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1947年台共举行大起义:5万地下党将配合解放军解放台湾!
2017/03/06 09:22:33瀏覽42|回應0|推薦0

2016-02-23 

抗战胜利后中央派蔡孝乾潜入台湾发展1945年8月,抗戰勝利後,中央立即計劃派遣臺籍幹部蔡孝乾為臺灣省工作委員會書記,準備在臺灣恢復建立黨組織。1946年7月,蔡孝乾、陳澤 民、洪幼樵、張誌忠等人潛入臺灣組成臺灣省工委,領導臺灣的地下工作。

蔡孝乾被選中作為臺灣地下黨的第壹領導人,除了其在大陸期間出色的工作表現外,其作為原臺灣共產黨的創始人的身份,更是及其重要的因素。然而,1928年就離開臺灣已18年的蔡孝乾,發現家鄉物是人非,他對戰後臺灣情況十分陌生,只好側重於聯絡老臺共黨員,建立組織。

圖為臺灣共產黨謝雪紅(前排右二)、林木順(後排右壹)赴莫斯科留學前(1925年上海


與人們想象的不同,臺灣共產黨與中國共產黨的關系,並非是上下級關系且不融洽。1928年,臺灣共產黨成立,是作為日本共產黨臺灣支部存在的,與中國共產黨並沒有直接關系。

臺共成立不久,爆發上海讀書會事件,臺共文件被日本軍警截獲,蔡孝乾等人怕被日方追捕,逃回大陸。臺共組織面臨自行瓦解,這時同為臺共創始人的謝雪紅重建臺共,並將蔡孝乾等人視為逃兵開除出黨。

老臺共已遭日軍破壞 地下黨發展困難不久,日本共產黨瓦解,以謝雪紅為首的臺共要求成為共產國際直屬的支部,而中共和共產國際則要求臺共歸屬中共領導,1931年,中共特派員遙控臺共 將謝雪紅及其支持者開除出黨。

然而,決議尚未實施,臺共就遭日本占領軍破壞,領導層幾乎全部被捕,臺共陷於癱瘓。但是,謝雪紅領導臺共3年,樹立起了自己 很高的威望。被稱為“高度民族自決的先鋒”。

1947年“二、二八事件”爆发,形成了席卷整个台湾的大规模民变。图为事件现场。

蔡孝乾到臺灣後,壹方面要依賴以謝雪紅為首的老臺共立足,壹方面又將地下黨組織的主要領導職位多數安排大陸派遣幹部,歷史的矛盾,現時的矛盾,加上理念的不同,使整個臺灣地下黨內部矛盾重重,發展緩慢。

初期的工作只能聯系舊臺共份子,在原宗族親屬中拓展關系以及拉攏抗日知識菁英。總體而言,省工委發展最成功的新生力量仍是高等校院的知識菁英,不過在工農群眾中,黨的力量仍然脆弱。

47年臺共組織起義 遭到國民軍隊鎮壓失敗1947年1月,省工委接獲中共中央的指示,針對發生在大陸的“沈崇事件”,在臺北發動議場大規模的反美示威。此時,臺灣地下黨僅有70多人,這壹要求顯然超出了當時臺灣工委的能力。

图为国民党军队第70军开进台湾,随着越来越多的国民党军队开进台湾,台湾地下党的活动空间也是减少。


不過壹個月以後的“二、二八事件”突然爆發,形成了席卷整個臺灣的大規模民變。面對這壹突發事件,臺灣工委明顯措手不及,內部矛盾進壹步凸顯。在應對上各自為政。以蔡孝乾為首,采取了靜觀其變的政策。然而這壹政策,並沒有貫徹下去。

謝雪紅在臺中,張誌忠在嘉義,相繼組織民眾起義,占領當地國民黨政府機構。組建“二七部隊”(臺灣民主聯軍,臺灣自治聯軍),但是互不統屬,互不支援,在國民黨軍隊的進攻下,迅速失敗。謝雪紅逃亡香港,張誌忠轉入地下活動,總的來講,“二二八”事變對老臺共造成的打擊較大,而對大陸派遣入臺幹部,沒有受到大的損失。

49年台湾地下党已掌握5万名群众

“二二八”事變後,臺灣本省人對國民黨喪失信心,本省人與外省人嚴重對立,臺灣地下黨獲得迅速發展,人員迅速發展到285人。但總體來講,發展仍然緩慢,臺灣地下黨仍然處於完全的秘密活動中,被破壞和打擊也比較小。

1948年5月,蔡孝乾赴香港,參加了華東局主持的關於臺灣工作的會議。會上,蔡孝乾受到批判,說他在“二二八”起義中作風獨斷專行,嚴重脫離群眾,犯有主觀主義錯誤,未能將毛澤東思想與臺灣具體情況相結合。

遭受批評的蔡孝乾返回臺灣後,加大了臺灣地下黨的建設力度,臺灣地下黨組織得到迅速發展。

此後至1949年4月不到壹年,臺灣地下黨組織蓬勃發展, 正式黨員增至1300多人,據蔡孝乾的說法,如果算上即將入黨的同情群眾,還得增加兩千人以上,如果再加上可以動員的普通群眾,例如“高山族”、“三七五 減租佃農互助會”和軍警等,可以掌握的群眾將達五萬人。

臺灣地下黨發動農民減租和學生運動隨著實力的增長,在臺工委的領導下,發動了彰化永靖鄉的農民減租鬥爭、臺北機務段員工運動,以及1949年3、4月的臺大與師範學院的學生運動,7 月,臺北郵政局員工發動請願風潮等等。特別是1949年4月6日臺大學生與臺北警察發生沖突造成的“四六學潮” 鼓動起的反美、反蔣浪潮。

壹九四九年春天,臺灣省工委向各級地下黨同誌下達了工作方針:“各級黨的組織,必須將每個黨員、積極份子動員起來,在壹切為了配合解放軍作戰的總口號下,立即轉入戰時體制,建立必要的戰時機構。”

地下黨決心在50年4月起義響應解放軍攻臺這個時期省工委的運作十分積極,1949年向中共中央提出《攻臺建議書》,表示:“如果我們的攻臺計劃,需要考慮季節風勢的話,則攻臺日期,應以明年四月最為適當。”當時臺灣之地下黨設定1950年4月,作為從島內響應解放軍攻臺行動的發起時間。

隨著大陸國共內戰的基本結束,中珙急於開展對臺灣的解放工作。因此,臺灣地下黨也在忙著召開壹連串的秘密會議。

1949年12月,中珙臺灣省工作委 員會發出了題為“怎樣配合解放軍作戰”的指示,這項指示表明:“臺灣的解放更接近了,臺灣的解放是肯定的,而且為期是不遠的。臺灣的解放主要依靠人民解放 軍從外面打進來。…臺灣組織的任務是很迅速很切實的來準備力量配合解放軍作戰”臺灣省工委並提出了六項配合解放軍作戰的具體任務。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DQ3NDM5Mw%3D%3D&mid=402524287&idx=1&sn=fc2b3585f17d36aca53f0894287e247a&scene=2&srcid=0223hR2ay10XHIKvUn9KX1mm&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wechat_redirect

( 知識學習檔案分享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herous&aid=94563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