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孱弱下的生存意義(之五 復歸嬰孩)
2008/02/14 23:37:17瀏覽171|回應0|推薦1

    秋風習習,熾熱的夏天存著最難忘的回憶。按佛洛伊德的理論,醒後印象最深刻的部份將會留存在潛意識之中,對我而言,最重要的東西,或許就是她的容顏以及安穩的心跳吧!

    拾起掉落的枯葉,彷彿撫摸著少壯老去的身軀,質地粗糙,卻很自然,我憶起家中年邁的雙親,一切是否安好?未來,我也將如這片落葉回歸塵土,隨著雙親走向另一國度吧!

    「死亡」,令人恐懼,也令人看盡人間世。經歷朋友離開,我漸漸地對死亡釋懷,甚至「經歷死亡後更能珍惜生命」,學習面對死亡,其實也就是學習如何活著,然而令我耿耿於懷的是沒能趕上他最後一口氣,不曉得離開時的他,是不是開心地走呢?

    而那位陌生女子,是否安然渡過難關?

    尼采的「精神三變」,最終即是回歸嬰孩的純淨,將發現人們一路走來,無論做過多少事,遇見多少人,完成多少心願,終究要放下。然而,死亡未嘗不是另一階段的重生,過了多少光景,又與不同的人相遇、相知、相惜,或許,再次碰見熟識的人。

    陌生的女子,透過肌膚接觸,我倆明白彼此最深的渴望,那是用哲學搭起雙方的橋樑,用心度過每一天,縱使遭逢挫折也須坦然面對。陌生女子之於我,之於我對於她,皆在摸索對方蘊涵的秘密,這樣的聯繫使得我們有著更深的牽絆,無形中拉近了雙方的距離……

    「你又一個人對著樹葉發呆?」是她。

「妳怎麼會來這裡?」

    「看你喃喃自語,我們可是經不起二度刺激哩!」

    她總是讓我莞爾一笑,也許是因為這份天真以及直爽,讓人感到安心。

    「還好嗎?」她擔心地看著。

    「有妳的關心,又怎會不好?今天有碰到研菁嗎?」被我這樣一說,她的臉霎間紅潤,著實可愛。

    「她匆匆地跑到公園,不曉發生什麼事了?」

   我向著漸漸黯淡的天色,心裡總是不大放心。

    「我記得妳家就在附近,天黑了,為避免嚇到其他人,就讓我保護其他人帶妳回家吧!」她笑得滿懷,像個小孩似的。

    黑壓壓的天空,加上茂密的叢林,眼前一片漆黑,平常帶在身上的手電筒總算派上用場。一路撥開樹叢的同時,更擔心周遭出現奇怪的人或動物,點點聲響都極容易刺激緊繃的神經,我躡手躡足地走進公園,只見一道熟悉的人影呆坐涼亭,一聲又一聲的啜泣,割裂寧靜的夜晚。

    「妳怎麼了?」我輕拍她的背。我知道她受著許多苦楚,肩頭負擔想必相當沉重。 

    「我帶妳到別的地方好嗎?」女孩點點頭,於是我領著她到另一處幽靜之地,那是個靜心的好地點,每當心情沮喪或需要沉思的時候,我總是單獨到那兒休息。我扶著研菁倚著大石,自己席地坐下。

    「發生什麼事了?」我說。

    「其實沒什麼事情啦!誰知道被你發現哩!」

    她說謊的技巧相當拙劣。

    古希臘哲學家從天體運行體會宇宙的奧妙,愈是枝微末節的事情愈是讓他們感到好奇,否則泰利斯又怎會想到水是蘊化萬物的源頭?愈是平常的東西,或許藏有更多的秘密,研菁愈是平靜,愈顯現內心強烈的掙扎。

    「對我有什麼隱瞞的?」女孩大眼睛看著我,再忍不住朝我懷裡嚎啕大哭。

    「哭吧!把握任何能夠發洩的時機!」那是我從來沒有聽過的淒厲哭聲,驚心動魄。

    「不好意思,你的衣服都濕了。」研菁擦乾眼淚。

    「真的沒關係,究竟怎麼了啊?」

    「人的妒忌心好可怕,為了利益真的可以『人不為己,天誅地滅』,我做的一切,竟然被別人當作阿諛奉承……權力跟利益真的這麼吸引人?」她激動說著。

    「我只問,妳後悔自己做的事情嗎?」

    她搖搖頭。

    「哲學家的思想能夠流芳百世,是因為他們從來不曾想過人心的狡詐,一心只為使智慧流傳不輟,讓萬物和諧共處。只有『人類』這個物種,會為了使生活更豐裕、舒適,極力找出改變世界的方法,破壞原有的生態平衡。人與萬物的相處,只有在體諒、關懷以及包容之下,他的源生本質才會顯露出來,哲學家不斷地強調萬物共生、並存,就是要延續這種精神,回歸最真的自己。不過很現實地,只有跟『人』相處才必須戒慎恐懼,因為,沒有人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妳知道我的意思嗎?」

    只見她沉思一會兒,露出熟悉的笑顏。她的笑容,跟她一樣天真無邪,而那位陌生女子的笑容呢?卻始終只能在我腦海裡留存些微光景,有時清晰易見,有時模糊難辨。「我終究找不到『她』」我心想著。

    似夢非夢的相遇,至今仍令我印象深刻。如果研菁是我生命中的貴人,那陌生女子必定是我人生路途的心靈伴侶,在我心裡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那鏡子上寫有philosophy的字跡,再次隱隱約約浮現我心深處……

( 創作連載小說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kj228&aid=1616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