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26 03:49:11瀏覽357|回應0|推薦0 | |
2001/5/2俄羅斯「人物誌」將刊出俄文版「台灣之子」序言 俄羅斯「人物誌」(Who’s Who)雙月刊本(九十)年第二卷刊出該國普里罕諾夫經濟學院院長Vitaly Vidyapin為俄文版「台灣之子」所撰序言。 在這篇序言中,V氏詳細介紹陳總統水扁先生從政生涯,他並希望「台灣之子」俄文版的出版,有助俄國讀者進一步認識台灣,瞭解台灣人民和陳總統的理念,進而加強中俄兩國間科學、經濟和文化的關係。 俄羅斯「人物誌」雙月刊是俄國東正教教會發行的刊物,內容以報導該國政治及宗教領導階層之動態為主,發行量二萬份。「台灣之子」俄文版由莫斯科大學亞非學院於本(五)月發行。 V氏所撰序言內容為: 二OOO年三月十八日台灣總統大選結果讓普里罕諾夫經濟學院全體師生為之驕傲,因為普里罕諾夫經濟學院的榮譽博士陳水扁先生當選了中華民國〈台灣〉總統。其後學院代表團於參加新任總統對著總統府廣場前成千上萬台灣民眾宣誓的就職大典之際,更是深感與有榮焉。 台灣人為何選擇了黨史不長的民進黨年輕候選人?陳水扁先生雖然以政治人物而言還很年輕,可是在台灣已經非常有名。他出身南台灣農家,以優異成績畢業於台灣大學法律系並即執業律師,專精海商法。陳水扁先生政治生涯始於擔任「高雄事件」〈一九七九年〉的辯護律師。他在大學求學期間嚮往民主運動,隨即投入,傳承了前輩領導人物的志業。 一九八一年陳水扁先生當選台北市市議員,其後進入立法院。一九九四年他以「希望的城市和快樂的市民」為競選主軸,當選台灣最大城市│台北市|的首任民選市長。他在任內銳意革新市政,興建都市捷運系統,改良下水道,並拓展城市的文化層面。他以各方面的成就榮登美國「時代」雜誌的「新世紀世界一百年輕領袖」金榜。香港亞洲週刊尊崇他為「亞洲五十新興領導人」,而台北市也躋身亞洲最適宜居住的前五名城市。 陳水扁先生在台北市長任內致力推動「台北走向世界,世界擁抱台北」,台北和俄羅斯之間展開了代表團互訪和交換學生等國際交流。他在這段期間訪問了莫斯科,瞭解當地市政建設並參加了普里罕諾夫經濟學院的學術會議,接受了榮譽博士學位。 在頒授博士學位的典禮上,陳水扁先生指出:「俄國是個資源豐富、人民勤奮、歷史悠久的大國。俄國和台灣間因人為和自然因素造成的疏離從一九八九年起已見和緩。雙方在經濟、文化、觀光和其他方面的合作隨之而興。雖然俄國政府迫於政治現實仍難脫所謂政經分離的政策,但是雙方在各方面合作的快速增長,顯示兩國人民對發展前景的高度熱忱」。 以台灣地理位置之優勢,建立「亞太經貿通訊中心」,並將台北市打造成亞太金融中心,一直是陳水扁先生的努力目標,他如願在台北市建立了國際金融中心,吸引國際金融業者赴來台投資。 一九九八年十二月陳水扁先生在尋求連任台北市長的競選中失利,但是並未因此影響到他的從政生涯。一九九九年六月他獲民進黨提名參加二OOO年的總統大選。二OOO年五月二十日和呂秀蓮女士就任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和副總統。 我希望「台灣之子」的俄文版有助俄國讀者進一步認識台灣、瞭解台灣人民和總統的理念,並期盼因而加強台俄兩國間科學、經濟和文化關係。 2001/5/16總統接受美國「時代」雜誌專訪 陳總統水扁先生日前接受美國「時代」(TIME)雜誌亞洲版總編輯ADI IGNATIUS等人專訪,五月廿一日出版的美國「時代」雜誌亞洲版,並以封面故事刊出報導專文及專訪全文。 以下是該文重點摘要及答問全文: .「陳是不是真命天子?」(Is Chen the One?) 陳水扁在學生時代總是班上的佼佼者,但帶領台灣安度政治地雷區所需要的不只是聰明,他思索偉大的真意,要如何才能成就偉業,如何由一個機智的律師和從政者蛻變為一個有智慧的國家領導人。陳總統由衷希望再造可以從今日開始,「因為我們正在撰寫台灣的歷史,而此刻也是台灣歷史上最關鍵的一刻,我們必須決定國家未來要走的路。」 台灣二千二百萬人民以及亞洲早已跳脫台灣是反共堡壘及強權卒子的框框,今日的台灣不僅是半導體及電腦硬體設備製造的中心,並且成為大中華地區文化鼎盛的重鎮。 陳總統準備到訪中南美洲友邦並過境美國紐約及休士頓的同時,也期盼在國際舞台全力扭轉局面。雖然北京的電視新聞幾乎沒有陳總統即將過境美國的報導,這與他最近獲美國同意出售高科技武器,以及中美關係惡化而在國際上能見度日增恰成對比。陳總統和台灣已逐漸成為鎂光燈的焦點。 對陳總統而言,目前已創造了獨特的契機:美國剛選出了新總統,中共方面在兩年後也可能產生新領導人,而北京對台政策也有些許的改變,中共副總理錢其琛曾強調「台灣和大陸都是中國的一部分」。之前,中共所有的政治教條都顯示中共要掌控台灣,錢其琛的鬆口表示雙方有協商的空間。 對那些去年投票給陳總統並助其以囊括百分之卅九的選票而勝選的廿、卅歲的年輕人而言,和大陸統一|即便是依香港「一國兩制」的模式|的想法,不但不對味、更是不合理的推論。過去這半世紀,尤其是最近十年以來,台灣事實上已是獨立的國家,不但創造出不同的歷史和自我認同,也造就了一位生動活潑、強而有力且勇於在這個時代留下印記的總統。 一年前,陳總統以非國民黨員身分贏得勝選的創舉,轟動一時。他現今不但是主流,也掌控政治權力中心,所呈現的必須是他真實的自我。陳總統必須給予人民一些信仰,告訴高雄的計程車司機和嘉義賣檳榔的女郎他的理念,現在他必須清楚的解釋他到底是誰?「他的表出現並不出色」,一位華府的資深美國官員說道。「看我別只看表面」,陳反駁道,「領導台灣就是我的天職」。 在距台南市|台灣第四大都市|四十分鐘車程的西庄村,人們稱他為阿扁,這是他小時候成長的地方,該地以產菱角和芒果聞名。一九五○年代,阿扁在此地成長時,台灣還在努力求生存,今天文化認同的偉大理念在當時也只是遙遠的夢。像阿扁一樣的小孩所夢想的只是填飽肚子,他每餐幾乎都只有白飯吃,雞鴨魚肉是逢年過節才有,他家住的紅瓦屋頂、石堆成牆的四合院,炭灰色的牆上常常用粉筆寫著他們欠鄰居和商家的債務,他的父親是以靠打零工為生。 台灣的考試制度唯才是用,好學生經常受到稱讚,不但備受尊敬,也成為村里之光。阿扁是台南縣有史以來最優秀的學子,「他總是班上最優秀的學生」,他六年級的老師陳家誠說道,「他總是在午餐前把當晚的功課做好」。在他同學的眼中,他是一個勤奮、個頭矮小、叫人討厭的規矩學生,總能在老師提問時很快地舉手並正確回答。「他從不打架」,他一位還住在村裡的小學同學陳文全說道,「因為他知道他一定會輸」。他是那種到那裡都以學科聞名的學生,無論是小學、初中、高中他總是班上第一,他的勤奮好學和在學業上的表現都是他與眾不同的特質。他幼年時期的座右銘就是:「只要充分的準備,認真苦讀手邊的課業,就一定會成功」。 當陳總統和吳淑珍女士交往時,他還是台大的學生,卻已經通過了律師考試,之後並進入私人公司擔任律師職務。這一路走來,儘管事業上歷練豐富,陳總統的基本方向不變:在準備功夫、研讀、爭辯、競選上各方面表現得比對手強—不論對方是辯護律師或是國民黨的從政人員。他的方法不但有效,也保留了自學生時代起就描繪的藍圖:「工作更努力、品質更好、時數更長,總有成功的一天」。陳總統說,「我的生命中有許多不完美的事,這就像一個缺角,造成整個構圖的不完美,但換一個角度來看,它也有無窮的潛力可臻完善」。 總統在官邸中輕鬆漫步,穿著黑色運動鞋踩踏在百合花與白石灰牆間的水泥小徑上。當他指出他所欣賞的一件朱銘的雕塑,以及朱銘為官邸所創作的一些作品時,他的姿態簡潔有力,好像他的手臂在放鬆與伸直間自然地找到最短的距離。他的舉止間從容安靜,但是從他銳不可當的智慧與高瞻遠矚中,不斷地隱現著權威。 鋼絲框眼鏡,深藍襯衫、鞋子,讓他看起來像是千禧年的電腦農夫。如果他不是總統,他的服裝選擇透露出他是一個殷實的經營者,或是夢想要一個新的垂直B2B軟體系統。這種平民化的模樣,對大部份的台灣人而言,就像他們自己一樣,對家庭與國家有共同的價值觀、抱負與要求。這不是每個人夢想中的總統嗎?一個像自己的人,瞭解日常生活的複雜關係。 陳總統所散發出的務實智慧,就像是台灣的高爾,也有一點柯林頓的溫馨與魅力。可愛的特性使他不令人生厭,一位前任部長說:「他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政府領袖,他知道如何運用老百姓的語言。」 陳總統曾經歷困難與失敗,其中包括他於一九八五年競選台南縣長失利,一九八六年因毀謗罪而入獄,一九九八年競選台北市長連任失敗。他說:「我不能說每個偉大的領袖都必須經過挫敗,但我知道那使我成為一個更好的領導人。」,那是一段爭扎與艱困的時光,尤其是那場車禍讓他的妻子半身癱瘓。他說:「這是我人生的最低點,那時我時常在夜裡問我自己,為什麼我會有一個這樣悲慘的人生。」他說,當自己心愛的女人喉嚨裡還插著呼吸管,而且醫生也沒有把握能救活她時,你就會不斷地告訴她,要為兒女、要為你而活起來。你會試著去鼓勵她、使她愉快、並做最大的努力來保持她的心跳。 在如此嚴酷的家庭悲劇與個人悲痛下,他成長了一些,補足了他向來所缺乏的一些面向與深度,這一切不但成就了陳總統的最佳狀況,也啟發他如何處理生命旅程中的複雜情事與形形色色的變化。儘管選舉的挫折,以及政治上的困難多舛,他個人的政治生涯仍不斷地逆流而上。就如同他妻子所說:「我們的人生在意外發生之前是一帆風順的。」然後,他突然瞭解到人生滿載著艱難困苦,即使對一個資優生來說,自認已努力迎接人生中所有的大考驗。就另外一層意義而言,就是那場悲劇使他成為一個完全的人,這種轉變使他從一個剛毅的政治家成為一個柔情而多愁善感的男人。 .時代雜誌專訪陳總統答問全文: 「中方不瞭解阿扁」(China Does not Understand A-Bian) 問:您如何解釋布希政府的對台軍售計畫? 答:美方做這個決定是因為中方不斷增加國防預算並且擴張軍備,包括飛彈佈署,同時也是因為中方持續拖延,不願與台灣展開有建設性、有意義的對話。由於中方的威脅,台海兩岸的軍事平衡將可能在二○○五年前喪失。 問:如果江澤民造訪台灣,您會告訴他什麼? 答:首先,我會使江明瞭台灣是一個真正的民主國家,包括我們的立法院、媒體和社會都是民主且多元化的。其次,我們希望江瞭解他們所倡導的「一國兩制」在台灣是沒有市場的。第三,我們會促使江瞭解台灣享有真正的宗教自由,法輪功在大陸已造成一個問題,在台灣可是不會引起任何問題的。 問:中方瞭解台灣的現況嗎?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不瞭解台灣,不瞭解民進黨,更不瞭解我阿扁的個性。中方犯了兩個錯誤:首先,他們認為扁政府很快就會倒台,事實上,阿扁不但不會倒,還會做滿四年的任期:其次,中共認為和這一個政府直接談,會把所有的功勞給了阿扁和民進黨,但事實上,重啟有建設性、有意義的對話,不但是台灣的功勞,中共和江本身都會受益。 問:有些人認為您過境美國的計畫具挑釁意味且不必要,您覺得呢? 答:根據一項最新民意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百分之六十二的受訪者認為我過境美國將有助於提昇台灣整體的外交。中共干涉他國事務的做法是很奇怪的。美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應有能力提供來訪的他國元首適當的接待與服務,為什麼還需要就此和其他任何人商量呢? 2001/5/17總統參加美國華府「外交關係協會」視訊會議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在總統府以視訊會議方式,與美國華府「外交關係協會」(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進行會談。 會議開始,首先由總統發表談話,內容如下: 首先要感謝「外交關係協會」的籌劃,繼上年十月與貴協會舉行首度視訊會議之後,特別於本人就任即將屆滿週年之際,再就美中台關係之展望與各位交換意見。本人希望自台北觀點,回顧一年來的發展,同時就未來之走向提出個人淺見。 一、一年來美中台關係之回顧 上年新政府成立之初,最重要的課題莫過於追求大環境的安定,故本人念茲在茲,以兩岸關係、外交政策以及國防安全的穩定為優先。一年來,新政府基本上已達成鞏固民主、穩定兩岸及改善美台關係的目標。回顧上年三月我總統競選期間,兩岸關係異常緊張,朱鎔基在選前三日的文攻武嚇,各位應仍記憶猶新。然時隔一年,台海立即之軍事衝突已大致消除;從這個角度觀察,兩岸關係沒有惡化,反趨於穩定,這也是新政府最感欣慰的事情。 美台關係方面,去年三月總統大選結果揭曉後,美方對台灣政局可能走向曾一度甚感關切,對於本人及執政的民進黨在兩岸問題之立場亦不無顧慮。個人為營造兩岸善意合作的基礎,毅然於五二O就職演說迄今,陸續對北京多次表達善意與誠意,不僅使兩岸關係逐漸緩和,台北與華府之互信日進,美台關係亦更見增強。 二、台海安全之意涵 對於布希政府在四月間所作對台軍售的決定,本人表示歡迎,並藉這個機會代表我政府與人民感謝美國行政部門、國會及各界友人對台海軍力平衡及台灣安全的關心。此次軍售除將促進台海安全與穩定外,亦有助提昇未來台灣與中共對話的信心。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在安全獲得保障的情況下,將更積極推動與中國大陸各項關係之正常化。本人瞭解,台灣之安全不能光靠國防武器的添購,只有與中共擱置爭議,展開交流、對話與協商,才能確保兩岸和平與穩定。 美國對台灣出售必需的防禦性武器,並非鼓勵兩岸從事軍備競賽,而係確保台灣的民主成就與經濟繁榮。本人誠盼北京放棄對台動武的政策,如果中共停止在東南沿海部署飛彈,避免造成台海緊張,則兩岸均可將整建軍力的資源用來改善人民生活,提升兩岸在社會福利、醫療、教育、公共建設等方面的水準,進一步透過貿易發展雙方經濟,相信此應係兩岸人民最大之共同期望與福祉。 三、兩岸關係之前景 過去中共當局對於民進黨及本人均存有偏見與誤會,一年來新政府雖有誠意推動與中共關係正常化,惟北京迄無正面回應,且刻意迴避與我政府接觸,反企圖透過在野及工商界人士「以民逼官」、「以商圍政」,此種作法對於改善兩岸關係毫無助益。中共若欲改善兩岸關係,必須直接與負責決策與執行之執政當局溝通,捨此絕無他途。 台灣歷次民調結果均顯示,絕大多數台灣人民無法接受所謂「一國兩制」或港澳模式,台海問題之解決尤其必須尊重台灣二千三百萬人民自由意志之選擇,且須無損台灣之利益。本人樂見美國在兩岸間扮演「平衝者」、「穩定者」及「勸促者」之角色,以協助開創有利於兩岸恢復對話之良好環境。 本人支持美國與中共進行建設性交往,然本年四月一日軍機擦撞意外發生後,以美國與中共雙方雖有長期交往經驗,且存在「信心建立措施」(CBM)機制,但在處理該意外時仍遭遇極大困難;反觀兩岸目前缺乏CBM機制,倘類似之意外在台海發生,其後果恐將不堪設想。我政府在記取軍機擦撞意外教訓之餘,亦體認兩岸間設立CBM機制之迫切需要,並盼美方協助兩岸儘速成立類似機制,以減少誤判,降低兩岸衝突之機率。 四、結論 本人就任總統以來,台美關係在過去良好基礎上持續增進,兩國不僅對民主、自由、人權具有共同理念,對台海和平與穩定亦有共同期待。瞻望未來,本人深盼美國政府除繼續遵守「台灣關係法」及對台「六項保證」提供我方防禦性武器外,也能積極協助我國參與功能性之國際組織,進一步提昇雙方在實質交往上之層級,包括加諸本人三天後過境貴國之若干不合時宜限制,相信在此種堅實的基礎上,雙方關係將能更見加強。 隨後,總統則一一答覆「外交關係協會」會員的提問。 針對布希總統日前表達「美國會盡一切力量防禦台灣」,總統表示,非常感謝美國政府與人民長期對台海情勢的關切。總統說,布希政府已充分了解到,台海安全確實為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最重要的基礎,如果兩岸軍事力量失去平衡,不僅是對台灣一地的危害,也威脅到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大利益與安全,所以美國提供台灣防衛性必要武器,不只是在確保台海和平,也是在維護台灣的民主,讓台海兩岸重啟協商的大門,更見曙光。 總統並再度重申,兩岸領導人應有足夠的智慧與創意,在既有基礎之上,秉持民主、對等與和平原則來共同處理未來一個中國的問題,大家攜手努力,共同找出都可接受的「一個中國」的涵意;但遺憾的是,中共似乎不願意和新政府做對話與交流,所以提出很多附帶條件與前提要件。 在答覆有關「統合論」的問題時,總統指出,「統合論」是李前總統在接受德國之音專訪提出特殊兩國論的同時就已提出「統合論」的概論與方向。總統相信從經貿、文化的統合開始做起,緊接著繼續攜手努力建立兩岸的互信基礎,然後尋求兩岸永久和平與政治統合的新架構;而談「統合論」有三個主要原則,就是「民主、對等與和平」,統合必須出於民主,也就是要出於自願、不能強迫,更要尊重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所謂的對等就是要平等,不能有上下或主從關係,而和平則是不能有暴力相向與武力的威脅。 總統強調,兩岸經貿關係的正常化,是一條必走的道路,但是必須要在國家安全無虞的大前題下,依照市場法則,秉持比例、互惠原則,我們願意針對兩岸的經貿政策來做檢討、修正。「戒急用忍」有其時代背景與階段必要性,現在我們認為要將大陸市場納入全球市場規劃中,希望朝「積極開放、有效管理」的新思維、新方向來努力;原則上我們主張積極開放,卻也不忘做好有效的管理,因為也只有積極的開放才能做有效的管理;我們希望用小三通走出大三通的第一步,但光靠台灣單方面的努力,是無法有更好的開展與成果。 有關兩岸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議題,總統表示,我們期盼兩岸能儘速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但這工作顯然不是非常順利;我們也確信,中共如能加入世界貿易組織,願意接受國際規範,必將有助於中共內部的民主化、自由化與國際化,以及台海安全和平與亞太地區的穩定;當然,兩岸要是能同時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對於海峽兩岸經貿關係的正常化必有一定的助益,三通的議題也會獲得部分的解決。 針對幾天後總統即將啟程訪問中南美洲,途中過境美國紐約與休士頓一事,總統特別感謝美國政府此次給予的安全、舒適待遇。總統強調,在過境美國期間,他將沒有任何公開行程並謝絕媒體報導,如果這樣還被中共解釋為「挑釁」,引起抗議,則是非常不公平、不正義的一件事;我們無意挑釁,也不想激怒中共,因為那對我們沒有好處。 總統認為,美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做什麼事情之前,不是要問中共同不同意,而是要問美國人民與國會是否贊同,美國政府可以依據民意軍售台灣,也可以依據民意提昇與我高層的互訪以及對他此次過境的待遇,無待中共的磋商與同意;台灣的民主與多元,完全符合普世價值,美國政府當然可以依照民意,來支持一個民主的台灣。 最後總統表示,希望下一回能與大家在華府面對面談話,而不須要透過視訊方式來會面。 美國華府「外交關係協會」一九二一年成立,總部設於紐約,在華府設有分部,會員包括美國政、軍、企業、媒體、學術等各界菁英三千餘名,彼等對國際事務之觀點及意向,影響美國政府外交政策至鉅。 2001/5/18總統在「國家發展願景研習營」演講 陳總統水扁今天出席「國家發展願景研習營」,並做專題演講。 總統演講內容為: 政治就是循正道而治 跨世紀的二OOO年大選,台灣經歷了歷史上第一次的政黨輪替,新政府在全球不景氣的外在經濟環境及內在政治重組的紛擾下,執政至今即將屆滿一年。在邁向新的里程的前夕,中央各部會重要機關首長能齊聚一堂,凝聚團隊政策共識、規劃國家發展願景,水扁覺得深具意義,也充滿樂觀和希望。 過去的一年,我們深切的感受到,人民對政府的殷切期待,而政府在施政上也確有值得改進的空間,但我們對於社會少數人,急於對施政前景作出悲觀的預言和宣判,增加社會的躁動不安,卻不能茍同、也絕不氣餒。因為水扁相信,改革的陣痛是成長必經的道路,政權的更迭雖需面對政局短暫失序的代價,但過往黨國領導、政商勾結枷鎖的去除,卻正是政府與文官回歸「專業」與「責任」的契機,也是台灣落實民主政治、責任政治的開始。 面對全球化及知識經濟時代的挑戰,改革已是提昇台灣競爭力無可迴避的道路,至於改革過程中遭逢的阻擾與挫折,恰如一首勝利樂章必有的休止與停頓,只要能深切體察社會的脈動與節奏,民眾必會報以熱烈的迴響。 過去水扁曾在台北市政府的大門頂樓,裝上迎接公元兩千年的倒數計時鐘,目的就在提醒同仁,面對市政的推動要有毫秒必爭、與時間賽跑的急切感。今天水扁希望大家能以同等的心情,用最嚴厲的標準,檢討過去一年的施政成果,以作為明日衝刺的準備。同時,最重要的是水扁也希望大家在檢討之前,能先檢驗自己的心,檢驗自我的觀念,因為觀念革命的成功,才是施政成功的保證。 有關觀念革命的重要性,也許大家聽過「五隻猴子的故事」,可以給我們一些啟示: 有人曾作過一個「五隻猴子的實驗」: 把五隻猴子關在一個籠子裡,籠子上頭有一串香蕉。 實驗人員裝了一個自動裝置,若是偵測到有猴子要去拿香蕉,馬上就會有水噴向籠子,這五隻猴子馬上會被淋濕。 首先有隻猴子想去拿香蕉,馬上水噴出來,把每隻猴子都淋濕了。之後每隻猴子都去嘗試,也都遭遇同樣的結果。於是,猴子們達到一個共識:不要去拿香蕉,因為有水會噴出來。 後來實驗人員把其中的一隻猴子換掉,換一隻新猴子關到籠子裡。這隻新猴子看到香蕉,馬上想要去拿,結果被其他四隻舊猴子狠打了一頓。因為其他四隻猴子認為新猴子會害他們被水淋到,所以制止這新猴子去拿香蕉。這新猴子嘗試了幾次,被打的滿頭包,還是沒有拿到香蕉,當然這五隻猴子就沒有被水噴到,也就更相信不拿香蕉是正確的。 後來實驗人員再把一隻舊猴子換掉,換另外一隻新猴子關到籠子裡,但同時也把灑水器拿掉。這隻最新加入的猴子看到香蕉,當然也想馬上要去拿,結果也是被其他四隻猴子狠打了一頓。而原來第一次加入的那隻新猴子還打的特別用力,雖然他從來沒被水噴過,也不知道為什麼不能拿香蕉。於是最新加入的猴子試了幾次總是被打的很慘,也只好作罷。 後來慢慢的一隻一隻的,所有的舊猴子都換成新猴子了。大家即便肚子很餓,卻都不敢去動那香蕉,但是都不知道為什麼,只知道去動香蕉會被人扁,即使灑水器已經關了。 這就是不加思索,因循「舊觀念、舊制度」的危險。而當你接受某種環境的制約而失去反省及思考能力時,你將永遠無法改變現況,甚至不敢嘗試新的解決方法。 我們當然不是猴子,但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常見到類似的情境,許多改革的新措施、新嘗試,就像新加入的猴子一樣,因為與傳統不符,而被群起攻之,即使時空環境已經改變,新的挑戰已到面前,卻害怕會傷及習以為常的安全,而固步自封、裹足不前。 同樣的,長期的一黨執政,讓許多人在因循中安逸度日、忘了進步,終而招致民意的反制。因此,五十年來第一次的政黨輪替,無論朝野,我們都必需順應新的環境,重新學習,並作必要的變革和嘗試,但也要加快腳步,確立方向,否則人民意志將再次殘酷而真實的留下迷航的舵手。 日前,個人在全國行政革新會議中所強調:「真正的行政革新,不只是制度規範的調整,行政革新成功的關鍵,必須由『心』做起,唯有建立政府服務的核心價值,讓公務員不僅是『依法行政』,更要為民眾的利益來『勇於任事』,行政革新才能真正落實。」其目的也是著眼於此。 不過,水扁要在此強調,改革的真義不是「巔覆」或「變天」而是回歸正途,重新以新而正確的方式,矯正過去的偏誤,也就是要秉持「正道而治,正道而行」的施政理念。 正道就是中道,中道不是「胸無定見,有聞則變」,也不是「模擬兩可,含糊妥協」,而是在去除個人私心成見後,衡量現實條件,尋求相對最好的治理方式。在佛家有「八正道」的說法,就是教導人要由內而外、由心而言行,用正確的方法,來尋求好的結果,而這也正是所有改革與施政的起點。 「正道而治」的道理表現在國家的治理上,就是「國家社會的正常化」,透過權力交接制衡的方式,改變舊有的權力邏輯,讓集中偏頗的權力獲得適當的平衡,以消弭不當的干預、操控和貪弊,進而達成:民主機制正常化---建立符合民意政治、政黨政治、責任政治的民主機制;經濟制度正常化--- 徹底終結黑金體制、消除官商勾結、健全地方基層金融;及文官體制中立化---讓公務人員基於公共利益及專業服務倫理,來超越政治的不當干預,全心全力為國家、為人民服務,而這些目標的達成,也正是政黨輪替的價值所在。 水扁出生於貧窮的家庭,從事律師與民主運動的經歷,讓我深信,公平的制度與競爭環境,是人民共同的期待,也是維持社會穩定,促進社會進步的原動力。作為國家公權力的執行者,我們的權力來自於人民的付託,我們的預算來自於人民的稅收,我們有責任創造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不能以私利的考量決定政策,也不應以權謀的手段獲取短期的利益,尤其處在今日多元的民主社會中,如何在溝通、協調、包容不同意見、凝聚政策共識的同時,仍能堅持手段與方法的正義性,更是我們必需學習的重大課題。也唯有在建立正確一致的核心價值後,我們才能進一步研究管理的技巧與決策的制定。 優秀的文官體制是穩定政局、推動台灣前進的重要力量。水扁今天的演講,只是希望將個人施政的理念與各位分享,這只是改革的開端,施政的前進動力則仍在各位的手上。記得去年水扁,曾前往陽明山國家公園,參觀台灣藍染布料,白布染色後,首先變成綠色,經過空中氧化後,再變為藍色,當時水扁曾說「藍綠本是一家人,藍綠應該合作」,這雖是一句輕鬆的話,但在新政府的團隊裡,水扁、張院長及各部會首長一定會用人唯才,不分黨派、不分族群、不分省籍,真正作到「藍綠不分家」。因為水扁知道,國家大業單靠一人、一黨,是無以成就的,就像各位手中或桌上O.O一公分的薄薄紙張,對摺四十二次後(二的四十二次方),其厚度竟可達到四十三萬公里,足以上到月球的距離,這就是團結的驚人力量,也是新政府施政的成功關鍵。 最後,感謝各位對國家付出的心力,期待新世紀,在新政府服務的期間,將是各位未來記憶中,永遠的光榮勳章。 再過幾天水扁就要二度出國訪問,在出訪期間,希望各位仍能堅守崗位、盡心盡力,讓水扁無後顧之憂。謝謝各位。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