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價值的比較和定錨
2010/02/02 17:14:43瀏覽567|回應1|推薦0

價值是由個人內心的喜好程度比較而來的。我喜歡看卡通勝過出門逛街,所以待在家看電視對我來說比較有價值。但是,這個比較喜歡,到底程度上差異是多少,恐怕很難用明確的量化規則,計算在某種情況下,我會依據規則做出什麼決策。那只是個大概的感覺而已。

這種個人內心的價值或許是一切事物運作的基本法則,但是這玩意兒只怕難以計算與使用,只是代表我們個人意志的一種存在而已,在種種情境下,價值是高低千變萬化,而不成道理。能運用的,不是價值,而是價格。價格和價值有點不太一樣,雖然一個人的價值判斷可以影響其對價格的看法,但是價格是由眾多人的價值判斷彼此競爭調和後,最後達成的一個均衡狀態。價格本質上還是由各人的價值判斷共同決定,但是,從表象上來看,供需法則可以很好的做為價格決定的有效機制。

從價值到價格,從抽象到實際,傻蛋這可不是廢話成篇嗎?探討的重點,在過程當中。

價值之間互相較,雖然喜好的感覺沒有絕對明確的依據,但是價值高低大概是有譜的。但是,在被比較的對象中,如果有哪一項,是有價格(這裡是指他人願意交換的對象,可以是食物或其他物品或服務,不限在金錢貨幣上)存在的呢?這價格,自然是別人定的,願意交易的買賣價格了。是的,如果知道這樣的資訊,並相信這樣的資訊,內在的喜好價值就換轉換成價格,這個價格定下來了,那麼其他相比較的喜好項目的價值,其對應的價格,也就有了相對比較的基礎。事情通常不會簡單到,只有一項價值可以對應到外部的價格,而是,大多數的內在喜好價值,都會有外在的參考價格(情況可能很複雜,資訊的成本通常不低,所以資訊的品質也不完美),而外在價格的高低往往和內在價值的高下順序總是不完全一致(事實上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內在價值與外在價格所存在的落差,或許就形成了一個人所謂的消費傾向。隨著有些價值是可以透過交易換來的,價格認知對價值的比較判斷,也必然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也就是,即使這項物品對我我完全沒有使用或喜好的價值,但是,它能用於交易,並換回對我來說更有價值的物品,那麼,我保有它也相當於保有了可能交易過來的物品的價值,這項物品的相對價值也就跟著提升了。當市場的價格很有效率的時候,也就是,可以用確定的價格買進與賣出該項物品,而相當的成交數量亦不致於對價格產生明顯影響時,這個物品的價格與價值,就會接近一致。貨幣好像就是一個這樣的例子,雖然它在效率上仍不是完美的,但是完美在這世界上是不存在的。貨幣,就像是內在價值與外在價格之間,所下的一個堅固的錨一樣,一旦我確信我手上某項物品至少可以換得多少貨幣單位數量的時候,我對該物品的價值衡量,也就至少是那個價值了。掌握資訊的程度不同,價格與價值也會跟著不同,但這是個別的情形,整體上來看,貨幣價格與價值基本上已經緊緊的綑在一起,成為人們心中預設的一道價值規則了。這又如何?然後呢?

價值與價格之間下的錨,是不止一個貨幣價格的,只不過這個貨幣價格已經成為其他價值與價格之間下錨的標準參考依據而已。就以房地產來說,如果某房產眾人皆認為其與貨幣的交換價格為某數目時,擁有該房產就約當於擁有那個單位數量的貨幣了。資訊的不完美,會讓價格降低,市場缺乏流動性,或說,有效需求較低,也會讓價格降低,價格低,也就相當可說比較不值錢了。但是,房產本身的實用價值是不會因此有所改變的,改變的只是交易價值所決定的價格而已。每一個下錨的動作,都會影響到價值的判斷,造成價格的改變。但是,這個下錨的動作是怎麼發生的?這個動作是交易的需求觸發的,一個買或賣的需求,以及所開出的價格,便會下一個錨,這錨是別人丟出來的,自己不一定會去接。不懂行情的傢伙出的離譜價格,沒有人會去理睬的,產生不了影響。但是如果拋出來那個價格,對自己而言是有意義的,那麼我的價格認知或許就會受到這項資訊的影響,從而將我的價格判斷做了洗牌。好比說,媒體一直放風聲說房價即將大漲,對一個擁有大量地產的土財主來說,他可能會覺得這個預測應該會實現,覺得自己身價更上一層樓了,而迫不及待要去進行更尊榮的消費,來配合自己的財富地位。對這個土財主而言,這錨是下實了,但是不代表對社會大眾來說,確實能發生影響,畢竟,空泛的情報,不是真正的需求,當那位土財主高價以售卻發現沒人理他的時候,他的心態可能自然會再調整回來的,當然他可以非此價不售,就掛在那死也不賣。這個情況之下,他反而成了另一個下錨的人,他的某項房產,賣出價格是定在多少。是的,這會互相牽引,一個變動可能不會帶動其他變動,也可能把整個骨牌推倒!價值與價格本身的認知,其本質仍屬虛幻,但是貨幣價格在供需資訊到處下錨勾結之下,就成了複雜的市場機制,牽一髮而動全身。價格認知受資訊的影響程度(交易貨幣單位價格),可能大於本身價值認知的判斷。所以勒?貨幣價格的決定,最後竟然是建立在一群人互相競爭之後,彼此在心裡所形成的共識之下,而和實際眾人內心判斷的價值,有程度不一的落差,當然,通常是高估了。這是泡沫的起點。只要信心一崩潰,價格就跟著崩潰。另一方面,若價格泡沫達到一定的臨界點,其與真實價值很容易產生巨大的差異,也就是,在其他物品的相對價格上是過分高估,導致發生轉換上的問題,換不到認為應該可以換到的財貨勞務數量時,這個價格也會崩潰,或說是信心的自然應該發生的崩潰(對這項商品而言),後果也是災難性的。很複雜的問題,也找不到什麼簡單的絕妙方法可以讓市場變成絕對完美的,但是,如果從根本上去思考,總是可以找到原因,或是透過下錨去將市場調整到自己所想要的方向上吧?

再談下錨的技巧吧。出價是一回事,要對方信任這個價,這個錨才勾得上。假消息如果沒人相信,就沒有任何意義,所以要影響市場,信用是必須的。以前修外系的投資學時,得知美國的股市以前似乎是靠許多獨立的交易商,他們就是做出價的動作,以保證價格買入與賣出有價證券,買價會比賣價低一些,依據該證券的流通性好壞而定。買賣不容易成交的,風險較大,保證買入與賣出之間的價格差距也較大。大量的獨立交易商聚集在一起的時候,這些有價證券的買賣就形成一個市場了,現在股票市場的集中搓合是拜資訊科技進步所賜,原始的金融交易是由商人這樣的買賣形式逐漸發展起來的。這個市場,這樣的中間商,有效的彌補了買賣雙方互信的缺乏,以及資訊的不對稱,因而讓商業得以蓬勃發展,容易出手,價值就增加了,背後的意義是,投資所需的資本可以更容易的,用更低的成本籌到。換句話說,這個市場是創造新價值的,其根本,則是信用的建立。如果掛出收購價,卻拒絕以該價格收購,因而損害的信用,對做這門生意的商人是致命的打擊,因為這只是這門生意最基本的原則而已。換成現在的電腦集中搓合的股票市場或期貨市場來看,如果在自己獲利的狀態下成交,然後卻在沒有個像樣理由下對方卻不認帳,要取消交易,我想應該沒有人敢繼續在這個市場上買賣了。商業信用,好像是很基本的事,但是想像一下,如果是和另一個人談生意,簽契約,當對方賠錢很大的時候,你預期對方會為了信用寧願破產也要把該付你的錢付清,還是欠債走路一跑了之?即使對方簽了本票,財務不理想時變成芭樂票的機率一樣不低,信用不是理所當然,自然會提供的,就像充分的資訊一樣,也不是自然會對稱的,這都是交易成本的一部分。交易成本是自然形成的,而不是人為去設計出來的。所以下錨的基礎,就是資訊與信用。再深入一點,錨下了,甚至可以用信用,搭配上充足的資本,把這個錨給定下來。簡陋的例子,假設商品A全世界僅有一萬左右的單位存在,雖有一定程度的價格彈性存在,但是需求是確實存在無法完全替代的。假定目前市場行情,單位價格從七十到九十之間都有,那,若是某商人有一百萬以上的資本,他將可以為商品A定價,100購入101賣出,從而將這項商品的價格給定下來,價格為100,不管有多少量都買下來,要向我買商品A,101是不二價!如果有這樣的商人存在,而且這個商品的供給和消費的趨勢大致保持不變,這項商品的貨幣價格就會被訂在100~101之間了,一單位的商品A約當價值就在100~101之間!要炒落價格到非常偏離供給與需求的自然水準很難,但要把價格炒起來,資本夠雄厚,就辦得到!事實上,通常不需要準備足額買下所有商品的資本,只要有相對的資本上實力的優勢,就能做價格定錨的動作,而實際上的操作也不是打一開始就從100開始收購,而是由低價開始收購,慢慢加價,定價反而是掌握相當數量存貨控制之後的事。所以呢?可以進行定價,是否也可以改變定價呢?這好像是對價格做壟斷吧?定價,在市場交易成本的減少上,是有正面效應的,但是如果隨之而來的,定價的獨裁權力遭到濫用,在追求利潤的極大化的前提之下,必然會讓過高的價格,逼迫人類這種動物去發明新的替代品來使用的!沒有節制的使用權利,對擁有該權力的人來說,未必是好事!同樣是操作市場,為了公益的目的而做的努力,和為了賺取獨占報酬而做的努力,效果可以是兩極。前者會成為市場機制的一部分,而後者則是市場運作效率不彰的毒瘤。衍生性金融商品,這個之前超級熱門,但在不久前反被當成過街老鼠的,人為創造的市場,其實道理也就是如此。它的本意是增加流動性。金融商品與衍生性金融商品用合約保障所有權,藉此提升交易便利性與市場效率的,這點倒不是壞事,只不過一則過度擴大了信用的槓桿規模(若管理得當其實不致於如此),二則是靠著設計的細節複雜讓有心人容易上下其手,本著人性愚昧又貪婪的出發點運用創新的金融工具,製造了災難而已。

再說到價格定錨上吧。如果供給面有完全的彈性存在時,或說供給量不論多少成本都不變時,價格形成的情形吧。基本上,如果無法由一方有效控制產量的話,這樣的商品最終會趨向沒有任何價格,它的價格大概就只會落在心中認定的價值附近吧,而這個價值又因為供給充分而低落。容易複製的數位內容,其價格就不容易訂得好,這類商品不像實體商品一般,有交易的價值,或說,有擁有的價值,因為沒有稀缺性的關係。這種商品的所有權無法由市場有效率定價。哈,就像知識是無價的,又有誰有辦法能給它訂個合理有市場效率的價格呢?但是,對於可控制稀缺性,概念也確實是擁有該物品,可交易該物品的數位世界虛擬道具而言,其定價的規則,反而比較接近現實世界的實體商品,而不像數位音樂或遊戲那樣了。唯一的差別只在,生產該虛擬道具的成本幾乎為零罷了。虛擬道具的市場,人的虛榮製造了需求,有需求就會有供給,不免有實體貨幣與虛擬道具之間的交易發生。虛擬道具的實體貨幣價格,是由供需法則所主導的,不是隨意可定的。但是經營免費遊戲的廠商,卻擁有另一種定價權力,商城道具的定價權力。虛擬道具彼此價格之間是會互相影響的,這和實體商品的道理是一樣的,但是,這些廠商不需要大把資金就能有效的調節虛擬道具的約當實幣價格,只要參考遊戲內物價的對比(玩家肯定清楚,但廠商未必關心),以適當的商城道具定價即可達成定錨。經營免費遊戲的,只怕大多數都是靠遊戲界的成見與習慣在思考的,對於怎樣的決策才是讓遊戲廠商利益最大化,只怕完全是靠直覺的。推出具賭博性質的福袋類型商品,大概是他們想像力的極限了吧?為了防止盜帳號,不加強內部管理,而是靠禁止玩家之間的實體金錢的交易,想當然禁還是禁不了的,反而把遊戲設計得偏了?其實只要用心把個項虛擬道具的價格控制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就像某些有機的栽種一樣,是可以不長蟲的,免費線上遊戲根本的缺乏生命週期管理,成為一片競爭紅海,或許整個遊戲產業不久的將來可能會蒙受損害?至於協調遊戲與生活,重視遊戲產業的社會責任,這又是另一回事了,在這點感覺上唯一有在做事的,反而是那個中國共產黨。只不過目前看到的,該黨使用的手段方法似乎拙劣了點,恐怕很難達到理想中的期望吧。至於遊戲業界和諸多偉大的民主國家政府,還在慶幸這個遊戲產業對GDP和就業與消費幫助還不小呢,看著股市治國啊!

傻蛋要說的是,經濟學上說的(前述內容是傻蛋的思考,用詞是傻蛋自己擅用的),價格(Price)和價值(或叫效用,Utility)都是存在的,但決定價格的主要成分因素卻不見得是價值,而是資訊彼此間互動的結果,在多數人並不具備超凡的理性與智慧的情形之下,價格不理性的成分總是居於優勢的!要說結論,那就這樣說吧:市場充斥的是人性,而不是那種完美的理性,要了解價值與價格的關係,應當探究本質,也就是自己的價值觀,價值高下到底是怎麼比較的,那個大概的感覺,道理還是從那裡來的啊!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3744650

 回應文章

Tomas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價格和價值之間的關鍵聯繫是什麼?
2010/02/05 08:32
價格和價值之間的關鍵聯繫是什麼?是必須先釐清,才能辨別"獨立"的元素!!
"現象"----在函數的概念是"多元"的應變的結果,而且更困難的是這些所謂的"元素們"的關係通常不是絕對的"獨立"---如同數學中的XYZ軸的量----而是"千絲萬縷"相互派生的,這就是社會科學難以定量的根本原因------定性也就只能是"宏觀的"!!
物質----都有一個"量",我們成為"質量";
牛頓提出"超距力"的"理論",但,還沒有建立”場”(field)的精確概念---場的概念是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1791-1867)提出的----這是ㄧ個非常了不且的"創意"---沒有場(field)的概念,"重量"和"質量"的意涵是"曖昧"的!!
當創造出重力場的"邏輯模型"------"質量"和"重量"的關鍵聯繫關係就建立起來了!!
"重量"是現象------是該物質在兩個"獨立"的"元素"---"質量"和"特定的重力場"---應變的結果!!
順便提一提,法拉第提出這個場概念的"重要性"----很自然的,以實驗的方法建立"力場","電場"和"磁場"的"立體關係",開啟了可以大量生產,價格低廉"物理電"的時代,電可以成為商品!!
馬克斯威爾(James Clerk Maxwell, 1831-1879)的”馬克斯威爾方程式”開啟了以"無線電"傳遞訊息的時代-----使訊息傳遞方式和有形的實體分離,可以"光速"在空間傳遞!!
回歸,價值和價格;
價格是現象------是該商品在兩個"獨立"的"元素"---"價值"和"特定的時間點的市場"---應變的結果!!
這裡有好幾個要討論的元素
------"價值",這個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年5月5日~1883年3月14日)的資本論中是以"投入的勞動力"來計算,但,"勞動力"又如何計量?
後來, 恩斯特•恩格爾(Ernst Engel,1821年3月26日~1896年12月8日)研究得出的"恩格爾係數"被應用決定最低工資的依據,"勞動力"和商品"價值"的關係----還有許多的"扯不清";你可以進一步的思辯!!
------"特定的時間點的市場",這個就"非常的複雜了",牽涉到"人性"就不可能"扯得清",更何況是牽扯到普羅大眾的人性-----貪婪的彈性係數是無法定量,也很難定性-----因此與"市場"變化有關的元素,會比颱風路徑變化的因素還要多-----這就不是"BLOG"能說清楚的!!
提出一些概念性的觀點供參考!!
Tomas
Q版傻蛋(pondin) 於 2010-02-05 11:41 回覆:

謝謝您的意見與提供的參考:)

傻蛋也不認為在BLOG內有可能真正把學術上的概念說清楚,事實上我並不認為自己真的找到那科學上的正確關係,這許多的關係在我的眼裡其實是相當渾沌的!牽連到人性這種多變的性質,自然科學就難以套用,傻蛋只是自己觀察各種現象,設法歸納出某些現象,找到自己可以運用的角度來解釋世事,用自己的判斷來認定各種事物的本質,這樣的作法基礎上是完全主觀的,是不保證正確性的,不過這個世界上也還沒有完美的理論模型出現,經濟學界各家學說也是互相矛盾!與其去認同自己完全無法相信的公認理論,我選擇自己思考自己判斷,這樣就算錯也知道自己是錯在哪呀!用客觀的事實不斷修正自己的觀點,雖然不學術,但是自己用起來實用性是還不差的啦!

就這個議題,價值是什麼,個人使用的角度和馬克思學派似乎不太相同,如果價值是專有名詞的話,那在這裡就是誤用了!我價值這個詞定義比較近似"每個人"其內心對一件事物認知的功用,既然是每個人各自的判斷,這樣就沒有所謂宏觀的價值了,傻蛋用的方法都是自己捏出來的,不好意思啦!價格傻蛋則是擅自用,眾人之間共同形成的價來看待,嚴格說來和一般經濟學用的角度也是不太一樣,我是以有人出價且被認為此價可信的角度,才認為這個價格是生效的,這是微觀且範圍極小的一個現象,眾多這種現象相互作用後,所謂的市場價格才被形成的,這自然非常複雜無法用數學定理證明出來,頂多只能在較小範圍可以用系統模擬的方式來模擬這樣的現象出來!這並不是因為有什麼威力的應用在背後,而是傻蛋認為市場的運作基礎似乎就是這樣展開的,以這樣的前提來看待市場,比較有機會從小地方看到機會(當然是自己主觀的)而已!

一點也不專業,這點比較抱歉,但這只是思考的分享與交流而已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