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全球自由化的省思
2006/05/30 12:28:44瀏覽290|回應0|推薦8

在電視媒體或是報章雜誌,常常聽到『地球村』這個名詞,過去中國人喜歡談世界大同,似乎與這樣的名詞相距不遠,但是最近在與朋友的談話之中,開始發現兩者內涵相差甚遠,好幾年前常在國際新聞上看見反WTO的外國人士,在WTO的年會會場外大聲抗議,當時不知所以,但近日卻思路越見清晰,或許有不夠週延之處,但卻值得深思。

曾經有一位老師說:『語言是最好的天然屏障,但是人類卻將這屏障打破了。』,拜電腦科技所賜,在網路無國界的領域裡。這一刻你或許正透過SKYPE與美國的朋友交談,或許下一刻有位陌生的阿根廷人透過ICQ找你聊天,有越來越多的人當起了空中飛人,今天在台灣,兩天後在大陸。兩天後在越南,再兩天後.......,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將近一半的日子在國外。運輸工具快速的發展也改變了世界,原先各大陸版塊有大海屏障,人類的智慧發明了船,首先打開地理天然屏障,爾後飛機的發明,讓人的移動更加的快速,看似對人類益加的便利,所以微渺的人類常自詡『人定勝天』,但是疾病的傳播似乎也更加快速,物種的移動也更加方便,生態鏈也隨之在改變。

在國際上各區域型的經濟合作不斷形成,資本大國挾其強大國勢打破各國關稅障礙,為吸引所謂外資,各項投資管制也一一被解除,於是全球逐漸變成一個資本自由流動的市場,果然不久之前有人喊出『地球是平的』,哪裡的市場有低廉的勞動成本,資本就往哪裡走,的確創造出成本價格低廉的產品,但是卻衍生出許多失業與社會問題,而在所謂低廉的勞動市場,其實是存在著一層又一層的剝削關係,未來的社會可能不存在所謂中產階級,貧富差距將越來越明顯,最後走向資本主與勞工階層對立的型態。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今天在台灣一部電腦生產成本假設為一萬元台幣,在市場上經過層層通路賣到二萬五千元台幣,到大陸因為地租、人工成本與廠房成本降低,使得生產成本降為七千元台幣,消費者不會因為成本減少三千元,而以二萬二千元價格買到新電腦,消費者可能的購買價格會介於二萬二千到二萬五千元之間,肥了中間的通路商,瘦了一些因生產線外移的失業勞動者,形成一種不均的財富移轉。

在這種發展態勢之下,窮人只會越來窮,或許有人說這是未來的趨勢與潮流,沒錯,我必需承認事實的確如此,但是這種趨勢是否真的有利於人類永續的發展?說實在我抱持著懷疑的態度。





圖片來源http://www.pbase.com/beunard/image/55738557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petertsai&aid=291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