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09/18 19:34:01瀏覽303|回應1|推薦1 | |
【2005-07-12 中華日報 台南焦點】 一九六二年台灣省政府宣布全省霍亂疫情緊要區正式解除,同年九月二十二日,世界衛生組織也正式宣告台灣為非疫區,台灣的香蕉和其他外銷產品終於恢復外銷。不過,時隔四十多年後,卻在短短十天不到在台南縣市傳出二起霍亂病例,顯示台灣的衛生環境似乎也亮起紅燈,如何透過強化公共衛生預警機制度,並且有效撲滅、抑制流行病毒,應是政府相關主管部門的最重要課題。 據報載,在六月底台南縣新營市一名老婦人染上本土性霍亂後,相隔八天,台南市日前一位老太太也確定感染了產毒性霍亂弧菌,為國內今年第二例本土性霍亂病例,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已經向世界衛生組織通報此案例,目前尚無法得知世界衛生組織是否會宣布台灣為疫區;但以目前台南縣市分別傳出二例霍亂的情況,確實不禁讓人擔心台灣公共衛生環境是否出了問題。 霍亂是一種傳染性的疾病,一旦被列為疫區,該地就會被認為是衛生條件很惡劣的地區,而且霍亂是由於飲食不潔與未能熟食所引起,被稱為「十九世紀的世界病」,所以霍亂所給人的印象就是落後、不文明的象徵。然而疾病絕不是個人的問題,而是社會的問題。疾病不僅是醫學上的名詞,不僅是人體器官的一種功能性的失調與器質性的異常狀態,也是諸多社會環境因素影響的結果,因此,疾病更是一個社會學的概念。 疾病的發生,不能完全歸咎於衛生習慣不好等個人的因素,而必須在整體社會的層次下檢討。在生活品質高度改善後的台灣,霍亂應該是已經絕跡的疾病,但是仍然傳出病例,這提醒了我們在社會底層的民眾的生活是否並未隨著社會的進步而改善,這是我們所必須注意的警訊。如同痛覺是人類身體的預警機制,傳遞我們身體狀況不適的訊息,告訴我們應該及時就醫,同樣地,面對霍亂我們也同樣要有敏銳的監控及通報機制,隨時回應疾病可能帶給我們的挑戰。 這次在台南縣市所傳出的二起霍亂病例,對台灣南部的公共衛生環境無疑是一大警訊,以南台灣的炎炎夏日,如何加強宣導教育民眾減少生食,勤洗手等衛生教育,同時嚴格查核各種水產品、冰品,才能有效確保民眾的健康衛生安全。
本篇文章轉自 博士博 YouCute部落格 http://www.youcute.com.tw/pospo/index.aspx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