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0/03/04 23:41:21瀏覽727|回應4|推薦85 | |
聽到女兒在唸她的漢語課本的一段內容如下: “中學畢業那年,要考什麼大學,要學什麼專業,我自己也不清楚。一次我和朋友看了一個電影,這個電影是介紹中國文化的,很有意思。我當時就想,學習中文,將來當翻譯怎麼樣? 媽媽知道了我的想法,十分贊成,她說, 女孩子當翻譯很好。 就這樣,我考上了大學中文系。” 我想,這個媽媽說, 女孩子當翻譯很好。讓西方人聽了,一定不以為然。 女兒在澳洲唸小學時, 課本上有關職業的故事描述,通常是,女卡車司機,男護士等等,暗示讀者在工作的選擇上,男女平等。現在這個給外國人學中文的漢語課本,居然顯示這樣的性別歧視, 我這個尚未完全西化的媽媽聽起來,都覺得怪怪的。 我問女兒是怎麼想的。 女兒又給了我一套冠冕堂皇的說辭。 她說,“世界上有兩種人。第一種人,傾向於以行動來影響負面的時局,改變時局。第二種人,選擇自己過自己的生活,假裝什麼也沒有發生。不管是什麼事,總當沒有看見。” 我問,“那麼你是那一種人?” 她說,“我只有一次經驗。 面對那個經驗,我算是第二種人。雖然當時的狀況我不能參與意見,但是他們的態度我認為不對。 我感覺自己是在道義的十字路口徘徊。” 我問,“那是什麼狀況?” 她說,“那是我在片場幫忙的時候。當負責服裝的小姐,幫童星演員穿好衣服,一切就緒,等待入鏡時, 廣告商的代表才來,就對這個小孩子的外表大肆批評,並且要求把衣服換過。我當時心理很不滿,但是我什麼也沒有說。” 我了解女兒的處境只是一個局外人,也算是一個陌生人,處在那樣的商業環境,她的沉默是明智的。 我再問她,“那你對這個課文有什麼看法?” 她說, “I dont care。” 女兒的一段“這世界有兩種人”的評論,讓我自己肯定,我屬於第一種人的傾向,當然是在對事件客觀理性的判斷後的決定。
|
|
( 心情隨筆|雜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