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11/17 21:28:02瀏覽2651|回應5|推薦79 | |
這部BBC紀錄片 紀錄14個孩子,從7歲到49歲,共七部影片,從結果論 告訴我這些事; 1. 台灣時下博文所扯的,大多是專家安慰人的話,未必是事實。 2. 國外 從小在就對有色人種會排斥,稍長 會因教育,外在上或有收斂。 3. 父母家居互動的態度 才是小孩”觀念形成” 的主體,這些才是決定下一代成就高度的主因。 4. 這是英國,階級意識較強的社會。跟本地不同,但是內在態度或有影響。 5. 我個人稱這個實驗為 "孟母效應" 吧 !!! 舉例; 7歲的孩子觀點已經很清楚 小姑娘已經決定以後生2個孩子,交給保姆帶 從母親那裡的經驗,男孩子怕以後老婆囉嗦要他吃青菜,所以不要娶老婆 1/3的孩子在幼稚園小學的時候就已經規劃好了,剩下的2/3去讀公立學校 富人家的孩子樹立人生觀比較早,對錢,社會的認識比較清楚 窮人家的孩子早早的被環境壓迫的沒什麼夢想,只看到溫飽,對國家,對社會的責任,義務,教育都很淡漠,他們都對自己的未來很模糊,不清楚自己的理想,夢想 富人的孩子胸懷天下,社會,早樹大志;窮人的孩子目光狹隘,只看到眼前,看不長遠,所有的選擇幾乎都與溫飽,脫離貧困有關 有錢的孩子一周8磅,住寄宿學校花不到錢都花在愛好集郵上;中等的4,5磅,花一半存一半;有個最窮的,1磅,還被媽媽要回去一半 所以社會的階級很難打破,就窮人很難突破自身局限,抬頭向上看 孩子從小對錢的認識和態度對人生的影響很大
各階段視頻影片 請自行搜閱網路 希望有所體悟 畢竟這是長時間的事實記錄 非專家似是而非的安慰。 七歲定終生? http://open.163.com/movie/2014/6/I/G/M9TURS806_M9UG85SIG.html (第二資源) 課程簡介: 這是一部讓人嘆為觀止的偉大紀錄片,是影像記錄史上的奇蹟,而且這個奇蹟還在繼續。成長系紀錄片已經堅持了40年,從未間斷過,每隔7年再次出品。1964年,著名導演邁克爾·艾普泰德Michael Apted還是剛入行沒多久的小伙子,他決心拍攝一部反映英國人生活和西方人文的紀錄片,於是他採訪了一大批英國各地的7歲的小孩子,用攝像機記錄下來他們的音容笑貌,採訪他們談及自己的生活現狀和心中的願望,最終選定了14個小朋友的影像集合出品1964年的“成長系列之7歲篇”。可這一發就不可停歇,每隔7年,邁克爾·艾普泰德就再次找到當年那14個孩子,記錄下此時的他們,7年時間的人生歷程,7年來的他們對人生變化和不同感悟。成長系列的14歲篇,21歲篇,28篇……一直到最近出品的49歲篇。看這部紀錄片絕對有著不可思議的感覺,看歲月的流逝,看滄桑變化,看著14個小孩子變成中年人時,每個觀眾都會有自己的體會在心頭。 7歲:七歲定終生? 14歲:人生剛剛開始 21歲:命運沒有既定的軌跡 28歲:成型的人生 35歲:安穩的生活 42歲:成熟的人生 49歲:人生是一張測繪好的地圖 洪蘭教授--三歲定終身說法均屬無稽 以胎教錄音帶為例,子宮內充滿雜音,透過羊水的傳音結果和空氣不同,「把頭泡在游泳池裡可以聽見別人在說什麼嗎?」洪蘭強調,這應該是常識。 實驗的確顯示胎兒喜歡聽媽媽的聲音,但那是針對句調而非細節,研究人員把錄音帶倒過來放,破壞了句調,胎兒就不愛聽了。商人只取對商品有利的部份,說得天花亂墜,「要騙錢真的太容易,」洪蘭開玩笑說自己可以改行了。
與生俱來的活躍 關於大腦如何建構和運作,科學家尚未得出完整的答案,但拜科技之賜,已能更深入探索幼兒的大腦發展,提供父母正確的背景知識。
■數學能力:7~13歲迅速成長 新研究發現,大腦支持邏輯、數字和抽象推理的頂皮質區(parietal cortex),在7~13歲間迅速成長,7歲前此區域尚未發育完全,大部份孩子雖有簡單數字概念,卻未具備學習複雜數理的能力,在7歲到青春期階段,數學教育相當重要。台大數學系教授史英曾為文指出,數學教育的目的是在培養思考能力,即使提早練習特別的技巧口訣,也未必能提高數學能力。父母的引導重點應在讓孩子有興趣接觸數學、思考原理,而非強記演練。 ■音樂能力:及早接觸好處多 威斯康辛大學心理學教授羅徹爾(Frances Rauscher)針對兒童學習與音樂做了數項實驗,其中之一是先讓幼兒接受兩年的鋼琴課,再測驗他們的空間概念,平均而言,上過鋼琴課的孩子成績比沒有學琴的高34%。 但這項研究並沒有排除其他樂器的影響,且大部份孩子是在短期基礎上接受指導。而羅徹爾最近發表的報告進一步指出,如果孩子在7歲前接觸鋼琴課並持續下去,上述影響可以持續到四年級,但如果停止,測驗分數便會下降。 早期經驗的確有助於訓練絕對音感。絕少職業音樂家在7歲之後才開始接受音樂教育。哥倫比亞大學教師學院教授卡絲托黛蘿(Lori Custodero)認為,3歲孩子已經可以由父母陪同參與團體性的音樂課程,7歲則可以進一步開始正式且較多練習的音樂課。 身為「莫札特效應」迷思的始作俑者之一,羅徹爾卻堅信被動的聆聽音樂不能取代實際的學習經驗。 莫札特效應的受試者是大學生,他們在聽莫札特音樂之後做數學試題,因分數提高,而被擴大成「聽莫札特會變聰明」的理論,但這個結果從未證明對幼兒有同樣的效應。 羅徹爾指出,早期讓孩子接觸音樂是有益的,但父母並沒有理由期待他們聽了之後成績會變好。 別把孩子變笨了 因為新生兒爆發式的學習力,前三年的發展相當重要。但3歲之後腦力仍持續不斷變化,以掌管推理、判斷、解決問題等智力發展的前額皮質(prefrontal cortex)來說,直到成年之後才完全成熟。洪蘭指出,所謂三歲定終身,輸在起跑點或學習有黃金時期等說法均屬無稽。 早期學習是透過重複來學習,例如教孩子綁鞋帶,媽媽示範孩子模仿,做個10次就能學會,是最基本的學習方式。但9歲後孩子大腦活動程度降到和成人相仿,開始進行邏輯思考等更高層次的學習,「要強調的是這個階段,」洪蘭說。
做孩子的鷹架 有些家長或許覺得,即使這些產品課程未必有學理根據,也不至於有害。兒童精神科醫師葛林斯潘(Stanley I. Greenspan)卻認為,訓練會造成壓力,令人擔心的不只是父母反覆播放錄影帶或記憶圖卡,而是幼兒在做這些事時錯過了真正重要的學習──遊戲。 玩是幼兒認識複雜世界、與人建立關係的關鍵,任何他們要學的事均可在遊戲中完成:牙牙學語、認識物品的用途、建立抽象概念,這些學習不是靠聽指令訓練,而是從敲敲打打、聽故事和扮演遊戲建立。 除了語言、運動技巧和空間概念外,自信、安全感和信任等更是孩子早期發展不可或缺的支持,這些經驗所形成的人格特質將決定孩子的學習狀況。 根據美國國家科學會2000年的報告,在學校表現良好的幼兒,並不是那些先學會算術或背誦的,而是可以坐在位子上集中注意力,與別人和睦相處、控制自己情緒的幼兒。培養這些特質必須仰賴充滿愛意的親子關係,及合理有紀律的管教方式。 洪蘭指出,愛迪生5歲才會說話,日後依然成為偉大的發明家。早說話不代表聰明,晚一點才走路也並非遲緩,發展里程碑有其時間的上下限,超過限度才要注意,父母不要太緊張,一天到晚跟別人比,或忙著做測驗,自己替孩子貼上不正常的標籤。 大腦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是神經細胞間的連結,判斷跟誰連結是由基因設定,連結的疏密卻是靠經驗。 「無意間的學習才有用,」洪蘭說,常帶孩子到外面走走,自然能學到很多東西,尤其是創造力,便是在神經連結很密,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下產生,是無法靠金錢培養的。 知性發展和生活教養密不可分,孩子隨時對周遭世界投以好奇的眼神,父母的引導和互動,如唱歌和唸書給他聽、指出有趣的人事物等,絕對比制式、重複的刺激更能豐富孩子的經驗。 多花時間與孩子相處,自然能了解他的生活習性和特質,提供相應的學習環境,「如果孩子很快樂,你就做對了,」洪蘭肯定地說 |
|
( 知識學習|科學百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