於輿論壓力,這一點在洛佩西訪台事件上中國政府高瞻遠矚、清晰得當。




如何應對更加系統複雜的全球性挑戰?


在此刻我們已經冷卻了憤怒的前提下,不得不從這個時間本身看到中國更大全球性挑戰的危機感。


佩洛西訪台之後,可以說更加確定了幾個趨勢的發展,這幾個趨勢對於中國未來50年的國運影響極其重要:


首先,中國外交被發達國家實質性孤立的可能性加大。美國和歐洲、日本及其他盟友國家對中國的態度的差異性正在逐漸縮小,這是一個極具挑戰的信號。


俄烏戰爭之後的國際局勢發展已經進一步明確,美歐已經放棄“貿易至上”“通過貿易促進改變”對俄以及對華總體政策,全面走向“地緣安全“和“經濟安全”雙重考慮,甚至前者放在更加突出位置。2015年之後美國內部對華趨勢已經成為了跨黨派的共識,而當下台海局勢的惡化必然會進一步促進美歐日韓等國家以此為核心形成對華戰略同心圓。


其次,中美之間的“科技戰”可能會進一步引發危害更大、影響更深遠的漩渦效應。這個危害將遠超越科技戰本身,由於科技脫鉤從本質上而言是一種相對軟性的遏制措施而並非制裁,因此它的整個週期以及所引發效應也是不可限定的。


進一步來說,它所動員的已經不只是制定這些政策的官員和相關領域而已。在它背後形成的是一股社會合力,跨越政治、經濟、金融、文化、學術、非政府組織等不同領域。而最終這些來自整個社會大生態的利益攸關者共同推動脫鉤,從而引發渦旋效應。


雖然說每個組織以及個人的方式方法不同、程度也不盡相同,但是唯一確定的是,他們都有意無意間參與到這場“大脫鉤”運動中來。


如下圖:掌櫃智庫繪製的美歐對華脫鉤的“漩渦效應”框架模型。




再次,中國全球戰略突圍迫切需要對歐美脫鉤、遏制和制裁形成多維度反制措施。歐美將對華制裁作為震懾,只要中國沒有具體的行動,不可能像俄羅斯一樣被西方“一刀切”制裁。但西方對華不同領域的脫鉤和遏制措施可以說已經是戰略性的決策,已經在不同領域緊鑼密鼓地展開了。


從整體上來看,中國的各種政策上,美國由於特朗普時期多次重拳出擊,因此這種限制性措施不但涉及的範圍很廣,而且內容已經非常詳細。再看歐盟這邊,其實還是一直保留著一定的“中立、不歧視” 態度。特別是此前針對中國通訊設備的規定上,始終沒有強勢的姿態去設置禁令。


但是在2020年之後,我們看到其實歐盟在對華一些限制性措施上已經越來越加快腳步。特別是在對於中國境外投資的限制方面, 歐盟除了此前所設置的外國投資審查機制之外,現在又要更進一步加大對於外國企業的補貼監管。




最後,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現代化進程迫切需要解決與歐美在供應鏈協作上的信任問題。在針對對華產業鏈過分依賴的問題上,美歐之間已經有了共識。在5月15-16日法國巴黎所舉辦的第二屆美國歐盟貿易和科技委員會(Trade and Technology Council)上雙方都特別強調了美歐對中國在稀土開採和生產領域的主導地位以及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風險的擔憂。


為此,會議特別強調了推動建立資訊和通信技術(ICTS) 的“可信賴供應商”體系。就此,法國巴黎的蒙田研究所亞洲專案主任馬修·杜沙泰爾分析說:“ 跨大西洋技術領域中的協調會阻礙中國在半導體領域超越西方的目標。而對中國獲得西方半導體技術的限制不會是一刀切式的,而是逐步嚴格起來。”


如上述分析,中國將要面對的是一套複雜的限制性措施的組合,這些組合由於跨越領域眾多、牽扯的利益攸關方網路十分複雜、過程週期漫長的因素,給中國企業或者其他組織都提出了非常大的挑戰,這些都是台海問題背後需要系統思考的全方位戰略問題。


通過坦誠解決分歧控制有限脫鉤,通過彼此克制和維護對方核心利益防止彼此制裁,這些都是可行和可為的。但對於“遏制”背後的戰略競爭,中國則需要用更加理性的心態面對,可控的戰略競爭和激化敵對相比並非不可以接受。但美歐需要清楚一點就是疊加自身內部矛盾因素還不足以和中國進行一場全面冷戰,中國則也應該理性看待國際壓力推動下可以接受的順應潮流之舉。這些挑戰已經遠超佩洛西訪台這樣局部時間的長期影響。


用周掌櫃的話說:“從台海問題的樹木遠望,我們需要看到中國全球戰略的茂密森林;但最終我們需要在深林中,定位中華民族同胞繁衍生息的棲息地。所以,我們對台海問題更多的展示不應該是自我設限的紅線,則需要更多根脈相連的底線。中美在台海的對決,本質上是一場臺灣之根的競爭,而非是光合作用陽光照耀多少的爭奪!”


周掌櫃提出的“臺灣之根”戰略競爭理念,本質上強調的是對台戰略的底層邏輯,也是現實的長期思維。


用這樣的全球性、長期性、系統視角看臺海局勢,或許今天佩洛西訪問帶來的挑戰應該更多地引發我們的反思和思考。


一是需要重新思考文攻武嚇的傳統模式如何更好發揮效果,中國決策者是否因為輿論限制了迴旋空間,輿論領袖對民意的影響對於解決問題幫助幾何?這可能需要重新評估和審視;


二是可能需要多維度重新評估臺灣真實民意和政治走向,這背後需要情報和多方面資訊的綜合重估,是什麼阻礙了大陸與臺灣的根脈聯繫,是什麼有可能讓我們和美國的“臺灣之根”戰略競爭中處於弱勢;


三是建議根據全球格局的變化採用更有彈性和長期的戰略思維,最後基於“一國兩制”展現的制度自信,用更長的歷史週期思考團結臺灣人民的建設性方法。總之,避免戰爭恰恰是“一國兩制”戰略的成功之處,而不應該為強硬路線未能付諸實踐而失望,支持臺灣經濟和臺灣人民不應該是對台戰略的策略性部分,而是長期戰略堅持的底線。


那麼,最後的追問更加直接,也直指本文題目的追問——如何贏得“臺灣之根”的戰略競爭?


對此,掌櫃智庫的多位專家的觀點我們簡單歸納為5句話的總結:“血濃於水的情誼和兄弟親人的紐帶不能斷,任何時候只能加強不能削弱,超越利益才是大陸的根本利益;


交流對話的機制和傾聽民眾的姿態不能停,任何時候更多的理解和交流才能減少敵意;


加強經濟紐帶的互利合作不設限,任何時候應該給予臺灣同胞等同的國民身份參與中國大陸、中國臺灣、中國香港和中國澳門的現代化建設;


軍事手段和輿論戰不可外漏,任何時候都將自身強制性能力建設儲存為戰略性力量,宣誓武力需要用更加策略的方式出現,避免對公眾傳播帶來廣泛的社會武力傾向,同時對對岸的同胞表示更大的尊重。


且需要根本上用‘根’的競爭代替‘力量’的競爭,這樣歷史註定會站在我們這邊。



“臺灣之根”是掌櫃智庫對解決臺灣問題的重要理念,根本上立足于謀求加強大陸與臺灣的長期戰略性紐帶,最終讓兩岸繁盛之根結出和平的果實。佩洛西訪台給了大陸一個重新評估既有台海戰略的契機,從這個角度看,‘臺灣之根’的戰略競爭剛剛開始,相信海峽兩岸暨香港、澳門人民最終必將在這場戰略競賽中取勝,也相信中華民族有能力用和平的智慧解決發展中的挑戰!


最後想對臺灣同胞說的是:中國大陸、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及海外華人共同承擔著捍衛和平的責任,也必然需要擁有升級現代文明的擔當。


血濃於水意味著風雨同舟、星月兼程,意味著寬容和理解的攜手互助。希望我們勇於為彼此改變並自我革新,讓中國文化能夠繁盛於世界,造福人類千秋萬代。對岸的我們,將懷著最大的誠意,與你們在一起!”
( 時事評論政治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qqwwwa05&aid=17630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