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成敗不著於心
2009/05/16 15:13:10瀏覽540|回應0|推薦29

人不可不讀史,經濟學大師克魯曼也說了,他在耶魯經濟只修基本學分,其他時間多用來上歷史課。

鑑往就算不能知來,對於世事的樣貌也會有更多樣的關注和聯想。

讀史如此、讀人亦然。近年我愈來愈喜歡看名人生活、傳記,榮耀背後往往才是精采之處,看見他人,得以窺見生活的多種樣貌,多元價值的精髓和趣味。

在雲門舞集創辦人林懷民得到國際舞壇的最高肯定,舞動(Movimentos)國際舞蹈節終身成就獎後,我看到以下文章,轉貼和大家分享。
-----------------------------------------------------------------
林懷民 成敗不著於心

2008年2月11日,農曆大年初五,很多人都還在新年的歡樂氛圍裡,一場無名大火燒毀了雲門舞集位於台北縣八里鄉的排練場。雲門舞者的「家」垮了,雲門35年心血付之一炬,很多人哭了。

對多數人而言猶如「天塌下來般」的這個無情重挫,雲門舞集創辦人暨藝術總監林懷民沒有時間悲傷,只能以「接受」的態度緊急善後,他平靜地說:「這是上天給雲門的試煉」。

大火過後,有一天,林懷民和同事走在淡水街頭,勘察雲門的新落腳地點時,一位呼嘯而過的年輕摩托車騎士突然煞車走向前來,問林懷民:「你是林老師嗎?加油!」讓林懷民對許多識與不識者的關心,點滴在心頭。

浴火試煉…考驗多到數不清

要了解林懷民到底用什麼樣的心境,帶領雲門度過這個外界看來「重大挫折」的考驗,得回頭看他對「失敗」所持的態度。

1973年成立以來,雲門獲得國內外讚譽無數,從世俗眼光來看,不論林懷民個人或雲門舞集都是成功者;但事實上,身為財務必須自給自足、長期在存亡邊緣掙扎的獨立當代舞團,雲門35年來遇到的考驗、挫折或「失敗」,數也數不清。

1988年,成立15年的雲門,雖然已是外國記者來台必訪的「台北一景」,但在眾多壓力與因素下,不得不決定「暫停」。在很多人眼中,這是個「大失敗」,但林懷民說:「停掉那天,我高興的不得了!」

早在1986年,林懷民就想結束雲門。當時雲門第一代舞者多數已30歲,有了家庭、孩子,但雲門無法給他們更好的經濟條件,加上當時他已在國立藝術學院(現在的北藝大)舞蹈系任教,在舞團與學校奔忙猶如蠟燭兩頭燒,所以興起雲門休團的念頭。

他開始展開人員的安頓工作,例如安排資深舞者去教書,協助年輕舞者到紐約深造等,雖然雲門休團前還有八個國家的邀約,但當時的林懷民累了、也沒錢了,「我覺得好棒,兩年計畫完成了。」他回憶當時彷彿鬆了一口氣的情景。

人生字典…沒有成功或失敗

「當時我沒有想過雲門以後會復出,也沒有覺得我失敗了,我想我的字典裡從來沒有『失敗』或『成功』的字眼,只有事情『順不順』,如果不順,就想辦法解決,讓它順。所以,我從來不覺得自己成功;同樣的,有時外人覺得我失敗,但我不覺得自己失敗。」

的確,做了這個決定後,林懷民休息了,很多舞者去讀書,後來雲門1991年復出登台,舞者再歸隊時,整體狀況比之前好很多。從現在看來,根本不是失敗,反而是個成功的轉捩點。

對於這種失敗與成功總是以彼此分身或孿生出現的情況,林懷民一直有很深的體驗,也養成他向來不思考成功或失敗的習慣。

聯考就是一例。初中考高中,他差三分沒考上台中一中,外人覺得這是他的失敗,他自己一點都不覺得,因為「我考前整個月都在看武俠小說,看得很開心」;大學聯考考上政大法律系(隔年轉新聞系),沒考上台大,對家族成員幾乎都「系出台大」的林家而言,他的成績被視為「家族的大失敗」,但他卻說:「天知道我考前才開始K書,這是失敗嗎?也許是成功!」

他再舉例,在時間倉促下,雲門的一些舞蹈作品未臻完善,或舞者演出不盡完美,但觀眾很喜歡,從外在眼光看來,是成功了,他卻一點都高興不起來;有時則情況剛好相反,觀眾可能對某舞作的反應一點都不激昂,甚至有人覺得這是個失敗的作品,他卻覺得很滿意。

林懷民認為,經營企業,成功比較容易定義,至少賺錢就是成功;但「做我們這一行,不敢想成功,因為雲門一直在經濟拮据中求生存,創團19年才拿到第一筆政府補助,常常不知道怎麼活到明年,哪有心思想成功這件事?」而且作為台灣第一個職業舞團,雲門成立後沒有其他團體的經驗可借鏡,事情進行的不順,就設法改善,自己摸索著去解決問題。

他進一步解釋,表演團體今天晚上的成功或失敗,明天不保證重演,這個作品的成功,與下個作品的成敗,也完全不相關,所以,雲門從來沒有慶「功」宴,因為「就算今晚很歡騰,明天卻一無可恃」。而明天過後還有明天,每天都是從頭開始,幕拉起的那一剎那,絕對要捏一把汗,卻不保證一定成功;但如果有一天掉以輕心,不再捏一把汗,絕對垮。

不斷嘗試…每天都是新開始

「藝術需要你五體投地,但它不見得對你微笑,你一刻都不敢疏忽,但有時好像也不能太認真。」林懷民感觸很深地說,這種永遠必須重來的心境,只有「一試再試試不成,再試一下」的歌詞,差可比擬,也讓他完全沒有時間去想成敗這件事。

林懷民坦言,年輕時壓力比較大,常沮喪,覺得社會上那麼多人對他有期待,會讓他不自覺地誇張某種情緒;現在反而不覺得自己有啥形象需要維護。雖然因為長年「拋頭露面」,自然有些人認識他、多瞧他幾眼,但他照樣坐捷運、外出,有人跟他打招呼,要簽名,他也從來不會覺得有啥不方便或被干擾。

林懷民「成敗不著於心」的修練,深受家風影響。

出身嘉義縣新港鄉的林懷民,父親林金生曾任考試院副院長,可說是嘉義的書香望族之後,從小父母認為小孩把書念好、把事做好是理所當然的。

林懷民記得,他小時候考試考98分,母親就問他:「還有兩分去哪了?」即使考100分,回家也從來不會有獎品。

更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小時候有些人家裡較窮,晚上只能在路燈下苦讀,所以,母親更是覺得:「你在家裡面唸,唸的比別人好,是應該的。」讓他每次看到有人在路燈下唸書,就擔心自己可能又要挨罵了!

這樣的家風,讓林懷民從小認為做就對了,做好更是應該的。他形容自己:「我從小有個特質,就是台灣話說的『認份』。我的叛逆性不高,藝術家氣質不夠,從來不曾翻臉拍桌,而是迂迴曲折地走到現在的位置。有人覺得我排舞時嗓門很大、很怕我,我想那只是溫和的強悍。」

幾件年輕時經歷的事,更讓林懷民早就習慣失敗,認為失敗是理所當然。

林懷民曾是震驚台灣文壇的早慧型作家,初三第一次投稿,就被當時文壇名家林海音主持的聯合副刊所採用。他再接再勵,勤寫不輟,但不見得每一篇都會被採用。當時甲報退他的稿,他就投給乙報,乙報退稿,他就投給甲報,真的都沒人要,他就把稿子給扔了。

這讓他年紀輕輕時,就體會到「被退稿,是人生的必然」的哲學式啟蒙。

還有一次,雲門成立第一年,他和朋友出門貼海報,心想西門町人潮最多,便花了一個下午的時間,挨家挨戶詢問,可否讓他們貼海報。

一個下午下來,只有一家商店願意張貼,朋友為他打抱不平,大罵店家不支持藝術。林懷民卻對他說:「願意放我海報的那家,我很感謝他,其他不放的人,我一點都不生氣。想想看,如果是你家,你願意隨便讓人來貼東西嗎?」

「被人家拒絕,我認為是應該的,我接受它,然後處理自己,把自己擺平,就是做好管理的第一步。」林懷民說,他很年輕就學不把情緒放在人之常情上。

做為編舞家,他說,藝術創作到底要認真、還是該輕鬆,是種隨時都在浮動且不斷調整的狀態,「有時只要能把覺睡好,音樂聽好,每天精神飽滿,一步步做好,就成了,雖然也不見得每次都有效」。

但身為舞團的創辦人及管理者,他卻必須管理好自己,才有辦法讓舞團運作順利。他天天都希望自己能早起、運動,再編舞,卻幾乎做不到,這讓他頗感無力。他說:「我真的對這件事很懊惱,自己管不好自己,不能早起,是可恥的,讓我覺得自己天天都在失敗。」

因此,即使早就享有來自國內外的肯定與成就,林懷民說:「也許我從來沒有成功,但抱著遺憾繼續活下去,也不是我的個性。所以,我忙慣了,永遠在講,接下來我要做什麼。我相信一定要去做,但沒有一定非要成功不可,失敗是理所當然,成功也是應該的,幹活就對了。」

面對失敗,記住它

從事舞蹈多年,林懷民最喜歡看舞者謝幕,因為那自信的身影「漂亮極了」,更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優美詮釋。

1975年雲門開始出國表演,「我們不允許自己失敗,因為台灣的面子在我們身上。」這可能是所有舞者共同的心聲。但林懷民說,經過30多年在國際上「走跳」,現在雲門舞者自信、自在,再也不怕沒掌聲。

只不過,上台演出緊張、怕失敗,在所難免,不只舞台新人,即使資深舞者也一樣戰戰兢兢;萬一有人表現不理想,林懷民希望舞者對待「失敗」的態度,不是淡然處之,而是「記住」。

一位年輕舞者第一次出國公演,演出後得到熱烈掌聲,高興到整晚念念不忘。林懷民不希望他得失心太重,影響到隔天演出,輕輕提醒他:「拜託一下,你趕快去睡,不要再想這件事!」

第二天,這位興奮的年輕舞者照樣上台,卻在某個段落一個很小的細節上,沒有跳好,雖然觀眾都沒有看出來,但舞者自己心裡清楚,林懷民更看在眼裡。

謝幕時,觀眾同樣給予熱情掌聲,年輕舞者跟著舞團成員第一次謝幕完後,還想出去再謝幕時,卻在後台被林懷民拉住。

林懷民告訴他,今天沒有跳好,沒有資格謝幕,並要他在幕後站定,直到其他人謝幕完。「我就是要他記住失敗。」林懷民說。

加分主義取代扣分主義

對於台灣社會向來只鼓勵成功,很少教人學習如何面對失敗,林懷民認為,台灣應加強年輕人的「失敗教育」,不要以為學業成績是唯一的成敗標準。

他說:「年輕時,我是『扣分主義』,一直在問自己,我怎麼沒有做到那樣;現在我是『加分主義』,我本來就做不到那樣,所以,只要多做到一點,我就加分。」

他憂心台灣年輕人沒有青春期,因為現在的青春期幾乎變成了消費期;他並希望社會應多給年輕人空間,不論家庭或學校教育,對於年輕人應多採取「加分主義」,讓他們從生活信心、學業信心中,一點一滴為自己加分。

【2009/05/14 經濟日報╱記者 鄭秋霜】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nky513&aid=2954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