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長大.成年.迷思
2010/01/29 13:22:46瀏覽350|回應0|推薦0

一個人,到了十八歲就算成年,可以為自己負法律上的行為責任了。到了二十歲,就算是個知識成熟的人,就擁有充分的公民權利了,有投票權了。好像,年齡和能力是一致的一樣,十七歲到十八歲這個關卡一跨過去,這個人就完全的不同了,一天之內,就像數碼寶貝進化一樣,從成長期進入成熟期,外型也變了,基本屬性大幅提升,還學會新的絕招了,好神奇耶?這當然是瞎扯啊。但是,小時候讀書的時,一個年級一個年級的往上爬,升上一個年級,覺得自己好像長大了一點,這種感覺倒是有的,但是似乎和年齡沒有關係就是了。

因為長大了,應該能夠如何如何,所以必須怎樣怎樣,其實邏輯並不通,實際上應該解釋為,被要求在當下的年齡,應該要滿足對方期望達到的標準,這才實際。這種長大,不是學生能力真的因為年齡增長而有所突破,只是很單純的,社會對這個小孩子的要求標準因為年齡增加而提高了些的關係而已。每天吃飯睡覺做一樣的事,通常也不需要思考,這樣一天一天過下去,除了多記憶了些自己認為實際上很難會用得到的東西之外,也沒有什麼改變。外界的標準是一回事,如果周遭同儕都一樣的過日子,和大家差不多就好了,實際上怎樣,是沒有人管得著的。或許在初衷上,是想以標準來激勵人進步,但是現實的情況下,變的,往往不是人,而是標準。成年是自然而然的,變的只是成年人,成熟度的品質而已。以成年與否做衡量的話,人時候到了就會成年,把年齡與素質綁在一起做管理,肯定要鬧笑話的。是的,這種荒謬不一定總會發生,但是在越糟糕的文化之下,荒謬就越是常態了,相同的道理製造的笑話,不勝枚舉。然而,這種笑話,是讓這個社會的人自己,笑不出來的。

這其實只是度量方式錯誤造成的一種迷思而已。然而,這種迷思,有時候還不容易抗拒的。比如說,在進行比較時,不論是拿自己和別人比較,還是拿兩件事物進行比較,比較這個動作,本身是有其出發點,或有其目的。但是在比較方法的選擇上,首先,可能沒有隨手可得,又能完全符合目標的準確方法可以運用。這樣就會被迫在一些不完美的方法裡頭,找出一個相對合適的出來用了。接著就是,人,總是會因個人價值觀造成的好惡,潛意識的做一些決定出來,比較方法的選擇,往往就變得完全缺乏客觀理性。然後,人總是會熱情擁抱,並捍衛自己選擇的,或許不理性的選擇。心情上的暢快,往往比初衷是什麼,有沒有被滿足,要來得更有吸引力。許多的錯誤和無效率,就是這樣誕生的啊。

這又怎麼樣呢?現實社會就是這樣運作的啊!日子也是照樣過的。是吧?

被這種迷思索綁架的人,其實呢,只要掌握充分的資訊,行為模式具有極高度的可預測性。這樣的人,若用軟體模擬的思考的機器人替換掉,有差別嗎?沉溺於個人好惡,無法貫徹自己的理性去把一件事給做好,連依靠是非判斷做決策的能力都沒有的話,不就像任人擺佈的物質一樣嗎?

找到初衷,找到做一件事情的真正目的,人,才會有行動力,才不會茫茫然的被擺佈。是的,做每件事的時候,做每個決定的時候,你,都清楚你真正的目標何在嗎?成年了自然就會進化,像這種迷思,是一種麻痺自己的方式,目標不弄清楚的話,你真有把握,可以不被這樣理所當然的混亂給捲進去嗎?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3732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