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10/13 21:08:19瀏覽2617|回應1|推薦9 | |
一直以來,很喜歡王安石的一首詩《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詩中所說的瓜洲那段水道,原本是個浩瀚浪高的江面,李白曾在一首詩中描寫道:「白浪如山那可渡」,可見唐時那段江面的壯闊景象,後來,因為水道不斷淤積南移,江中的瓜洲島漸漸露出水面,到王安石所在的宋朝時,瓜洲已成為繁忙的渡口,可供行旅泊船了。 鐘山,就是今天南京的紫金山,王安石第一次被罷去宰相職位後,回到南京做官,便住在那裡。 王安石原本很得宋神宗皇帝的器重。神宗是個聰明而想有所作為的皇帝,他知道非推行有效的改革不能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在召見王安石、聽取他一番改革見解後,一拍即合,重用王安石推行變法。可到後來,在反對變法的激烈聲浪面前,神宗態度一度搖擺,將王安石罷相,第二年,又讓王安石官復原職。王安石寫這首詩就是在這次赴京復職的路上,行船夜泊瓜洲。 王安石在宋朝當時乃至後世很長一段時期裡備受爭議,究其根由,就是因了他所推行的變法。比如,林語堂就曾在《蘇東坡傳》一書中,對王安石的變法乃至他這個人都很不以為然。相較而言,北大歷史系鄧廣銘教授對王安石的分析和評價就客觀和中肯得多。鄧廣銘教授曾寫了一本書《北宋的政治改革家王安石》,書中文采也許不如林語堂的,但對王安石變法的研究卻深入而細緻得多。平心而論,王安石的變法總體上是好的(包括一些想法是好的,實行中有出入),切中當時的社會積弊,發展生產,加強理財,扭轉了國家積貧的局面。 可是,王安石終究壯志難酬,變法失敗,以我讀書的粗略印象來說,大概有三個原因吧。一是受到當時地主豪富階層、既得利益者的反對和阻撓;二是神宗迫於時局,態度搖擺,未能鐵腕支持變法,尤其是,在他身後不能確立一個能夠繼續推行改革的繼位人,以致他一死後,王安石的變法被全部廢除,既便對國家百利而無一害的也一點不留;三是王安石變法的某些具體措施還有完善的空間,在實行中發生了一些偏差,同時,在用人上也出了一些問題。 這裡,忍不住要說一下當時的反對者,比如司馬光、蘇洵、蘇軾等這些人。蘇洵就是蘇軾的父親,他曾寫過一篇很有名的文章《辨奸論》,蘇洵在文章中把王安石說得很不堪,有一句話用今天的白話說就是,王安石「穿著下人才穿的衣服,吃著豬狗才吃的食物」,蘇洵進而分析說,一個人如果行為舉止過於出離、不近人情常理,這個人必定內心虛偽而奸邪。這未免太武斷了,用來說王安石顯然是錯的。王安石變法是為了這個國家,他穿不講究,吃不講究,說明這個人在個人需求上放得很低,這種不拘小節,又怎能作為證明他「奸」的證據? 王安石變法不成功挺重要一點,壞就壞在帶頭反對者中包括了當世非常有名望的人,特別是司馬光,操守學養都沒得說,很受推崇和敬重。可是不得不說,王安石配得上文學家、政治家、改革家,而司馬光只能算是歷史學家,或和文學家擦上邊。司馬光編《資治通鑒》有一套,在治國上輸王安石太多。這裡舉一個例子,北宋神宗當政時,北方強鄰崛起,邊患已相當嚴重,王安石推行的變法中很重要一條就是為了強兵,他曾經有過一個吞滅西夏契丹恢復漢唐疆域的戰略構想,而要實現這雄心壯志,都必須以變法的持續推行和成功為基礎。北宋和西夏間互有攻伐,後來北宋收復了幾個失地,到司馬光當宰相時,他非常擔心西夏又派兵來奪,而他消除擔心的辦法不是加固工事、增兵守衛,而是主動撤兵,把那些辛辛苦苦收復的戰略要地拱手送給西夏。天啦!他把國家利益、為收復失地流血犧牲的戍邊將士置於何地? 北宋在文弱無力的統治下更加疲弱,終於被金攻破首都,太上皇、皇帝也被擄走,逃過長江南岸的南宋王朝苟延殘喘,很快就忘卻了靖康之恥,西湖歌舞無休。這時距王安石寫這首詩不過五十幾年的光景。當日,剛被復相的王安石赴京就職,他站在泊船上,仰望天上的一輪明月,心中無比感慨,這次復職,說明皇帝對自己的前期變法工作好象又肯定了,可是經歷了此前種種攻擊和反對,嘗盡了官場冷暖、兇險變幻,幾次辭相又終究不能辭成,這次赴京不知前景又會怎樣?能做多久?自己還能全身而退嗎?唉,也許這美麗的江南春色才是自己最好的歸宿,明月啊,幾時照我回返?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讀到這句詩的時候,許多人總是倍生感慨。或許,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保有一方魂牽夢繞的心靈居所,那是物化的精神樂土,在那裡,也許曾安放了什麼?或是寄託了什麼?許是得到了什麼?又或是失落了什麼?想回去,可歸程又是那樣的難,你想像著那岸邊的綠葉漸黃、黃了又綠,這時似乎只有天上一輪高掛的明月懂得你,你望向她:明月啊明月,什麼時候照亮我回去的行程呢……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