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開台尊王的故事
2009/09/25 22:44:08瀏覽1310|回應0|推薦7

開台尊王的故事

鄭成功,明末人。乳名福松,本名森,字明儼,號大木。他的父親鄧芝龍以領袖 華僑的資格,晉謁日本幕府大將軍德川家康,日本人心目中視為光榮顯赫的人物,從 此他便與日本豪貴交遊,稱為「老一官」。
後鄭芝龍與平戶侯家臣田川之女締婚,隔年,田川氏出遊干里濱時,突然分娩, 未及回家,乃在濱內巨石生下鄭成功。誕生之夜萬火齊明,後來此石被為「誕兒 石」,現在被視為「柬瀛勝蹟」。
他七歲被接回中國,當時便才智洋溢,他的叔叔鄭芝彪常撫摸著他說:「這是我 們家的干里駒。」讀書私塾,老師以「灑掃應對進退」為題,要學生作句子,當時鄭 森文思敏捷束股對云:「湯武之征誅,一灑掃也;堯孫之揖讓,一進退應對也。」老 師大為驚奇,稱嘆不已。有金陵相術見鄭森而驚日:「此奇男子,骨相非凡,命世雄 才,非科甲者。」
後來,明朝的政權岌岌可危,降武帝時,他的父親引其晉見皇帝,帝見他氣宇非 凡、言語明朗,摸著他的背說:「可惜沒有女兒以配卿,卿當盡忠於吾家,不要相 忘!」於是賜姓未,並改各成功,不久又封忠孝伯,拜後營中軍都督,賜尚方劍儀同 駙馬,從此,大家卻稱他為「國姓爺」,當時鄧成功才二十二歲。
隆武二年,局勢更為危急,鄭芝龍決心投降滿清,成功哭諫不從,他拉著父親的 衣服哭著說:「夫虎不可離山,魚不可脫淵;離山則失其威武,脫淵則登時困救,告 父當三思而行。」可是父親不聽,將往棍州時,要成功一同前往,不從,上書一封: 「從來父教子以忠,未間教子以貳。今吾父不聽兒言,倘有不測之禍,兒只有縞素而 已。」
鄭芝龍看完了這封信,長嘆說:「他日為清之思者,必成功也。」
清兵不久攻下漳州、泉州、進功安平,鄭母(田川氏)未及逃山,恐受辱,乃自 縊而死(享年四十五歲)。成功聞知母死,痛不欲生,急歸葬母;又氣憤父親的投 降,至此國破家亡,乃決意投筆從戎。赴孔廟,焚儒服,拜而嘆曰:「昔為孺子,今 為孤臣,向背去留,各有所用,謹謝儒服,祈先師昭鑒。」乃長揖而去。
永層二年,成功評銅女,單於店頭山,清守將廉郎棄城而遁,清總督率師來救, 成功才退兵,逋臣林察般海來求見,始見永曆帝即位,不禁以手加額歡呼說:「明室 有主」,成功遣使赴肇慶,奉表朝水層帝。永曆帝封成功為威遠侯,成功從此奉永曆 為正朔。
永曆十年,成功連敗清兵,清廷大震,便威迫其父鄭芝龍出面相勸就撫。鄭芝龍 派家臣前往招安,並勸成功說:「少王公,天下已定,徒勞無益矣。」 成功大怒,拔劍叱止日:「爾小子敢多言,砍爾首級!」
永曆十三年,成功遣王師北伐,作詩云:「縞素臨江誓滅胡,雄師十萬氣吞吳, 試看天塹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未。」唯此戰役並未能成功。成功採納台灣紅夷通事 何斌之言,遣商船貿易台灣,並積極從事整補,準備進攻台灣作反攻基地。
永曆十五年,成功決心收復台灣,不聽部下的勸阻,乃揮兵進攻台灣,到鹿耳門 時,門外舊有淺沙灘數十里,荷蘭人又沉舟塞港口,大船無法通行,成功乃焚香祈檮 而祝曰:「成功受先帝眷顧,敢不辦力,無如寸土未得,依然孤島危居。今天冒波濤 前來收複台灣,蒼天如保佑我,當假我湖水,助我行舟。」
祝後,水漲數尺,成功稱手加額說:「此是天哀憐孤家」登陸安平,進攻荷蘭駐 兵,佔領台灣南部,荷蘭的台灣太守率眾逃往日本。成功將台灣改為東都,改赤崁為 承天府,置天興(嘉義)、萬年(鳳山)兩縣,施兵農合一之屯田利。
荷爾人戰敗,降於安平,成功准許他們德玉帛財寶驅離台灣,全台乃歸鄭氏所 轄。留在清廷的鄭芝龍後來被殺棄市,鄭氏一族在北京老少無存。
後來清廷實施「禁海令」,暹沿海居民於內地。永曆帝致書給吳三桂,勸其懸崖 勒馬,懇留歿命。吳不從,挾持皇帝到雲南,隔年:水曆帝及太子被吳三桂絞殺於昆 明。
水曆十六年,鄭成功在台灣勵精固治,並派員至閩、粵沿海募民來台,斬貪官污 吏,訂定律法,議定職官,開設學校,建池館,招待還老,將儒家工道文化傳佈台 灣。成功時常以公忘私,操勞過度,肅坐胡床,照例冠帶請太袒訓,至第王恢,長嘆 曰:「自國家飄零以來,枕戈沱血十有六年。今日屏蹟遐荒,遽捐人世,忠孝兩虧, 死不暝目,天乎!天乎!何使孤臣至於此極也?」
臨終時又嘆日:「吾有何面目見先帝於地下!」頓足拊胸,大叫而姐,享年三十 有九。成功死後,子鄭經嗣位,繼抗清不屈,至鄭經的兒子部克塽主政,方被清將施 琅引兵攻破侵入,鄭克塽緻出延平郡王、招討大將軍金印,鄭氏奉明正朔至此而亡。 清康熙三十九年下詔:「朱成功係明室遺臣,非朕之亂臣賊子,特敕遣官,護送 成功及子經兩柩歸葬南安,署守塚,建祠把之。」
清同治十三年福建將軍文煜、總督李鶴年,巡撫王凱泰,船政大臣沈葆楨等合疏 題奏,請准在台灣建鄭成功祠供萬民膜拜,藉揚忠烈。又於光緒元年,追謙鄭成功忠 節,建洞台郡,於是台灣始有延平郡王祠,至今祭把不絕。
成功自隨隆武帝,至收複台灣,從事抗清復國凡十六年,始終忠心耿耿,奉明正 朔,在大廈將傾,一木難支的危局之下,以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之大無畏精神,率諸 義民,蓽路藍縷,開拓新生基地,生聚教訓,以圖再舉,雖天意難以扭轉,以三十九 年畢其一生,然其高風亮節,民族大義與彪炳功業,己長昭史冊,與台灣精神同垂久 遠。
明聖經所謂「為人忠孝感天地,正直為神古至今」,若鄭成功者,真不愧為自岳 武穆、文天祥,史可法之後,不出世之一代項犬立地的民族大英雄。
鄭成功的事蹟,並沒有因他的離世而消失,其一點忠魂、英靈不滅,化而為神, 更保佑著全台的百姓,成為百姓家喻戶曉的神明 開台尊王,體名干古,受人崇拜。 民國五十年間,布嘉義縣溪口鄉柴林村尊氏家洞,常常顯露,為人除消治病,驅 邪除魔,種種靈異,婦孺皆知,鄉民感裁,人人敬仰。後來,民眾需求者日益增多, 又指示眾信徒齊集台中縣大甲鎮鐵砧山,設壇救世。
鐵砧山,山雖不高,但風景秀麗,峰頂平坦,其形似砧。現有開台聖王祠,頭邊 有開台聖王顯像,祠前右下方有劍井,為全省聞名之古蹟。
據傳,永曆十六年(一六六二年),尊成功率兵﹒萬三百餘眾,向中北部掃蕩行 軍到此,因追逐蕃兵,卜山安營,反被蕃兵圍困山上。山中缺水,全軍恐慌。成功以 一念至誡,祝告天地,將隨身寶劍插入地下,克出現奇躓,有甘泉湧出,因而解除飲 水及被圍之因。三白多年來,據說天氣不論如何乾旱,此泉一直源源而出,從不間 斷。尤其每年端午節日,遠近鄉民前來取有水者,人山人海,仍然取之不盡、用之不 竭。
後來開台尊王因緣成熟,得遇陳前人人姑而求道,求道之後,更發願守護道場, 捍衛道場及先天大廟的安全,不遺餘力。尤其是在九二一大地震之前,雖明知台灣有 一場無法避免的災劫,但衪仍極力保護,千般斡旋,率領天兵大將護守著陳前人所屬 的草屯「光慧」發﹒崇德道務中心。
由於發一崇德道務中心正位於地震帶上,更是一座新落成的建築物,正要展現它 的全方位功能之際,若因地震毀損,那麼所有道親的努力與付出,勢必付之一炬。 職是之故,開台尊王自願請命鎮守光慧,並請前人在大廟門前為她蓋一座小廟, 以為鎮守之用。大地震之後,光慧所受的災害雖然也有波及,但大樓主體的架構皆完 整無捐,令很多勘驗災情的專家卻覺得神蹟顯赫,太不可思議了!可見開台尊王的守 護實在是功不可沒。
從此以後,有時也會再聽到開台尊王帶領天兵天將巡防的事蹟。
例如,有一次的謝神儀式,道親的供品皆以乾糧呈獻,開台尊王來批訓說:「所 有的供品多是現成品及乾糧,眾天兵天將不夠吃!」道親也認為誠心不夠,所以凡謝 神等供品,無不親手調製。由於開台尊王的守護功德甚大,被無極老中封為「守護真 君」。
三曹大事,人天共辦,即使是神仙也是急著想要奉獻心力,來為這白陽春秋寫下 歷史。而陳前人大姑的德行與入命,連神仙卻願意為她老來護航,吾人身為前人老的 子弟兵,更應替師分憂、行功了愿,以期挽化人心為良善,早登覺岸。

 

http://www.blogad.com.tw/BlogAD/About/Default.aspx?L=q2008q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q52802001&aid=3350536
 引用者清單(1)  
2009/11/01 18:49 【kevine的網誌】 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