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4/17 17:41:32瀏覽29197|回應71|推薦51 | |
民進黨總統大選慘敗後,我一直在等一位朋友的電話。終於,昨晚他從高雄愛河畔打來電話,他要我放寬心,別為他擔憂。「總算看清楚了,但日子還是要過的!」但他簡單的這麼一句話裏,頭尾至少有兩個歎息。 我們在大學時相識結為莫逆。為人義氣凜然的他,在那屬於國民黨的戒嚴時代,始終被視為充滿一種年輕無知的「狂妄叛逆」。其實像他這般的臺灣南部人,特別是家族裏有長輩在「白色恐怖」下失蹤或無辜犧牲的,從小就是所謂的「黨外胚子」。八零年代中期,臺灣當時念到中學的學生,都得面臨學校軍訓教官明示、並提供同學可以「入黨」的表格。他是唯一的一位敢在教官面前,當眾站起來撕毀表格,然後被記過的學生。 臺灣解嚴之初,政治信念上「不喝國民黨奶水」的人其實並不少,但若想要投身游離散落的黨外力量,其實也不會有所謂「民主意識型態」之外的奶水可以滋養未來。由於不為人知的家族遭遇,他背負著一種別人無法理解的反對信念,算算也快廿多年了,這位朋友靠自己開計程車與太太的麵店維持家計,也仍然經常徘徊在勞工、環保、弱勢族群的議題上四處幫忙。幾次到南部找他,要不是遇到他現身在街頭的抗議事件,就是剛好知道他專程到法庭外去聲援一些冤獄的家屬。 在新聞媒體多年,我很明白大部分媒體裏,所不約而同「塑造」出來的所謂「中南部綠營選民」的形象。包括,「反國民黨到底、知識不高、街坊耳語、對阿扁死忠到連貪污也無所謂、想像被迫害的悲情、反中國大陸或中共的一切....」。每次中南部選情開盤,一旦藍營小輸或小勝,媒體也總是會以同樣驚駭或慶祝的口吻,形容南部選民的態度,令人「耳目一新」!然而,每次重大選舉前後,我總要抽空去和這位好朋友見面,平衡一個事實認知的斷層。 從選情最洶湧高張,到最安靜低回的時刻;從他奔馳在高雄街道的計程車裏,經過夜市的小攤、計程車的換班集合點,甚至深夜醫院急診室外;從他和他朋友們的眼光中去看、去聽,那些屬於媒體裏所看不見、聽不見的五百多萬選民的「政治心跳」,總會清晰的怦然到眼前。毫無疑問,這些人,都是真正深愛著臺灣的人!無論他們是源自自身家庭悲情的過去、或者政治觀點傳述的張力,乃至對於海峽對岸的莫名恐懼。 或許偶爾會批評與嫌棄,但生存在臺灣這座美麗島嶼上的人,沒有人會不愛自己的土地的。政治社會學描述著「文化空間距離的接近性」,深深影響著人們的相對認同與情感;例如,同巷子的街坊就是比較親、同村要比同鄉來得親、同鄉比同省親、同是中國人比跟日本人親,亞洲人又比跟歐美人親。在臺灣,這份無可言述的共同情感,當時衝撞的是國民黨令人絕望的黑金政治與價值腐化;多年前當民進黨取得這股時代匯流的力量之後,卻也開始有部分政治人物以「族群省籍」來分化、滲透與操控。至此,媒體眼中的「中南部選民」在每次選舉中,便如同從臺灣土地深處醒來的某種怪獸,以不可理喻的態度,吼叫著「臺灣本土」的力量。 事實真是如此嗎?在馬英九個人魅力的橫掃中,以及阿扁勢力涉及無數貪瀆的醜聞中,特別是八年來臺灣經濟衰退,讓臺灣中南部尤其如此失業蕭條的時刻,選舉結果卻仍然是那永遠不被擊退的四成、近五百多萬的支持群眾?!這些人,難道是永遠在政治上無知、未開化或者甘受擺佈?還是,這些人即使處在各式各樣的現實矛盾甚至利害糾葛的樸實信念的最深處,是那一份我無法排拒所見到、聽到的,確實是一份無可言喻對自己土地的「愛」呢? 這個命題,經常被許多兩岸三地電視上的政治評論者,口沫橫飛的分析著。有時想想,這些人除了穿梭在冠蓋雲集的名流中,以知識份子自居的思辯與傳述,恐怕連親身到臺灣中南部的機會都很少,更遑論真正曾經聽過某一個中南部的市井小民,在他們面前娓娓訴說。如今大選後,當臺灣媒體更是狂熱追逐著「內閣熱」與「兩岸熱」,這五百多萬民眾後續的意向,再也不被好奇或探究,如同一夜之間從這片土地消失,不似存在過。 民進黨敗選後,付之闕如的敗選檢討,以及隨後至今正在進行的「黨主席改選」,可說「只聞樓上歎息聲、未聞改革樓梯響」。民進黨內各方大老,似乎也還在沉默的療傷止痛;至於在政府機關主事的,則更多傳出忙著搶資源、弄人事,甚至趕緊出國考察,最後衝刺一番。如同一場臺灣各地常見的地方「廟會」建醮,才剛散場,就是一片淩亂淒清,只剩滿地的民主論述與宣傳口號,如同法會燃燒後的金紙煙灰,在空中飄蕩。 朋友車停在愛河邊,打電話來。因為有客人包車好幾天到中部媽祖的巡迴繞境,結束之後他剛回到高雄。他向我形容,那一場如同廟會巡迴繞境、法會信徒群聚般的臺灣總統大選,也已經在他心中結束了。「不是因為選舉失敗,而是我竟然相信了那個『沒有能力面對失敗』的民進黨!」他淡淡的說,「最傷我心的,不是那些貪污搞錢,也不是不懂經濟,而是他們失敗之後的所作所為,欺騙了我們過去支持他們、給他們所有對臺灣的『愛』,這才讓我們一無所有!」 馬英九就職大典後的盛宴,移師到南部高雄舉辦;雲林縣、高雄市的民進黨主政女首長,率先說要爭取兩岸的交流商機;另外,也就只剩立法院黨團的零星發言,和党主席改選的破碎議題了。過去被視為屬於那些五百多萬選民的代言聲音,如今在臺灣媒體的版面中,只有在邊緣,略為發聲。民進黨,可知你們讓五百多萬選民,感覺如此孤單! 臺灣這些年嘗試民主政治路途的摸索與變遷,之所以堪為亞洲的參考典範,究竟是單單來自民進黨或反對勢力本身?或者窮盡根源,其實是尤其來自,包括那些充滿著臺灣中南部最基層的,五百多萬的民心力量?而這股力量該如何去面對、聆聽、調解、稀釋,甚至吸納;如果民進黨的承諾與誓言已然星散,包括取代陳水扁的馬英九,打敗民進黨的國民黨,甚至此刻在遠方正難得可以重新眺望臺灣契機的北京,能否不去忽略,尤其不要繼續誤解這一點?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