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認識的默蒼離(2) (自決戰至劍影第十集)
2014/01/03 15:34:23瀏覽590|回應0|推薦0

這次發文是在這首曲子的陪伴中完成,感謝DDT

http://youtu.be/lfiHjM6CK78 

   這兩集簡直越看越後悔,尤其18尾,我已經難以自處了。

   我看金光的習慣是不點任何搶先看、預告片、不逛任何有關金光的臉書、發片後的
 一星期不上各大布版和Youtube,包括布吐週刊也不接觸,有些同學一樣是金光迷,
 我也盡量不找們說話,因為他們總是忍不住劇透,忍不住對我發表感想。我的看片時
 間大概屬於少數,非等到週末的晚上才敢開封,又限定自己一天只能看一集,不能多
 看,並且看完一集之後,不任何人說話。

   因為喜歡金光,我想讓那股期待能再醞釀得久一點。

   其實,拿到片子的時候,凝視著封面,心裡早已有個底,我是有一點害怕的,怕說
 一旦看下去,會失去蒼離;若不看,蒼離就能永遠活在心中,但同時也失去了金光。
 我一直猶豫著,為何一個角色就能讓我沉淪至此?為何一個默蒼離,就能讓我翻天覆地?

  「他只是其中之一個角色,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布袋戲就是這樣,除了固定班底,
 會一直更新角色。」表哥這樣說。
 
   一片刻的沉思後,我把雷射貼紙割開,複雜不已的手,小心地勾出單純的光碟,放
 入播放器。

   應該不只如此──默蒼離──只是我還未想到。

   以下內容,本來想搶在發片前PO出去,由於一些課業問題,才暫時按下來,
   沒想到這樣的決定,嚴重影響我該不該跟著最後的兩集結束2013


      ×        ×        ×


   這六集實在是大爆發啊!
   尤其1516,我幾乎無法找出任何詞語形容,全是滿滿的爆炸爆炸再爆炸!
   劇情方面我也不多說了,版上的各位道友個個狠角色,各種分析、評論、揣測,
 一招也不留,風雲碑上的天下第一討論團,就缺大家上名啦!

   有關蒼離的種種,各路好手們都已填析完畢,在此,我想從心理精神層面,帶大
 家一步步地了解他。

      ×        ×        ×


    天降孛星,所至之處,災禍連連,無止無息。

  (1)  墨家鉅子的責任與義務

    這個部落格裡有很多墨家相關的文章,可挑幾篇參考。
    單就個人來說,一個人願意選擇扛下、擔負某些責任與義務,那種人是最可怕的, 
  因為沒有什麼能夠阻止他,停止他繼續背負。
  
    先說墨家這個題材真是發揮得好。考究源頭,自秦漢後,墨家學說與源流幾乎沒落
  且人知曉了,直到清朝中期以後才有學者研究考證。
  
    鉅子是墨家學派中對領導人的稱呼,世人也稱之為「巨子」。
  在《呂氏春秋》中可考證的有孟勝、田襄子、腹等人。
  墨子雖然是墨家第一代領袖,但並沒有擔任過鉅子。──維基百科
    
    這項敘述是沒問題的,除了《呂氏春秋》,《莊子》、《韓非子》裡都有記載鉅子
  的名稱,可是並無詳述是何人,上面這三位,前兩位在《史記》裡也有記載,但腹朜
  出現在《呂氏》裡,雖然不確定他是否真存在,至少有文字記錄可且信之。

    不好意思,講了些古話。

    話說從頭,墨子原是學儒學,學到後來,他漸漸不喜歡那些繁文教條和喪禮的諸多
  程序,尤其是三年之喪,於是他跳脫出來,獨立成家,他的思想和學說被後世稱為「墨學」。
    墨學的背後,擁有一群追隨它的人們,發揚墨子的精神與思想,並訂劃出法條規範所有
  的追隨者而且嚴明遵守,這樣的團體我們稱之為「墨家」。
    墨家領導者的稱呼叫「鉅子」,掌管墨家的一切事務與財物,每一代的鉅子由上代
  指定,或擇選賢者繼承,非世襲,和堯舜時期的禪讓制一樣;其他成員則自稱「墨者」
  其中,善於談辯者,稱「墨辯」;專從武俠者,稱「墨俠」,至於「墨狂」……就交給大
  家自行補述了。
 
    ( 藍色那段,我還找不到出處,這是從維基上看到的,加減拿來給大家參考。學術上的「墨
  辯」指的是《墨子》書中〈經上〉、〈經下〉、〈經說上〉、〈經說下〉、〈大取〉、〈小取〉
  六篇文章,合稱「墨經」,為墨家思想的邏輯推理基礎。 )

    三種邏輯供大家參考↓from 維基
    

    為了實現墨家的主張與想法,墨者必須聽命於鉅子,由此推想,對照大匠師說:
 「在那個人面前,從來就沒有但是,只有該怎樣就怎樣。」劍影魔蹤第五集 ) 應是這麼來的。

    
    

    打個比喻:墨者是國民,鉅子是總統或皇帝,有點和日本的天皇制類似,日本國民
  能夠為天皇赴湯蹈火,死不足惜,同理墨家的情況也是。
    《淮南子.泰族訓》:「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還踵。
  我不知是什麼力量驅使那些弟子願意這麼做,但我想光憑墨家訓條是不足的,
  墨子本身的人格魅力也許是影響之一。
    蒼離的情況也是雷同,無數的人們可以為他拼生死,雖然大多數是被他哄騙過去的,
  但人們之所以覺得他可靠,值得信賴,不就是因為他的算計周密到像是一顆人型CPU嗎?
  「跟著他不會有錯」、「跟著他可以贏」抱持這樣的想法,在不知真相的前提下,沒有二
  話,任由他驅使。

    例如英雄場,你會聽鑽石哥的指令還是銅牌妹的嬌嗔? )

    墨家的紀律顯然是嚴明的,犯法時候,不講私情,連鉅子也不例外。
   《呂氏春秋.去私》裡有記載某一任鉅子腹朜在秦國任職時,他的兒子殺了人,按照
  法令是要殺頭的,但秦惠王看在腹朜年紀大又只剩一個兒子,便下令赦免,然而腹朜
  拒絕惠王,以墨家法條親手處死兒子。原因為何?因為兒子犯了墨家的法條──兼愛,
  不傷害任何人,與他人互相愛護、照顧,如果鉅子不排除私情,不按家法處理,何以使
  後人信之從之?
    墨家的教條,所有成員都有義務遵守,也應負起責任,鉅子是領導者,更得以身作
  則,樹立典範,也因為每個人都是嚴格地恪守,這個組織才得以長久地延續。
    那麼墨家到底存在的意義為何?回顧墨子的思想,兼愛、非攻、尚賢、明鬼等等,
  這麼多樣的論點所要闡述的核心只有一個──建立太平世界,你可以說是烏托邦,也可
  以說是《禮記》中的大同世界,總而言之,那是一個沒有私欲、傷害的詳和世界,這個
  理想很空泛也太虛渺,只要人類存在著,它就只能停留於夢中,即使如此,墨家還是以
  此為目標,努力地前進,不斷地傳承這份理想。而墨家又首重實踐,從各式各樣的記載
  中,可以看到許多墨者,包括鉅子本身都積極地參與政事,他們認為,要改變所有人,
  從領導者改變最快,上風而下化,因此影響的重點從來只指向國君,至於要怎麼影響呢?
  有為者,就協助其成為一位賢君;無為者,砍掉重練吧,只是人選得另挑,這就是墨子
  強調的「尚賢」──由賢能的人來治理國家,這個國家乃至天下才會愈來愈平和。

    身處政治權力中心,還是推行不了墨家的理想,墨學會選擇辭職離去,甚至自殺者
  都有,如果有成員還傻呼呼地助紂為虐,鉅子可以下令群起挑之,甚而結束違反者的生命。
    
    我想,這應該就是蒼離進入羽國與後來逃離的原因,也是他拒絕北競王、選擇俏如
  來的原因。
    
    兩位人選各有機智所長,北競王擅於偽裝,但這樣的君主無法使人民信服,更甭說
  要實墨家理想;俏如來的特點在於仁慈博愛,正好符合墨家的理想條件,由他開始,
  機會看來是比較大的,這也是蒼離對俏如來寄託一層層期待的開始。
  
    有了上述的基礎,各位朋友對蒼離的選擇與作法就不難理解了吧?

    「因為墨家,背負始帝與先人的契約,墨家沉寂了兩千年,兩千年,實在太久了,
  墨家渴望太陽,渴望證明自己的經世之能。」劍影魔蹤13 )
 
    套用金光的劇情,墨家的祖先與始帝諦下約定,墨家幫助始帝建造龍脈,阻止魔世
  門口開啟,而始帝幫助墨家收集天下之兵,鑄造武器,消滅魔世。

    立場相同,目的卻不同。

    一邊是除標,另一邊是摘根。
    
    墨家沉寂的原因無人知曉,跳回現實,學術上多傾向這幾個原因:墨家的教條太嚴
  太苦、因為不講私情,墨者又視墨家的法條為首要,國君當然不想理會墨家人、西漢的
  獨尊儒術,才使得墨家急速沒落。歷史上,墨家就像一朵花,人們只記得它最美麗的時
  刻,隨後便隱沒在時光的洪流裡。
  
    回到金光,目前的劇情尚無答案,我們只知道,墨家在黑暗裡待了兩千年,而這兩
  千年黑暗,就是蒼離現在正背負的包袱,這包袱的重量可能很難體會,打個比方,想
  想基測、測時,爸媽希望你考上XX一中 / 女中,再考上台X大、清X大,光是要維持這
  種夢幻,三秒足,如果你真的把爸媽的期待放上心頭,大概三天吧,那些課本就進垃
  圾桶了。回來看蒼離,你就知道,這包袱其實沉重得難以言語。
    
    墨家的最高理想就是治理出一個太平天下,而目標前的最大阻礙,就是魔世像一顆
  不定炸彈,隨時會跑來亂,對墨家來說,這是個時隱時現的災患,不根除,他們在世
  上永遠站不住腳。
    
    然而,墨家為了魔世,準備了兩千年,這兩千年卻一直沒有個結果。
    
    已經等不下去了。
    
    蒼離或許可以等,他可以不在乎世人對自己的眼光與態度,但是墨家不想等了。

    

    因為他是鉅子,套上這個稱號,再也沒有個人選擇的權力。
    其實渴望太陽的不只有墨家,也包括蒼離自己。

    額外點心:這個網站將墨子的基本思想歸納得不錯↓

( 創作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azwsxed5526&aid=10332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