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5/03/02 07:03:24瀏覽7806|回應1|推薦47 | |
公司比居民還多的「開曼群島」 今年一月初,當香港首富李嘉誠旗下的兩家主要企業公司註册地,由「香港」改為「開曼群島(Cayman Islands)」的消息還在媒體燃燒時,不期而然地,「阿慶」有機會再次踏上「開曼」這塊土地。這又一個大型企業遷册到有著避稅天堂之稱的「開曼群島」之訊息,引起了「阿慶」更大的好奇心,很自然地想知道更多有關「開曼」的點點滴滴。 「開曼群島」是英國在「加勒比海」的一塊海外屬地,由「大開曼」、「小開曼」和「開曼布拉克亅三個小島所组成。群島位於「牙買加」西北方兩百多公里,總人口不到六萬,多集中在「大開曼」島的西部。雖然「大開曼」島的面積只有220平方公里,而且其中一半是沼澤地,然而她却是世界第四大的離岸金融中心,僅次於「倫敦」,「纽約」和「香港」,她也是當今世上著名的潛水和旅遊勝地。 依據史料記載,「哥倫布」在1503年作他的第四次新大陸探險時,發現了這些「開曼」島群,並命名為「龜島(Las Tortugas)」,隨後的幾十年,它成了「牙買加」以外的另一個著名的海盜窩。到了1586年,英國人到來之後才改名為「開曼群島」。1670年,她和「牙買加」一起成了英國殖民地。1962年,「牙買加」獨立之後,她成了英國的直屬殖民地,由英國派總督治理。 和許多的「加勒比海」港口不大相同的是,「開曼群島」首府「喬治城(Gerogetown)」港,並沒有供大型郵輪可以停泊的突堤碼頭。清晨到達的幾艘郵輪已一字形的排開下錨在外海,再由接駁艇分批運送遊客到岸上。在小艇的碼頭上,回首看那一排巨輪,真是一幅美麗又壯觀的畫面,最近到「喬治城」的那天,在外海就有着壯觀的一行五艘巨輪同時排列著。 如同過去一樣,到了「開曼」,「阿慶」參加了當地的旅遊團,邊聽邊看,還不停地按着數碼相機的鈕鍵,把那些來不及细看的景物收起存檔,以待日後回憶時使用。兩次去「開曼」旅遊,看過的和聽過的也略有不同,願以個人的見聞心得逐項地和部落格的訪客分享。
一、「開曼群島」的居民 「開曼群島」的居民只有五萬多人,白種人和黑種人各佔五分之一,剩下的多為混血人種。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準相當的高,在「加勒比海」地區可説居首。當地居民多信奉基督教,在郵輪接駁艇碼頭附近就有好幾座古老的教堂。 「開曼群島」政府提供居民完善的福利,加上幾乎人人都有工作,使得居留權變得非常吸引人。有意思的是,目前每年「開曼群島」只提供250人次居留權給申請人,而且得到的居留權有效期限為25年,不過,期滿可續簽。當然,除了工作能力以外,投資或收入的額度也是重要的審核條件。 「開曼群島」屬熱帶氣候,颶風常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人口流失。最嚴重的是2004秋天的一次,該次颶風使得將近四分之一的人口搬離該地區,真可說這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地方。
二、「開曼群島」的金融服務業 金融服務業是「開曼群島」的最主要經濟支柱。這得歸功於她的政局穩定,無外匯限制,和不收個人及公司的所得税,遺產税等措施。這種税務條件吸引了大批外國公司,包括了許多來自香港、台灣,和大陸的華商,在島上設立分支機搆。 今天走在「喬治城」的商區中,擡頭隨處都可看到各種公司、銀行,和信託機構的招牌,常常在一棟辦公樓内即有數十家以上的註册公司。「開曼群島」有着避税天堂的名聲,因為許多大企業利用這免稅天堂逃避該在公司原駐地應缴纳的税金。相信不?有項统計指出,今年年初,這小小的「開曼群島」是九萬五千多家公司和兩百多家銀行的註册地。長遠以來,「開曼群島」的公司數目遠超過了她的居民數目,許多設在「開曼群島」的公司,不過是一個郵政信箱而巳,然而却可因此讓它的母公司免於納税給原駐地政府。 三、七英哩沙灘 (Seven Miles Beach) 最近幾年,許多旅遊雜誌對「加勒比海」地區的海灘評級中,「開曼群島」七英哩長的白沙灘,常常得到頂级的評分,而且好幾次在頂級中名列第一。説是七英哩,其實只有五英哩多,或許這是因為珊瑚型海岸線受風雨長期侵蝕的結果,尤其是在大颶風之後。 由珊瑚礁風化産生的粉樣細沙,在蔚蓝的海洋、绵長的棕櫚林,和一座座的豪宅別墅及渡假村的襯托下,可説是「開曼群島」海灘旅遊的最佳賣點。在這種環境的配合下,它給遊客們留下的印象實在是深刻到難以磨滅的。
由首府沿著那南北向的主要道路北行,好像是置身在南「佛羅里達」的道路上。平坦的公園式大道,兩旁散佈着豪宅、旅館、餐廳,加油站等建築,而路的一邊,也就是在這些這築物的後方,就是那美麗的「七英哩沙灘」。可惜的是,在建築物和茂盛的林木遮擋下,在行駛的車中,遊客是看不到任何海景的。 北行的途中,司機兼導遊先生特地把車子停在一座莊園似的建築物前,跟我們介紹説那是總督的住宅。他趁機介紹了「開曼群島」的政治結構。言談中,可以感受到他在期待着有一天可由當地人來任他們的總督,而不再是來自英倫的人。 回「喬治城」的途中,導遊帶我們在七英哩海灘的一處公共沙灘休息。這座公共沙灘風景十分優美,設施也相當週全,有酒吧、餐館、紀念品商店、小孩子的遊樂埸、露天沖水台和公厠等,應有盡有。可惜那天在過多的沙灘客影響下,不能使人在心靈上放鬆享受,有所缺憾。
四、地獄參觀 當人們聽到「地獄」這個名詞時,一定有着避之唯恐不及的心態,但却又懷著一些好奇,想知道它究竞是一種什麼樣的景觀。「開曼群島」就有這麽一個類似地獄的地方,啟動了許多遊客的好奇心,而有著非來看看不可的心理。
所謂的「地獄」,位於「大開曼島」的西北方。它是一小片有着特殊地質結構的地方,面積不怎麽大,只有相當於半個美式足球場的大小。 「大開曼島」這一小塊地方充满了犬齒般密佈交錯的黑色岩石。若説它是海水融蝕後的火山岩地形,面積似乎又太小了一些,因為「阿慶」曾看過一些火山岩地貌,包括了「奧勒岡州」中南部的火山岩地區。另外一種可能性就是,這一帶曾是某種黑色珊瑚礁形成地區,因著地質上升而呈現特殊的景觀。 至於為什麼會有「地獄」這個名稱?網路的文獻上有兩種說法,一種是它那尖鋭的黑岩石地形像是人們想像中的地獄。另外一個説法是,當投一塊石子到那尖石群中時,所産生的聲音會在尖石群中迴盪傳遞許久,這像人們傳説中丟石子到那無底洞似的地獄很相像。不過今天,當地的人們是絕對不會讓遊客丢石子來作驗証的。 遊客們到這個景點,可説都是來去匆匆,花個十幾二十分鐘。照照相,看看那公立的郵局,逛逛附近的纪念品商店。有的人為了地獄的名稱在邮局寄了一些當地的明信片給親友,有的人則買了一件上面寫着「我去過地獄」或「我從地獄回來」的襯衣,也有的人是在紀念品商店和那位身後有個翹起來的尾巴,頭上有兩隻角,手上拿着長叉打扮的地獄魔鬼來個合照,當然也有人認為老遠的花錢來到這種觀光點不太值得,有種受騙的感覺。 五、珊瑚礁 「開曼群島」擁有豐富的淺海珊瑚礁資源,它也是當今世上十大潛水聖地之一,在郵輪上或在當地都可以買到潛水或是浮潛的行程。這類水中的活動對「阿慶」這段年齡層來説,有種時不我與的感受,因而只有在視頻中享受了。 二女兒是位標準的「頂克族 (指雙收入沒有小孩的族群) 」,到過好幾個地方潛泳過,難得她這次也能同行。離開「開曼群島」那天晚餐時,她竟然説,以後有機會的話,她想再來「開曼群島」住上幾天,好好地享受浮潛的樂趣。這句話道出了她對「開曼群島」淺海珊瑚礁的評價。 沿著那著名的「七英哩海灘」外海,就是一條長長的淺水珊瑚礁,想像著在那樣的地方浮潛,那水中和岸上的風光一定是美不勝收的。
六,魟魚和大海龜 魟魚(Stingray) 和海龜也是「開曼群島」的重要觀光資源。有幸的是,「阿慶」都曾親眼目睹過。 魟魚亦稱「魔鬼魚」、「方魚」,或「黃貂魚」。在「喬治城」鬧區豎立著一座大型的魟魚雕塑作品,實在相當的醒眼,遊客們一定與之合照,它是証明自己到過「開曼群島」一遊的最佳背景。 「開曼群島」,得天獨厚的,在她的沿岸有座淺水的魟魚灣,魟魚多到讓當地人稱它為「魟魚城 (Stingray City) 」, 用來吸引遊客到該處,或賞魚或潛水或浮潛。在「魟魚城」,遊客可以在清澈的淺水中餵食甚至觸摸魟魚。上次到「開曼群島」,「阿慶」買了去「魟魚城」的行程,然而卻只能在小艇上觀賞遊客戲魚,或是偶而遊經艇邊大如桌面的魟魚。這次,二女兒的浮潛地點雖不在「魟魚城」,她卻説在看到水裡的生物中,以魟魚和龍蝦留給她的印象最為深刻。 「哥倫布」發現「開曼群島」後,將她命名為「龜島」,可見當地海龜的數量之多。往後一兩個世紀,「開曼群島」的綠海龜成了航經「加勒比海」地區船隻途中的鮮肉補充來源。然而經過長期的捕捉之後,當地綠海龜的數量已大大的減少。 綠海龜是「開曼群島」的特産,也曾默默對「開曼群島」的經濟作出了重大的貢献,或許是這個原因,今天在那花不溜丢的「開曼群島」國旗、錢幣,以及政府的官方標誌上,都可以找到排在圖案上端的綠海龜。 1968年,當有人認為海龜肉市場有利可圖但來源缺乏時,一些英美投資者開始在島上設立綠海龜養殖場,以人工繁殖海龜來提供龜肉。當然,像許多的畜牧業一樣,這個海龜養殖場也遭到許多動物福祉和保育團體的攻擊。後來,「開曼」政府接管了養殖場,把它擴大,改變成以海龜的保育研究為宗旨的機構,使它成了「開曼群島」的一個旅遊賣點。當然,這座養殖場也生産龜肉及龜殼産品供應市埸。每年,這個當今世上唯一的綠海龜養殖場,除了吸引超過五十萬人次的遊客外,也發表了許多有關海龜的科學研究著作。 遊客在參觀過一些旅遊景點之後,最後都會停留在「喬治城」的商業圈裡閒逛。商業區內衆多的教堂、紀念品店,和免税精品店都值得佇足覌賞,更何况返回郵輪的接駁艇碼頭就在商區的附近。 哦,「阿慶」不會介意能再一次的重遊「開曼群島」。那碧海,陽光,沙灘,棕櫚林和現代的渡假村,不正是渡假的首選地點呢? |
|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