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8/23 19:22:01瀏覽1294|回應1|推薦37 | |
淺 談 焦 慮 焦慮是種極普遍的情緒與感受,是每個人由小到老都會有的經驗。所以說,焦慮不一定就是不正常的反應,其實適當的焦慮不僅無須避免,反而可以促使個體表現得超出平常的水準。例如,人在緊張的狀態下,常可工作得更久,或在緊急實有跑得更快,力氣更大的情形,俗話說「狗急跳牆」也是一例。因此我們可以了解到不是所有的焦慮表現都是病態的,也不是所有會焦慮的人(世上恐怕找不到一個絲毫不會焦慮的人)都是有焦慮疾患的。 焦慮的症狀有輕、有重,也有形式不一樣的表現,常見如顫抖、肌肉緊繃、坐立不安、戰戰兢兢、易受驚嚇、煩躁、心悸、胸悶、冒冷汗、口乾、頭暈,嚴重的甚至強烈到以為自己要死掉或失控,像恐慌發作即是。一般說來病態焦慮的特點如下: 一. 焦慮表現程度(強度、長度),超過情境刺激的程度許多。 二、焦慮的程度達到明顯影響個體的生活、社交、工作、人際等功能。 有了病態的焦慮,便需要接受專業的評估,接受必要的協助或治療。常見的焦慮疾患有:恐慌症、強迫性精神官能症、畏懼症(如社交畏懼症)、泛焦慮症創傷後壓力症等。 和焦慮有關的是「壓力」。所謂壓力是指個體需要在心理或生理上付出額外能量,來面對和應付的情況。會造成這種壓力狀況的事物,便是壓力事件。個體承受了壓力事件(也可同時多項一起來)後,在知覺和認知上,便有了安危急緩輕重的判斷,而後在心理和生理上,便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反應,焦慮反應便是其一。 其實人是一個整合的個體,有身(生理)與心(心理)兩個層面,而這兩者密切相關,又彼此影響,對情境的認知,對其後續產生的反應有很大的影響,例如同樣有「會仔錢」被倒了,是把它看作「破產」,或「一生都完了」,或採取「錢再賺還會有」,對一個人是會有不同的影響的。相同地,一個人如何來看待自己焦慮的反應(不管心理或生理上的),也會透過認知,而在生理和心理上,造成反應,而心理症狀與生理症狀,二者又會彼此相互影響甚至產生如滾雪球似的惡性循環反應。對病態焦慮的治療原則是,藥物治療焦慮在生理層面上的症狀,並藉著調整病人的認知,使其了解其身體上症狀的意義,在藉心理輔導,就其性格偏差方面的統合,來減輕焦慮反應的症狀,破除畏懼逃避行為,改善功能表現。團體心理合併藥物治療的模式,更是提供此一完整統合的方式,也讓病友間有充份的情緒支共擔疾病的苦痛經驗,同享治療中的過程和成果,再回海闊天空的光明生活。 http://mynerve.bizland.com/d5.htm 出處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