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邦政府將每年五月設定為亞太裔美國人傳統月(AAPI),以表彰亞太裔對美國歷史和成就的貢獻。目前,亞太裔是美國最重要的少數族裔之一;事實上,從健康科學到數學物理,幾項重要的基礎科學與技術進步都是由亞太裔美國人開創的。華裔美國人在航天科技方面也成績相當卓著;而在美國的志工服務領域,美籍華裔科學家更是不遑多讓。
在時下大量各國遊客湧進美國國家航太博物館的熱潮中,華裔科學家王福權27年來為此提供無數雙語導覽解說,功不可沒。王福權表示,他在服務全球遊客的過程中,並不強調華裔身分,在推廣上更利於族裔融合和接納。聽王福權介紹與航空航太有關的故事和趣聞,可以認識到航太科技的祕密,透過他輕鬆有趣的介紹,遊客用更豐富的角度欣賞全世界最值得參觀的航太博物館。
在導覽解說時,他的分享總是有故事,有細節。在時下大量遊客湧進航太博物館的熱潮中,他可謂一朵耀眼的浪花;有媒體評價王福權,「用講故事的魅力重新召喚了人們對航太科技知識的渴望。」王福權帶遊客翱遊天際,飛向奇妙的星辰璀璨,也奔向浩瀚銀河探秘。當王福權站在航太博物館展廳,無論講解多少次,無論面對多少遊客,他那顆熱血之心始終砰砰而動。
身為航太博物館志工的雙語導覽員,王福權的導覽解說工作是屬於博物館教育的一環,是可以和各地遊客近距離接觸直接對談的活動,透過講解,讓遊客對飛機、宇宙飛行器、或是飛行有關科學原理有了認識。以近幾年的成千上百導覽場次為例,不論是來自主流社群、兩岸三地、或是美國華人團體預約導覽,急速增長的情況看來,他的雙語導覽是有效地且積極認識博物館的方式。
在解說的過程當中,每當面對一群遊客時,王福權就像是講師般地介紹博物館的各類展品,或是如同說故事的大師一般,將遊客們順著故事穿越一場跨時空的知性之旅。他說,身為導覽員是直接面對遊客群眾,導覽時,那種對飛機或飛行器真誠流露的說明,讓遊客更加深刻體驗,遊客參觀回去後的口碑相傳,老實說,宣傳的功力是不輸媒體報導的。他表示,現在博物館為滿足觀眾的多變需求,在展示主題上,不斷推陳出新,也不斷努力尋找好題材介紹給遊客,因此,只要是不違背博物館的運作宗旨,王福權就化身成經典飛機故事裡的人物,例如,導覽時,化身成故事中的飛行員,帶領遊客欣賞這些飛機,讓遊客,又驚又喜,好像身在迪士尼飛行太空樂園中,感受歡樂的氣氛。
導覽工作本身是一項富挑戰性和激發潛力的工作,真正投入後,王福權才發現在遊客面前說話不是件難事,但要在遊客面前,要言之有序,言之有物,還要言之有理,可就要下一番功夫了。於是,他運用過去在研究所的唸書工夫,拿出當年寫論文的精神,開始深入探討,認真蒐集資料,經由網路、圖書館,或是請教前輩,越深入其中,發現越多不可思議的驚喜。漸漸地發現每一架飛機或飛行器,其背後都可延伸出很多故事,豐富的內容讓遊客愈聽愈興味無窮。
有了導覽綱要,總要記得住才行啊!偏偏年紀漸長,記性就漸靠不住了。這時,王福權只好運用「故事化」的記憶方式,自編自導,有時還會玩得太兇了,連火箭小模型的把戲都出籠呢!準備再多,終究是要上場面對遊客。王福權指出,博物館的空間是開放的,遊客會不會有興致跟隨導覽的腳步?端看導覽者解說的吸引力,否則遊客隨時會悄悄地離開。為引起遊客興趣和專注力,他喜歡在導覽中和遊客互動。從互動中,可以了解遊客的反應與需求,藉以隨時調整自己導覽的步調。
在談到導覽工作時,這位長期在航太博物館服務全球遊客的王福權認為,導覽工作就是將枯燥單調的飛機或飛行器和遊客加以連接,使遊客熟悉博物館的重要收藏品。因此,在每一次的導覽活動中,王福權都秉持博物館教育的理念,運用展覽內容,將航空、航天、天文科學的知識,配合飛機或飛行器故事傳達給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期望每一位來到博物館的遊客都能快樂地在不知不覺中,一點一滴地累積知識,希望每一次參加活動的記憶和收穫,永遠留在遊客們心中,並播下航空與太空知識的種子,藉由生動活潑的導覽,吸引更多的人喜歡航太博物館。
在談到當初選擇導覽員這志工行列時,王福權特別透露,他就是要多培養分享的熱情。他說,導覽員與學術界裡的研究人員有些不同。研究學者針對自己喜愛的領域不斷研究,得到成果後撰寫研究報告發表於相關刊物或是出版,由讀者自行使用。導覽解說就不同,不但本身必要預先研究瞭解,並在吸收後,再將學術用語轉換成一般用語與遊客分享,再以幽默、風趣的口吻說出,才會得到遊客喜愛。他認為,導覽解說時口語的抑揚頓挫、手勢、表情,以及快冷場時穿插笑點,態度都是會影響周遭的人,遊客一定會被導覽者的情緒融化而回予最熱烈的掌聲。
就這樣,每一場導覽,都是一場自我挑戰。雖然需要耗費不少的精力去準備,但對王福權而言,都是充實而有趣的學習歷程。所以,每一次新增的主題展覽,總是吸引他一次又一次用心投入、準備、學習、驗收,也一次又一次從中得到許多寶貴的經驗和快樂。他以熱情殷切的口吻說,希望能有更多的遊客,因經由他的導覽而想接近博物館,了解博物館,繼而喜歡博物館。
回首這27年來,王福權陪伴著美國國家航太博物館一起成長,看著活動幕起幕落、人來人往,每當他下班回家後,夜深人靜時,腦海中就會浮現一張張熟悉又可愛的笑臉,印在象徵榮譽的志工勢別證上。王福權時常在想,志工生活是需要感動的,有感動,博物館與遊客的關係會更和諧。他個人在海外的心路歷程,從文化志工起步;成長中的艱辛、喜悅、點滴都是經驗。
身為航太博物館的志工,他一直努力用志工服務融入主流,盡力打造夢想並積極實現。志工講解員就像是一座將遊客與博物館藏品搭起友誼的橋樑,藉由生動活潑的講解激起燦爛火花,不但勾勒了一位華裔志工生命喜悅的悸動,也讓他有幸在人生中留下難得的印記。對於華裔群體在美國,王福權也表示在各領域都有相當的貢獻;他對未來表示樂觀,在過去幾十年華裔的重要性已經愈來愈被意識到,華裔科學家也愈受到認可,隨著愈多的華裔投入主流志工服務,他希望未來某一個時代也能選出美國的華裔總統,這一天不會太遠,因為美國社會足夠多元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