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3/03/22 02:06:04瀏覽97|回應0|推薦0 | |
2000/10/15陳總統水扁伉儷今天上午會見來訪的海地總統蒲雷華伉儷一行,並重申中華民國願意進一步加強與海地的各項合作交流關係,也希望蒲雷華總統此行經由實地了解,將能在既有良好的基礎上,提升兩國邦誼。 即將於今晚搭機離華的蒲雷華總統一行,上午特別由外交部次長李大維夫婦陪同,前來總統府向陳總統伉儷辭行,總統府秘書長游錫堃夫婦也在座。 陳總統指出,蒲雷華總統是在任內二度訪華,也是海地唯一在總統任內兩度來訪的國家元首,顯示蒲雷華總統對中、海邦誼的重視,而他本人也希望能在不久之後訪問海地,以回報海地政府與人民對中華民國的長期支持與友誼。 陳總統也推崇蒲雷華總統是真正的台灣之友,雖然依據海地憲法,總統任期五年,不得連任,但我們非常歡迎蒲雷華總統在明年二月卸任之後,仍能以農業專家的身份再度來訪,相信必能促進雙方進一步的交流與合作。總統也祝福海地即將在年底舉行的總統大選,順利成功。 由於今天恰逢隨行來華的蒲雷華總統女公子之生日,總統也特別代表我國政府與人民祝賀她生日快樂。 蒲雷華總統則代表全體訪華團成員,對於我國政府與人民的熱誠接待,表達衷心感謝之意。他並表示,此行得以親見我國各項政經發展與成就,不僅印象深刻,而且獲益良多。他在一九九八年第一次來訪時,是一趟「發現之旅」,對我國有了初步了解,這次來訪更對如何加強兩國進一步合作有完全的體認,中、海兩國在許多方面都非常相似,但是台灣的政經發展成果,非常值得海地學習,未來他必會進一步推動兩國友好關係,即使在明年二月卸任之後,也仍會配合海地新政府團隊,來致力加強雙邊關係。 蒲雷華總統也再度表達希望陳總統伉儷往訪海地的邀請,屆時海地政府與人民必將給與最熱誠的接待。 2000/10/16總統以視訊會議方式向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發表演講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晚間在總統府以視訊會議方式,向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發表演講指出,新政府有誠心、更有善意跟中國大陸展開全面的關係正常化,台灣也要以本身在自由民主、人權保障、經貿科技等發展的經驗來加強台灣與國際社會的交流。 總統表示,新政府施政的首要目標是維持一個穩定、和平、安全的大環境。由於台灣人民對新政府望治心切,國際社會更對新政府如何確保台海和平拭目以待,故其上任以來,即致力於穩定兩岸緊張情勢、鞏固外交關係以及提升軍心士氣。 在追求兩岸關係正常化方面,北京迄未對 總統的善意作出回應,但 總統表示,他並未氣餒,反而會以更大的耐心和誠意,促進兩岸恢復對話與交流。 總統並再次呼籲兩岸回到「九二年的精神」,以打開兩岸僵局,共謀雙贏結局。然而 總統也強調,兩岸問題的解決與台灣的前途,必須尊重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因為,「尊重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正是構成民主精神最重要的條件。 演講中,總統也特別說明台灣的國際新角色,他強調台灣的政治民主對大陸人民而言具有「燈塔效用」,而兩岸經貿的良性互動,對於中國大陸經濟的國際化與自由化,乃至於全球經貿體制的健全發展,都具有建設性的影響。 在答覆「外交關係委員會」會員提問中, 總統特別展現對「新新政府」的堅定信心,並強調由民黨員張俊雄所領導的內閣將仍以其五二O就職演說為政策基調,「全民政府」係兼持用人唯才不分黨派的理念,不會因為閣揆易人而改變。 總統並深入的說明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的具體作法,係由小三通到大三通,惟均需在國家安全的前題下,秉持市場法則及互惠互利的原則進行,相信只要海峽兩岸願意擱置彼此爭議,儘速恢復對話和交流,可以很快的進行三通,使美夢成真。 對於中共提出只要我方接受「一個中國」原則,歡迎陳總統坐飛機到北京協商之提議,總統說,由誰出面或是否坐飛機,不是兩岸關係的癥結所在,台灣現已隨時準備重啟協商大門,但是因為中共預設前題而停滯不前, 總統深切期望兩岸能有機會誠心會商,惟有如此,才可以找到解決的方式。 與會人士最後請總統就此次因為美國外交政策關係,無法親赴紐約「外交關係委員會」發表演講事表達看法,總統以幽默的口氣稱,也許下次會有機會,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不過其相信,也許到「外交關係委員會」演講的機會,會比赴北京的機會要更快來臨。 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一九二一年成立,總部設於紐約,在華府設有分部,會員包括美國政、軍、企業、媒體、學術等各界菁英三千餘名,彼等對國際事務之觀點及意向,影響美國政府外交政策至鉅。 2000/12/6總統接見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訪華團 陳總統水扁先生今天上午接見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訪華團羅德大使一行,對他們再次訪華表達誠摯歡迎,同時也與訪賓就雙方關切的議題,廣泛交換意見。 總統首先感謝該委員會長期以來對台海安全的關注,尤其對於該委員會近年來舉行多次圓桌會議就兩岸關係提供美國政府建言的貢獻及努力,表達肯定及感謝之意。 總統向訪賓表示,我國的兩岸政策是以其五二○就職演說為基調,至目前為止並未改變,而兩岸應以民主、對等的原則,在既有的基礎之上,共同處理「未來一個中國」的問題,此一政策方向也未改變。 總統並向訪賓重申,日前跨黨派小組所提出的共識及建議主要是:有關台灣現狀的任何改變,應透過民主程序取得人民同意;依照中華民國憲法處理兩岸爭議及回應中共所提的「一個中國」主張;中華民國政府與人民願意基於和平、民主、繁榮的信念,以最大的誠意及耐心建構兩岸未來新關係,同時建立新機制或調整現有機制,整合各政黨間對兩岸關係不同的意見。 總統指出,由於台灣是民主、多元的社會,對於兩岸問題的解決,各政黨間有不同的思維,需要內部整合,因此由中央研究院李遠哲院長主持跨黨派小組會議尋求共識,在歷經七次的會議之後,於日前作出了共識及建議,他個人非常重視,目前也徵詢各方看法,建立新機制或調整現有機制來整合各方不同的意見。 總統說,雖然要整合各政黨間對於兩岸問題不同的意見,是項艱鉅的挑戰,但作為國家領導人就必須要有宏觀、遠見,以大開大闔、大決大斷的態度帶領國家,維護台海和平,促進亞太地區的安全及穩定。 總統同時希望該委員會能向美國即將成立的新政府提供建言:第一,美國與中共交往的同時,絕不能犧牲台灣的利益,我方並期待美國與台灣平等交往,在台海兩岸扮演平衡、穩定的角色,促進亞太地區和平與安全;第二,我國高層官員訪問或過境美國所受不合理的待遇及限制應有所改善及突破,而美國也應檢討、修正有關外交、國防官員只能在卸任後訪華的限制;第三,期待美國新政府能重申強調信守台灣關係法、一九八二年的六大保証及一九九四年對台政策檢討的各項承諾,而美國對中國政策的三大支柱,也應加上柯林頓總統所說,兩岸問題的解決,最後須經台灣人民的同意,尤其第一大支柱所謂「一個中國」應加上中共不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作為前提;第四,希望美國新政府今後能避免再提及「三不政策」,特別是「第三不」中有關台灣不能以正式會員國資格加入國際組織一節,同時美國也應該有「第四不」政策,亦即「反對中共以武力解決『台灣問題』」。 對於訪賓所提中共是否對於台灣新政府所展現的善意及誠意有所回應的問題,總統表示,從三一八大選到新政府成立至今,兩岸間如果沒有善意及誠意,是無法達成今天的成果,兩岸關係目前沒有更加惡化,這是雙方彼此節制的結果,而美國所扮演穩定及平衡角色,也有一定貢獻,但中共當局對於跨黨派小組所作出的三個認知、四個建議未能以正面期許的態度面對,反而以負面的說法回應,令人遺憾。 總統指出,台灣內部對兩岸問題的看法南轅北轍,尤其 跨黨派小組包含分別支持統獨的各方人士,在不經表決下,能有「依照中華民國憲法回應中共一個中國主張」的共識,是非常不容易的事,總統強調,跨黨派小組的共識只是一個開始,不能就此遽下斷言,作出結論,如此對跨黨派小組成員並不公平。 訪賓並提及在今年的圓桌會議時,曾有與會人士建議兩岸以國協或邦聯模式打開僵局,對此總統也表示看法指出,兩岸問題的解決及任何台灣現狀的改變,均須經過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同意,也就是要尊重台灣人民自由意志的選擇,基於跨黨派小組所提出的共識,中華民國政府會以和平、民主、繁榮的信念與耐心建構兩岸新關係,而所謂兩岸新關係,無論是特殊兩國論、國協、邦聯、歐盟模式都可以進一步討論,但都必須取得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同意,尊重台灣兩千三百萬人民的意志及意願。 有關訪賓所提對於所謂「九二共識」及「一中各表」的看法時,總統表示,目前中共領導當局並不接受所謂「九二共識」是「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說法,當務之急應是雙方坐下來,找出兩岸都能接受的「一個中國」意涵。 訪賓也問及總統對兩岸問題的處理上,心中是否有時間表,總統在答覆時強調,他就任以來一直積極處理兩岸問題,也有解決問題的決心,但是對岸對於我方不斷的努力與許多的讓步,仍是視而不見,唯有北京也有解決兩岸問題的誠意,才是化解兩岸僵局的關鍵,因此時間表目前掌握在中共那邊,台灣已準備好,但至今中共仍是以迴避的態度面對。 晤談時,總統除一一回答訪賓所提的問題外,並再次向訪團的到訪表達歡迎之意,並期盼雙方今後能有更進一步的交流及合作。 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訪華團上午由外交部政務次長李大維陪同晉見總統,總統府副秘書長簡又新也在座。訪賓包括:國際救援委員會共同主席羅德大使(Ambassador Winston Lord)華府布魯金斯研究所外交政策研究部門訪問學者李侃如博士(Dr. Kenneth Lieberthal)、美國在台協會在台辦事處處長薄瑞光、亞太政策中心會長包道格( Douglas H. Paal)、加州柏克萊大學東亞研究所榮譽教授施樂伯(Robert Scalapino)、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會長史瓦博(George D. Schwab)、美國外交政策全國委員會理事柴哥利亞博士(Dr. Donald Zagoria)(E) |
|
( 時事評論|人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