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豢養屍塊企業的社會效用分析
2010/01/26 23:52:05瀏覽428|回應0|推薦0

企業是不需要人養的,企業會自己追求利潤,至少賺到資金成本,否則自然會倒閉。這是古典自由派經濟環下的故事,現在的社會並不是這麼一回事。

因為生意無利可圖就終止營業,越是小規模越有可能,而規模到一定程度以上者,情況就不一樣了。首先,帳可以做,賺多少錢,賠多少錢,在認列上是有一點空間在的。故意不認壞帳的話,即使營運實際是賠錢的,也能拖上個好幾年,最後才一次破產倒閉。只要企業還沒倒,只要敗象還掩蓋得住,企業就還有機會借到錢,延遲死亡的時間。只要企業多活一天,企業主就多活了有權勢可用的一天,當企業主不是百分之百持股的股東,這個動機還會更加的強烈,畢竟企業營虧是一回事,薪水津貼一樣照領,道德風險議題那是談別人企業侵占了我繳的稅時才適用,自己當犯人一切就都是天經地義的了!規模越大的企業,稍微的上下其手,獲得的利益也遠大於奉公守法工作一輩子的收入,當到企業高層主管的,很自然會努力保持自己的權勢,捨不得企業倒台的。更有甚者,如果企業股票能上市櫃,透過操作資訊,在法律邊緣游走,利用人頭在股市價格波動來套利,這樣的個人行為甚至很難用法律約束的。一個不賺錢的企業,對於企業主來說,有種種讓企業苟延殘喘的動機存在的。對於員工呢?甚至有此一說,現在的工作基本上快要被視為一種財產權了,法令會保障員工的權利,在工會勢力強大的歐美國家,工作權不是可以用經濟考量去挑戰的。所以,只要有工作,有薪水領,企業賺不賺錢是一回事,不要倒閉就好了。大企業倒閉製造的失業,更是政治上所不允許的問題,所以,企業只要規模大,讓它不要死,便是眾人有志一同的目標了。活力生機已盡的企業,能撐多久算多久,這個社會豢養了諸多如屍塊一般將死的企業,萬不得已非死不可的時候,這些屍塊還會爆炸造成另一波強大的傷害啊!

好死不如賴活。苟延殘喘的企業還是能製造就業的,能養活許多人的家計,不能說是沒有半點貢獻。如果結束營運,製造的失業,可能會引發經濟問題,或政治問題。在屍塊型企業普遍存在的社會裡,社會的情勢必然有問題,產業競爭力必然早已跟不上時代,或是有相近的問題存在,一旦結束營運,製造的失業將是結構性的失業,而不是臨時性的失業,一家倒閉,影響深遠,一旦整排一起倒,失業問題會是政治上無法面對的。所以說,好死不如賴活。

講得好像這種屍塊企業繼續經營下去是必要之惡一般。或許應該換個角度來看事情,用政治的角度看,通常是小地方上聰明,而大格局上愚蠢的,暫時拋掉政治考量吧,從社會的成本效益面來看看好了。

將死的企業裡的員工,如果到其他還有發展潛力的產業去工作,是可以提供社會更大的生產力的。但是這些員工最大的利益或許還是在保留原本的企業內,累積可得的福利。企業解散的話,對這些員工不好,但是對整個社會是好的。只有如此嗎?將死的企業,很容易帶有得過且過的不良風氣,讓裡頭的人才變成蠢才或是奴才(想想之所以企業會有問題,通常是老闆的問題),讓這些不思長進的企業繼續苟活,豈不會變成劣幣驅逐良幣嗎?很可能,這些人並不值得這樣的報酬!破壞公平正義的風氣,影響是很深遠的。

再來就是,資源排擠的效應。若能把養活這些企業的資本,拿去投資創造新的企業,是否更符合經濟效益?如果資源都被咬死,那創新事業所需的資金與人才就會受到排擠,而不利發展。把資源投入沒有前途的事業,而不投注於有成長潛力的新事業,如果就一家企業的內部決策來看,這是自殺的行為,然而,以國家的角度來看,這種慢性自殺行為似乎是一般性的政治指導原則了吧?長期來看,處於被動防衛的一方,終將是要被淘汰的,長期的投資被淘汰那一刻,所受的傷害將是無以復加的,但,這似乎是群眾智慧的產物?

乍看之下,豢養屍塊企業似乎是理智的選擇,拉高角度,卻像是慢性自殺了。最後再來談談,一個企業,在什麼樣的徵兆之下,有屍塊化的傾向吧。

如果企業對顧客缺乏正面的附加價值,這個企業根本可以不存在,這樣的企業本身就是社會包袱了。完全靠關係拉到業務的,產品或服務對客戶缺乏正面價值的企業,或許帳面上還是賺錢的,但是,成本是由客戶承擔的。如果這種管理不善承擔額外成本的客戶受不了的時候,企業的經營與存續馬上就會出現問題。還有一種是類似直銷的模式,滾老鼠會一般把規模作大,但是背後缺乏支持這樣規模的可行商業模式支持,也就是,對終端客戶缺乏價值,滾大之後,將會爆炸的。其實這類企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詐騙集團了,只是詐騙集團不是合法的企業而已。

客戶的需求變化很快,而企業的經營策略卻很保守的話,也很容易變成屍塊。這是時代變遷造成的,或許不算企業經營者的責任吧,但是很不幸的是,我們這個時代變化就是來得這麼的快,台灣人不想變,美國人大陸人也會逼得台灣人,不改變就淘汰!

話說到這裡,那麼經營不善的企業到底該怎麼免於淪為屍塊呢?若能拋棄傳統固執的看法,答案就在顧客身上,找到顧客認定的價值之所在,就有可行的經營方向在。勇敢想活下去的企業總是可以找到活下去的方法的,本文討論的是賴活吸血的屍塊型企業,這些傢伙不想認真活的話,還真的不如早點去死的好啊!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ondin&aid=372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