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18 19:48:08瀏覽223|回應1|推薦1 | |
高雄捷運弊案爆發至今,雖然已讓一位勞委會主委陳菊、代理高雄市長陳其邁請辭下台,但問題卻如滾雪球般愈滾愈大,光是一張存放在高捷公司的標單,就已讓台灣的司法單位蒙上莫大恥辱。 司法單位每每在發生重大弊案時的應對之詞,耳熟能詳的不外乎是:「此為個案,不便評論」「偵查不公開」「證據到那裡,就辦到那裡」「偵辦無上限」等幾句,但結果往往是「雷聲大雨點小」,甚至採取拖字訣,以拖待變,難怪高捷弊案已有媒體預言,未來恐怕難脫在「無上限」後,接下來就是「到不了上限」,最後「不了了之」的結果。 因為泰勞的受虐事件,意外引爆了備受矚目的高捷弊案,隨著連日來在野黨民代的紛紛爆料,更讓此一弊案有愈趨升高之勢。光是從最初被指涉為「有力人士」的前總統府副祕書長陳哲男究竟去了幾次泰國,就有各種不同的版本,司法檢調單位難道無法掌握正確的紀錄嗎? 而日前發生的一份由榮工處當初參與CR5投標的標單曝光,更暴露高捷弊案的問題重重。榮工處的該份標單底價比當初得標商的底價遠低於二億七千萬元,顯示高捷工程的招標過程充滿太多的「人為干涉」,這也是何以會出現「高價者得標而非低價者得標」的另類結果。不過,更讓人遺憾的是,當初這樣的招標作業就遭人檢舉,但高雄地檢署和高分檢的調查結果,卻都是以「廠商協調」所致,未有「圍標綁標」嫌疑,簽結了事。 台灣的司法威信所以會備受質疑,固然與政治的黑手屢屢介入有關,但何嘗不是因為司法單位本身的怠忽職守,甚至甘為政治附庸所致?高捷弊案發展至今,種種事跡或證據,都顯示高雄地檢署的偵辦不力,雖然法務部也有所動作已下令將專案指揮權移轉至高分檢,但能否達成何種突破性的結果,各界確實都有所期待。 高捷弊案發生後,朝野政黨就展開一場摻雜不少口水的政治攻防戰,雖然在野黨陸續提出諸多的證據,但執政黨方面卻還是無法跳脫「政治惡鬥」的狹隘思維,甚至還沿用一貫所謂的「北部觀點」等政治言語,企圖模糊焦點。如今,在諸多證據的出籠下,司法單位究竟能不能「洗刷」自己的委屈,讓民眾相信司法確實是能夠「獨立」「公正」行使職權,大家都在拭目以待。僅僅只是這樣本分的期待,司法單位應該不會讓大家失望吧? 作者高思博╱立法委員、世新大學法律系教授
本篇文章轉自 博士博 YouCute部落格 http://www.youcute.com.tw/pospo/index.aspx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