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2/08/31 11:50:58瀏覽43938|回應0|推薦20 | |||||||||||||||||||||||||||||||||||||||||||
近場通訊(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技術是由免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以及互連技術的整合演變而來. 目標是將近場通訊配備到手機、手錶、PDA、數位相機、攜帶式遊戲機、電腦以及數位消費性電子之上,並通過ID資料的認證,使雙方產品透過收費方式進行資料和服務的交換。這對於未來行動電話或者是其他可攜帶裝置,能夠自由的在任何提供服務的公共區域進行下載以及付費的動作.例如現在在美國最盛行的數位音樂下載服務,以及日本JR線的車票. 過去的非接觸式晶片卡多半與接觸式晶片卡一樣,被製做成相容於一般磁條卡的模樣,並放於皮夾中,非接觸式的好處是不用再從皮夾中抽出卡片,直接將皮夾近接感應即生效,比接觸式更為方便。 然而人類追求方便的動力從未止盡,進出捷運口還得掏出皮夾來感應,然而索尼提出的FeliCa(即是近場通訊),就提供將晶片嵌入於手錶內,只要將手錶靠近查票口即可通關,而且感應時間比一般非接觸式晶片卡更快,這對高進出量的交通站而言相當受用. 目前來說,飛利浦在非接觸式智慧卡方面已是業界的領導廠商,其Mifare技術支援世界上幾個大型交通系統,也在銀行業為客戶提供VISA卡等各種服務。而索尼的FeliCa非接觸式智慧卡技術產品在中國香港及深圳、新加坡、日本的市場佔有率非常高,主要應用在交通及金融機構.未來近場通訊晶片要在2美元以下,才容易普及
近場通訊(英語: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又稱近距離無線通訊,是一種短距離的高頻無線通訊技術,允許電子設備之間進行非接觸式點對點資料傳輸,在十公分(3.9英吋)內,交換資料。 這個技術由免接觸式射頻識別(RFID)演變而來,由飛利浦和索尼共同研製開發,其基礎是RFID及互連技術。近場通訊是一種短距高頻的無線電技術,在13.56MHz頻率執行於20公分距離內[1]。其傳輸速度有106 Kbit/秒、212 Kbit/秒或者424 Kbit/秒三種。目前近場通訊已通過成為ISO/IEC IS 18092國際標準、EMCA-340標準與ETSI TS 102 190標準。NFC採用主動和被動兩種讀取模式。 卡模式(Card emulation):這個模式其實就是相當於一張採用RFID技術的IC卡。可以替代現在大量的IC卡(包括信用卡)場合商場刷卡、公交卡、門禁管制,車票,門票等等。此種方式下,有一個極大的優點,那就是卡片透過非接觸讀卡器的 RF 域來供電,即便是寄主裝置(如手機)沒電也可以工作。 點對點模式(P2P mode):這個模式和紅外線差不多,可用於資料交換,只是傳輸距離較短,傳輸建立速度較快,傳輸速度也快些,功耗低(藍芽也類似)。將兩個具備NFC功能的裝置鏈結,能實作資料點對點傳輸,如下載音樂、交換圖片或者同步裝置位址薄。因此透過NFC,多個裝置如數位相機、PDA、電腦和手機之間都可以交換資料或者服務。 讀卡器模式(Reader/writer mode):作為非接觸讀卡器使用,比如從海報或者展覽資訊電子標籤上讀取相關資訊。 NFC和藍牙都是短程通訊技術,而且都被整合到行動電話。但NFC不需要複雜的設定程式。NFC也可以簡化藍芽連線。 NFC 略勝 Bluetooth 的地方在於設定程式較短,但無法達到Bluetooth的低功率。 NFC的最大資料傳輸量是 424 kbit/s 遠小於 Bluetooth V2.1 (2.1 Mbit/s)。雖然NFC在傳輸速度與距離比不上BlueTooth,但是NFC技術不需要電源,對於行動電話或是行動消費性電子產品來說,NFC的使用比較方便。NFC的短距離通訊特性正是其優點,由於耗電量低、一次只和一台機器連結,擁有較高的保密性與安全性,NFC有利於信用卡交易時避免被盜用。NFC的標的並非是取代藍芽等其他無線技術,而是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領域起到相互補充的作用。 NFC 相容於被動式 RFID (13.56 MHz ISO/IEC 18000-3) 基礎。
目前大部份有內置NFC的裝置皆以手提電話為主,2010年谷歌公司與三星電子共同開發的Nexus S(其NFC天線置於手機後蓋,其他手機一般內建於電池)是全球首部內置NFC的智慧型手機。其後開始陸續有不少手機型號推出有關功能的產品,包括以下部份例子:
標準 相關文章工業訊息誰都知到,香港是一個手機滲透率極高的城市(7月份OFTA公佈的最新數據,全港手機滲透率達200.6%),保守估計,香港人口中,智能手機用家最少佔三分之一。 香港消費者往往追求最新、最快 、最好的智能手機。可是,香港卻是個在硬件上講究,應用上落後的城市。幸而拜智能手機以及無限上網數據服務日趨普及所賜,手機除了打出打入發短訊或打遊戲機外,在應用層面上,港人近年已有明顯進步。 就以在日本風行十多年,在香港一直是小眾玩意的QR Code(Quick Response)為例,最近終於在香港的大街小巷開枝散葉,由一些針對年輕人的時尚品牌,以至是一些保險機構的戶外廣告牌,另加上大大小小的本地報章雜誌廣告或專欄內容,這個正方形框框的QR Code,好像已逐漸滲透入我們的生活中。 遲了足足十年,姍姍來遲香港的QR Code,應用層面廣泛。你大可視之為一個普通條碼,這條碼只要透過手機鏡頭(或其他條碼掃瞄機),配合讀碼軟件,便能透過手機的數據傳輸,讀取不同的資訊。在一般商業應用的層面而言,用智能手機嗶一下QR Code,就能把你帶到相關的產品網站,或者是直接從手機收到該產品的折扣優惠券,免卻輸入網址或上網搜尋等的繁複程序。 較有創意的做法,亦可以QR Code作為讀取抽獎或過關密碼的鑰匙。除了平面或戶外廣告,最常見到QR Code的地方,還可包括產品包裝、便利店或超市貨架、旅遊景點指示牌、博物館內的展品解說等等。 正當QR Code才在香港安全著陸,但部份電子資訊業的業內人已經認為,這技術其實已開到荼靡,最新的寵兒,是為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距離無線通訊技術」,一項你連讀取條碼的軟件也不用啟動的技術。只要拿著附有NFC晶片的智能手機,在有關地點的NFC標籤幾公分距離附近嗶一下,雙方就能互讀資料,智能手機的一方,除了可獲取類似QRCode模式般的商業資訊,更可透過事先授權的信用卡,進行支付交易。 聽起來很熟悉,對不?基本上,NFC的應用,與香港人常用的八達通極之相似,只不過,如今你的智能手機,將會變成一個電子錢包,再進一步,更可以應用在其餘我們日常使用的電子拍卡器,譬如智慧型住宅或商廈的電子鑰匙、交通工具或活動場館的通行證等。 過去,NFC的應用還只是一個概念,但今年下半年開始,不少智能手機的生產商,都即將陸續推出NFC智能手機,其中包括大眾消費者市場的龍頭諾基亞,最近便在香港推出過一個採用了NFC應用技術的戶外廣告,消費者只要在廣告牌上嗶一下,便能夠馬上進行抽獎。微軟即將與諾基亞合作推出的Mango手機,據知亦會加入NFC晶片。 在美國,已經和citibank及Master Card聯手推出Google Wallet這智能手機電子貨幣的Android平台,相信其生產商亦會在不不久的將來,於大部份的Android手機中加入NFC晶片(即將與Samsung合作推出的Galaxy Nexus,便為其中一例)。至於備受內地炒家追捧的iPhone,則預計會在下一代的手機內,引入NFC這元素。 最近,國際電訊業調研機構Juniper Research便指出,NFC應用技術已準備就緒,並將帶動行動支付市場起飛。今年,全球的行動支付市場金額大概為2400億美元,到2015年,將可望大幅增長達6700億美元。 至於香港市場,有了八達通涉嫌侵犯私隱的前科,預料NFC應用,尤其在行動支付市場上,可能會有一定阻力。但由於香港智能手機的普及,加上NFC應用上的方便,相信部份商家仍會願意嘗試,尤其是在產品推廣上活動上。 但有了硬件與技術的支援,其實也有賴其他產業或商家的支持。在台灣,諾基亞已經與台灣大車隊合作,推出NFC叫車服務,在全台灣過萬個服務點設NFC標籤,讓諾基亞手機用家只要嗶一下,就能召喚該車隊的計程車。 人家連的士台也已經玩NFC,不知道香港那一家商業機構,會率先打破我們這個硬件先進、應用落後的悶局?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