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2/17 13:24:11瀏覽2992|回應1|推薦19 | |
政治獻金,確實說出台灣政治運作的故事! 這當然不是蔡康永以往「真情指數」的節目,也不再是適合康永兄訪談節目的題目!但有那麼多「數字」可以大批特批,這幾天政論節目的名嘴應該樂壞了!這十多年台灣政黨輪替執政的變遷過程中,企業的政商關係逐步涉入政治運作。政治獻金,在台灣是一個法令所允許的,企業集團明著「買官攜(關係)」。 企業一旦在台灣發展規模大到一個地步,特別是股票上上市之後,得面對許多政府管理與政策扶持(干預)的現實之際;就掌權的政治勢力來說,他們自然就會希望企業家,多少表達一下「真情」,奉獻一下「指數」了! 這年頭,確實只有「錢」,瞞不了人呢! 做過風險投資的人都知道,面對滿桌的營運計畫書,每本幾十頁甚至上百頁的分析說明中,無論訴說著何等的美好遠景;其實只要看完一頁的Summary(大綱),然後直接翻到「財務報表」那一頁就可以。 到一家公司評估投資聽簡報,就算PPT再怎麼內容華麗豐富、宣稱市場潛力驚人,其實只要直接問「公司現在營業額多少?資產負債如何?」,然後再看經營團隊怎麼支吾其詞就可以了。 很多真相,只要在數字之下,都可以是快人快語的。 這是學數字或管理數字的人,之所以經常惹人厭的原因;讓人全無遮掩或發揮的空間。 但對數字的專業冷漠與保持距離,往往才是真正操守的信託之處。 如同投資團隊一旦晚上被招待上了酒家、有人付了酒錢,那「咱們不都哥兒們嗎」的兄弟交情,可就難免遮蓋了評估的公信。 台灣這兩天公布歷來的選舉「政治獻金」也是如此。 捐給誰,捐多少,許多企業與個人的政治態度,就此一覽無遺。 這是一個值得參考的名單,對於台灣今後所有還想「觸及政治」的企業家而言。 捐多捐少,台面上或台面下捐,更是學問。更重要的是,一旦捐的金額超過「法令規定可以抵稅」的極限,但還是得捐!那公司內部的帳該怎麼做,恐怕真的是門大學問了! 儘管這裡頭,也確實讓人看到許多「無奈」。 原來,台灣自豪的民主「政黨政治」對於企業經營者來說,花錢買「政治保險」其實是兩邊甚至必須要兼顧多邊對象,以及政治獻金的加倍負擔呢! 而關係越好,得捐得越多! 如果在台灣創業經營,都得要捐像遠東集團的六七千萬,那還能活人哪? 商人從「政策層面」牟利,政客由「商業環境」取財,大概是古今中外都未曾改變過的事實。 因此即使是一個中性形容的「政商合作」,只要「政」「商」兩個字擺一起,就讓人聯想其中醜陋,感覺不太舒服。 但這一次台灣政治獻金的名單中,讓外界不舒服的,原來是「并非台灣所有最主要的企業集團都捐了錢」,而是「捐大錢的,幾乎都是與政治政策掛勾,牟利關連甚深的企業」。 政商之間的虛偽勾纏關系,雖不讓人驚訝,但雙方的「真情互動」還真是令人反胃! 特別是當年坊間盛傳,台灣企業集團中有許多對阿扁走後門送錢、買禮物的傳聞,不少企業集團當時甚至登報澄清,還揚言訴諸司法; 對照如今弊案脈絡逐漸清晰,當時理直氣壯的企業集團如今紛紛走向特偵組自白、認罪。今昔相比,著實讓外界睥睨瞧不起。 另外一方面,在這政治獻金名單之中,比較有「況味」的,是國民黨或民進黨內部,對候選人「選舉金援」的差異。 大抵任何牽涉到大筆「金錢支付」的決策,即使在對內對外都是「秘而不宣」的決策過程中,金額差異必然有其溢於言表的「派系思路」存在。 同樣的立委選舉,國民黨內有人只拿到臺幣五百萬,有人拿超過一千五百萬。黨主席對哪一個候選人有「真情」,看此撥款「指數」便知道。 姑且不論這當中有沒有國民黨內部的「金援弊案」,這選舉「大眼小眼」的現實,卻不見得與後來「當不當選」的結果成正比呢! 而當這數字的「最高機密」揭露之後,如何安撫名單上的當事人還算小事,重要的是接下來所有台灣的地方及民代選舉,黨內提名的候選人對於選舉補助款,應該不會善罷干休;至少一定要圖個公平或道理了! 說來說去,錢這數字,還真是個妙事兒!總讓一切真相大白。 如同男人再怎麼口口聲聲說著真情真愛,就怎麼死也不肯拿出一毛錢,女人當然是充滿懷疑。 也難怪女人總忍不住要男人買禮物,以資證明她們的存在價值,指數遠比金錢還要重要與可貴。 這讓人難免要從整個中國人的「政治性格」來加以比較。 相形之下,中國大陸的企業集團,盡管難免也有許多政商人脈上的「人情世故」免不了要多所照料,但與台灣相比,免除每年頻繁的選舉政治獻金,從中央到地方,從共產黨的政黨到個人,還是應該額手稱慶才是! 看來,大陸涉台單位方面,肯定也是要應該在第一時間把這名單數字,好好拿來研究一番! 倒不是要怎麼清算什麼「綠皮綠骨」或者「藍皮綠骨」啥的給個打壓,而是透過台灣政治獻金的這些難得真相大白的「cashflow」統計,好好了解一下台灣政黨運作的「「金脈流」與當中制度層面的「法、政脈絡」。 政治獻金的設計,讓所有台面下的政商金錢交易,至少有了一定比例被監督的層面。 而無論其間的優點或流弊,都可以閱讀出屬於中國人在政治文化思維中,一些被揣想的政商關係與微妙心態,獲得充分驗證! 這可是一個好的政治論文的題目呢!甚者,這對於今後在中國大陸地方進行「局部選舉」的試驗中,肯定能提供某些制度設計上「揚善去弊」的幫助呢! 如同多數的營運計畫書,大多是浪費時間,唯獨會捎來一些市場微細閃動的觀點。 而在這如今看來不少是涉及阿扁弊案,聞來一灘臭水的「獻金數字」之外,若能從中讓社會大眾撈得些許政治「金」驗的理解與洞悉,也看到如今大難來時各紛飛的政商醜態,也算聊勝於無了吧!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