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糧草、珍珠,防曬油
2008/04/21 18:45:15瀏覽2170|回應12|推薦27
昨晚與兩位拍紀錄片的年輕朋友聊到夜深。
很有意思的!我分享了一些媒體「影像規劃」的思路與「創意管理」的控制架構;他們則是為我捎來卅歲這一區塊的族群,此刻身處的腳下現實、手中資源、眼前困境,與頭頂夢想。
相差十來歲,也已經是社會變遷中隔了幾代、幾輪的了。但這種感覺很有趣。如同在各自趕路的人生中,有一處驛站的短暫停留,卻因為善意的彼此交換糧草,而各自在草堆中找到某些領悟的珍珠。


雖說「學習」,是一種可以無處不在的廣泛概念,但做為精神的食糧,愈來愈追求色香精緻的、營養可口的「精神美食」,應該是個不用懷疑的趨勢信念。無論看電視或讀網路,我們的眼睛與耳朵開始更加負擔重任,擷取光與音的能量。當然。或多或少偶爾還是會想啃些「精神垃圾」來墮落兩把,然而學習的比例,還是多少要兼顧一下的。

我不知道別人,是怎麼把一天的生活所歷,做出一道道精神的菜給自己、也養活自己。我自己每天的糧草則都確實需要打理,否則會消化不良。
我的學習與精神上的消化系統,基本上不外乎:

在每日破碎的資訊中「淘金去沙」 → <是為了> 尋求有興趣的觀察目標、特定的專業知識領域,或屬性靈價值的文學休閒書籍 → <然後再> 萃取成一些概念、場景或感受,形成某些思路系統 → <進而再> 印證於某些自己人生結構性的價值與系統性的信念 → <最後再> 牢記其緣起、核心方法、關鍵觸發,及因果脈絡。最終感念並捨放。

資訊的閱讀

理智的分配閱讀時間很重要。基本上,每天單單學習的 INPUT,時間都已經不夠用了;同時還得考量包括「心情撒野」的片刻,得像遛狗般,讓自己放風兩下。但總是無論如何,每天確實已經不買、不看報紙,只純粹從網路上閱讀新聞。我每天固定看「聯合報、中國時報、蘋果日報、鳳凰網、搜狐網、新華網」。聯合報的網頁欄位比較清楚,我總是挑著一次把想看的東西分欄點選完,再一口氣讀完。至於電視新聞,只是利用午、晚吃飯時間瞄個幾眼。如同開車時要聽中廣與news98廣播,只是作為輔助性質了。

對於媒體人來說,每天看新聞是「喝白開水維生」。但雜誌,則是補充服用一種架構思考的基本「維他命」。我只固定看「壹週刊、天下、遠見、商周」。至於其他雜誌,則是當作如同在西門町瞎逛的青少年,路人美女隨喜多瞄幾眼。
每個月我一定要特別挑兩天,到住家附近大學的圖書館,用一整個下午,翻翻其他各領域的專業雜誌。如同固定探望病人,或宅男的盲目約會。

唯獨例外比較肯重金砸下時間成本,買入獨特「精神食材」的,是Discovery、NGC,及日本衛星尤其BS HI的高畫質節目。一個小時看一個非常嚴謹精緻,且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拍攝的知識影片,這是身為現代人與古代人最大的幸福差異。尤其日本BS HI的高清畫質,根本就是眼睛最極致的美食或美女在前,我認為那是唯一值得到網站上查閱節目表,屆時專程等著或錄下來看的影音節目。
本月29號,BS HI將介紹「中國絲路最美五十景」簡直是讚到要我的命!欣賞這樣的好節目,要我拿一段今後旅行的豔遇來折抵,都萬分值得!

網路與書籍閱讀

當然,同樣是閱讀,奇特的是,「網路閱讀」再怎麼深入,就是無法「確實牢記」(是老了的關係嗎?)。這個時代,儘管電子資料更可以搜尋留存,但若要在自己的腦中將網路瀏覽的所得「系統化」,雜亂破碎的資訊或概念,最終還是幫不上忙。
始終只有透過有紙質的「書」的閱讀,好像才可以進行一種消化與歸納。所以每個月,我還是專程要到信義或敦南誠品翻翻書、邂逅某些「遇到,才想起要知道;知道,更要去記牢」的領域。

沒錯啦!畢竟還是有許多男人,對於知識邂逅的期待,當作如同對戀情的邂逅一番(找到一本好書,比找到一個好伴容易多了;而且買一本書,比請一位陌生的窈窕女子喝咖啡成本低啦!)。我認為,透過眼睛的純粹閱讀,由於包括了透過「書與手」之間的「觸覺」為介面,加強了訊息的理解與記憶效果。另外,書本閱讀往往伴隨的「筆記與書寫」,也讓閱讀的信息可以放慢速度,盤旋在心中,有充分時間被吸收。
經驗中,網路的閱讀則經常因其跳躍式的特質,信息「速度太快」而破碎。除非是那些年輕一輩,天生有等同「網路及硬碟」運轉思維能力,否則難以想像如何去消化攜手網路上無止盡、紛雜又彼此替代掠奪的資訊。

從書寫中自我閱讀

當然,無論專心特定的閱讀,或者閒散放鬆的閱讀,初期一切都必然是「散亂的吸收」。其實這也是一種閱讀的美感絕姿,如同一隻花豹毫無爭議,可以幽雅坐在小丘山頭般。
直到「開始書寫」,無論是作何用途,才讓所有曾有的閱讀,開始進行初步的萃取與消化。以前我們都是是寫「日記」本的。如今「網路日記或部落格」確實扮演也替代了這種功能,同時也是非常好的思想交流途徑。

很多想法,總都要等到自己書寫的那一刻,點燃起一種重新「觸發、思維、組織、切割」的處理思路,自己也才在那一瞬間,開始變成自己某種信念的演繹者,驅動著所有過去閱讀的碎片而成馬車。
日記或人生自我的書寫,寫得愈來愈清楚,心思經常也會更加澄清。這也是之所以能寫詩的人,何以心思都是如此精粹敏銳的緣故。意念的書寫,是一個等同「磨刀」的狀態。心念是刀是劍是槍,以何拳腳心法,都要不停淬練自己的筆功,方可任運自在。

當然,作為一整個自我人生的書寫,其實就是紀錄自己每天與外在情境中的人事物的一切交錯。「視覺」比「文字」表述能力發達的人,也可以用繪畫(或電影、作曲)來自我定位。重要的,不是所寫的其中愛恨親疏的感受,所有感受是需要不斷的思維與整理,才不會雜亂如林葉。才能理清頭緒,或開始洞見來時路、去時途。也就是說,書寫的本身,可以成為一種獨特的「自我閱讀」,這也是任何書籍都比不上的。

深邃且比對的閱讀

喜歡閱讀的人,不會只涉獵一兩個領域。我所景仰的「首席閱讀達人」南方朔先生所寫的評論文章與著作,讓我深刻體會,閱讀如同對一個靈魂與思想,提供在多元混亂價值中能強化「精神的免疫功能」。
但不同的知識系統,也如同黃道與各星球之間的深邃關係。倘若不是要在特定的中醫藥領域結窩吐繭,或打算用整個人生陪莎士比亞跑完人性的馬拉松;在不同知識系統中的閱讀,只做好彼此的「觀察與印證」,有時是作為一種有極限、有邊際的知識歸納,比較不會變成書呆子或死腦筋。

人生最好美的體驗之一,就是在某一瞬間,如滴水穿石入湖而激起各種大大小小的領悟,在思想的陽光下濺散閃動;並且隨時都可交換並轉碼,拼湊或展現成為一道道愉快的知識彩虹。這裡如同只剩下空間與時間通透的寬闊和室,閱讀的人可以在過去、現在,與未來的三個可相通的知識大抽屜,自由的取出或放入,並在最底層安頓了所有經過淬練精純的觸發與領悟,以及金剛堅固的智慧所得。

至於經常被我用來與各領域知識「相互印證」的所在,是佛教的「大藏經」。許多佛經對我來說,並非宗教喻義的層次,而是哲學思想的層次,把容易現實紛亂的心給「架空」!年輕當時曾經投注在閱讀藏經,且深深打過幾年質量深刻的基礎,此刻毫無疑問,成為我這一生最大的思想匯歸與印證的隨身大海。

閱讀的極致探索

人生無論簡單或複雜的走,寬闊或幽微的看,敞開或鑽研的聽,最終會讓人陷入沈思的,永遠都是那最為艱澀的「人性」、不可推測的「機緣」,以及包含萬物四季變化某中物極必反的「命運」。我喜歡在遇上了、想不透或被觸動的時刻,閱讀佛經上的一頁書如同身處一頁扁舟之上,在寂寞的月光下,向著自己的深邃心中垂釣,最終都可以釣見那一團足以照亮一切疑惑的水中月呢!

因為,只要是真正的「領悟」,必然都是在那些「無可言語,寂靜完整」的瞬間!所有悲欣交集、愛恨皆泯之際,都是如此!倘若真的還死腦筋非要把問題辯證出個端倪,那就乾脆抓一本書,沿著書籍知識中的正常軌跡去旅行與摸索,往往至少可以在某一段歷史、某一位人物、某一個故事場景的時空中,找到足以相對而觀的「觸動」鑰匙。閱讀是一把一把鑰匙的接力,打開每一扇熟悉或陌生的門。直到把書閤上,才明白:人生安然的領悟,不見得都是在不可知的未來,往往更多是在自己的「初衷」裡!
捨放一切干擾的所有心中風浪,回到最初去觀照一下,當時整個緣起的脈絡地圖;當時的自己與現在的自己,乃至呼喚未來的自己,三個人一起去攜手穿越那些關鍵的觸發之念,沒有問題不會最終真相大白。

所有我們能真正領悟的,都是「原來如此」的真理。有錢人,原來就是錢多一點,時間也沒比較多,煩惱也不會比較少。媒體人,原來就是心思雜一點,憂國憂民是一種理性的摳抓癢,無病呻吟是一種感性的伸懶腰。
原來,天大的洞悉或發現,都只是一滴小水滴,以驗證著智慧大海的無垠。而那些經過寂靜思慮去 QC(Quality Control)過後的領悟,都是此生旅程中,意外且也註定遇見的智慧珍珠。時間是我們的生命糧草,提供我們奔馳世界的機會,最終要換得的是無數領悟的珍珠,此生把它繫在頸上,未來去供奉並且歸還給那片無盡覺悟的大海。



昨天兵荒馬亂、聊到身心皆散,今天一整天趕緊補上閱讀博士論文資料的進度。休息片刻寫下這篇文章的我,離開了奔馳草原的聊天客棧,此刻自己重新回到哪片動人的閱讀海洋呢?

陰雨一天的北台灣,電腦螢幕前那個疲憊的傢伙,正被一本讀死人不償命的「實驗審美心理學」,如同在驕陽沙灘烤了一整天。寧可甘願花時間在部落格裡一口氣寫那麼多有關閱讀而不繼續閱讀,就可以想像這本書,像糾纏多年的女友,是多麼折磨人了!

抓抓頭、打個呵欠,再繼續曬我知識的日光浴之前,我還在一邊慵懶的把別人部落格裡的好文章,當作防曬油塗/讀著呢!
( 心情隨筆男女話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werecho&aid=1803125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pp
思索中
2008/04/21 21:25

不知道你收不收學生喔~ ~ 呵呵

好啦,不要製造你的困擾

其實,如你所說,書本閱讀的質感與感動

的確與有著跳躍式特質的網路閱讀是不同的

雖然,也沒這麼愛念書 (所以才想拜師學藝)

但是書中優美的文詞,發人省思的句子

是會讓人感動久久的

不過~ ~ 現在又發現了一個偷懶的方式了.......^_^

王尚智(powerecho) 於 2008-04-22 16:08 回覆:
新偷懶?
網路上瞄來瞄去OK啦,總比去聊天室哼哼哈哈好多了。

基於無法開收據收學費,所以不打算立案收門徒啦~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