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8/09/30 08:11:17瀏覽2017|回應10|推薦117 | |
我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在我年輕的時代,就是二十幾歲的時候,我們的社會還不流行說讚美人的話,我的意思是不「濫說」讚美。也就是說,四十年前台灣社會才開始推廣西方的美德,不吝讚美。 我想我當年應該屬於觀念比較先進的年輕人,呵呵,我在外商公司上班嘛!我記得我很善於讚美女同事的衣著、打扮,女孩子都喜歡被讚美,聽了都很開心,所以我在那個外商公司裏的人緣還很不錯。 事實上,讚美別人的外貌或衣著很容易的,不必勉強自己做違心之論。外貌因為打扮與衣著的關係,其實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今天被稱讚好看,明天也許不好看。 那個時代,台灣人對別人的讚美也有一套習慣性的回答,那就是「哪裡,哪裡。」於是又有人說了,說「哪裡哪裡」是缺乏自信不合國際禮儀,正確的回答應該是「謝謝。」我猜台灣新生代已經很習慣這樣的新社會習俗了。 跟我同一個世代的台灣人記不記得這些? 出國之後,我發現澳洲(我不敢說是不是國際了)的文化略有不同。你讚美人時,竟然有人回答「Are you sure? 」你覺得朋友原來瘦的變胖後好看多了,對方聽了會覺得不安。我的心得是,對外國人讚美可別說得「入骨」,有越描越黑的嫌疑,泛泛的就可以了。當然我說的是禮貌性的對話,如果是親密關係的人之間的讚美不在我說的範圍之內。 年輕時以為推崇讚美是國際間的風俗與美德,但是我在國外三十年了,好像很少聽到社會輿論強調「讚美」的必要性。也許人與人之間,禮貌性對話都是 nice的,所以讚美不是那麽讓人希冀? 離開台灣以後,因為部落格讓我在 udn 重新認識台灣的人文。我發現台灣社會對於讚美的觀點,從四十年前的「推廣讚美」進化成為「期待讚美」。儼然讚美不只是建立人際關係不可缺少的鹽巴,還是教養孩子必須經常餵食的「維他命」。 於是常常聽到年輕人抱怨自己的父母,自己的師長,自己的長官,如果他們從來不給讚美,或不常常給讚美的話。 如果社會風氣如此,那麼讚美不只是會引起齲齒的糖果而已了。 「讚美」真的被人人喜歡嗎?我想,讚美還是要「實在」。 即使是實在的讚美,其實讚美還有可能會害人。我的意思是,譬如公開的讚美造成無謂的嫉妒。你們見過嗎? 至少在部落格看得到的,有人寫文發舒感慨,甚至批判,針對的就是那些被讚美的公眾人物。 有人說,「我對這個人本來沒有特別喜惡的,但是看到他如此被人推崇,我就不滿。」這個人對之心有不平就是大名鼎鼎的習近平。呵呵。說習近平大名鼎鼎,其實他在國際上成名也不過幾年而已呢! 中國崛起已經被美國詬病,又有一個出類拔萃的領導人,那還得了。反中的中國人,反共的中國人,逃亡的中國人都要造謠辱罵。更是讓川普這樣無恥的領導人利用,用來作為攻擊中國的口實。 習近平要當皇帝了嗎?我看蔡英文與川普更想當皇帝,民眾倒是放心,因為他們知道川蔡太差了。習近平說他終身當中國領導人了嗎?沒有的事,卻因為他的才幹,被說成像真的一樣。原來都是「大眾讚美愛戴」惹的禍。 所謂民主,原來就是讓「庸人」當家?圍堵「能人」與「賢人」?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