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水喝不夠立刻躺 吃藥卡喉食道傷
2015/04/14 05:34:25瀏覽5339|回應0|推薦2

月前報載一名高中生吃治藥後,只喝一、兩口水就躺下睡覺,未料膠囊卡在食道,酸性藥粉溶出後侵蝕食道,造成嚴重潰瘍,隔天覺得胸痛,連喝口水都感到疼痛,無法進食,經過一個多月治療才痊癒。

這位新聞主角是因為服用藥物而引起的食道黏膜損傷,也就是「藥物性食道炎」。自1970年首例報導至今,舉凡抗生素、抗病毒藥物、雙磷酸鹽藥物、化學治療藥物、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及氯化鉀、維他命C、和多種維他命等,已超過一千個案例被報導,雖然食道受損症狀在停藥或治療數日至數週便能緩解,但可能持續數個月才能復原,有些病患的食道還因此變得狹窄。所以,民眾吃藥當「正襟危坐」、謹慎亦不該輕忽。

除了食道本身有狹窄、運動障礙、或胃食道反流等異常情形外,「藥物性食道炎」最可發生在沒喝水、喝的水量太少或仰臥著吞藥、才吞下藥就躺平讓藥物直接、長時間地接觸食道黏膜,加上藥物主成分可能具有酸、鹼性或高滲透壓等物理化學特性,造成食道損傷。發生風險以住院或臥床患者較高,小、重、橢圓形的藥丸比大、輕、圓形者容易,膠囊較錠劑發生此病症風險高

「藥物性食道炎」的主要表現為胸痛,吞嚥疼痛和吞嚥困難;相對而言,年長病人較可能只感到有點痛吞嚥時覺得不舒服。確診可以由胃鏡檢查出或深或淺,一個或幾個潰瘍處,慢性損傷則可能會導致狹窄出血,或穿孔等罕見卻嚴重的食道炎。

2014年,德國海德堡大學科學家研究藥錠及膠囊的最佳吞服技巧,針對兩劑型在密度上的差別,分析研究結果並提出建議:不論哪種劑型都需要約20毫升的水。將藥物置於舌頭後,若為藥錠,可以水瓶就口,飲水、仰頭與吞嚥動作一氣呵成,能讓吞藥易服程度達60%;若為膠囊,可以喝一口水,於吞食時將頭部微向前傾並嚥下,易服程度達88%

服用錠劑或膠囊後,一般建議,最少要喝水100毫升,最好能喝足180240毫升,保持上半身正直至少90秒,如「善骨實“山德士”膜衣錠」等雙磷酸鹽藥物服藥後,更要求至少30分鐘內不可躺下。吞嚥困難或臥床患者也可考慮選用懸浮劑等液劑或口溶錠劑型;對於需要限水或不宜喝水過量的患者,應與醫師討論服藥次數和飲水量如何搭配。

防範藥物傷害食道,或許比擔心吃藥傷胃更重要,畢竟在正常情況下,經口服藥時,藥物從口腔經過食道很快到達胃部,很少能引起食道發炎;然而,如果不以為意,幾乎任何藥丸都可能導致「藥物性食道炎」。因此,服藥時刻請務必配合指示、正確使用。

      本文感謝余憲忠醫師協助修正。

      轉載自高雄榮總醫訊。2015;18(4):15[文章連]。 

 

( 休閒生活生活情報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ilimao1970&aid=2222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