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4/02/17 07:20:35瀏覽1795|回應23|推薦141 | |
傳道、授業、解惑是古人韓愈在「師說」中對老師身份的注解,用現代人的背景只能適用於學校的專業教師而已。教師人才各有專精,跨出自己的專業就不一定可以為師,尤其是人生之路上所需要的老師。所以說「經師易遇,人師難求」啊! 人生路上,茅塞頓開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很多人混混沌沌過日子,真的需要當頭棒喝來點醒。有能力在那個人最需要的時候給予當頭棒喝的,就是值得感恩的人生導師。人生導師可遇不可求。只是單純的好為人師,就恐怕成為人間之患了。 還是孔子說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師。」我從小沉默寡言,因為如此,我年輕的時候人緣好,容易交朋友。我喜歡聽別人說話,不管是別人的經驗或有趣的八卦。從有耳沒嘴開始,聽多了自然嘴巴也慢慢愛說了,難怪我女兒說她不相信媽媽本性內向。 跟朋友約,我喜歡三個人以上的聚會,因為兩個人拘束,三個人熱鬧,最重要的是,三人行則必有我師。 【大陸的老師有份量】 台灣的社交習慣尊稱男士先生,女士小姐,冠上姓。職場上,如果知道對方在工作單位的職稱,人們也習慣用職稱稱呼表示尊敬,譬如:陳總經理,李經理.....等等。教職人員被稱為 x 老師或 x 校長更是名正言順的尊稱。 我在台灣的時候,曾經在學校擔任兼職教師長達 10 年之久,不過平均每週時數有限,所以我幾乎忘記了,我也曾經是名正言順的學校教師。從我開始有了經理的職稱後,我也習慣人家稱呼我 x 經理了。 移民國外,工作上的職稱只是職稱,沒有人把它放在口裏。例外的是政府機關的首長,還有醫生。 七年前我隨著老公前進中國大陸,第一站杭州。在杭州,不管我去哪裡辦事,或購物,幾乎每個人都問我是不是老師。我直接反射回答不是,他們就會告訴我,我看起來像老師,我的氣質像老師,我戴著眼鏡像老師,我說話像老師。 有一次我去某外匯主管單位辦事,看到年輕的內部職員稱某年長職員老師,外來洽事的年輕人也稱他老師。我心裏以為那個年長的男職員大概是兼職教師,或教師兼職,畢竟沒有人幫我正式介紹,我沒有習慣隨便稱他老師。 兩年後我移居上海,在上海比較少人當我是老師了。主要是,我在上海的時候開始宅在家裏為主,出外辦事的機會不多,在家看電視時間最多。在電視上,我發現舞臺上不管是現場表演還是明星訪問,主持人對資深的演藝或新聞工作人員都尊稱老師。我這才有概念,原來大陸人對老師這個稱呼情有獨鐘。 在成都,我常跑銀行辦事。我發現銀行的工作人員多半自動稱我老師,我聽了也不拒絕了。在這些年輕人面前,我自信我是有資格當他們的老師的。當然,我心裏也會自己美的以為,他們大概看我的樣子像老師,不過我想,因為我去銀行都是拿著老公的外國專家證替老公跑腿,當然更是有老師的氣勢了。 我喜歡大陸人,因為他們只看我的外貌就以為我是老師,就待我以對老師的態度尊重。再看看台灣,我的那些當老師的朋友每次都跟我抱怨,學生對老師的不敬。我想到荀子說的,「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傳。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傳。」 台灣人應該深思啊! 【後記】 如果台灣的名嘴個個說話像老師,看起來像老師,那麼台灣媒體就不會是中華民國的敗類了。如果台灣各級學校的老師言行像老師,修養像老師,台灣的學子們就有救了。 大陸讓我欣賞的是,整個社會普遍尊重老師的風氣。老師得到尊重是對老師工作的鼓勵,正常的老師一定會潔身自愛,在崗位上盡責。老師榮譽感的提升絕對能夠提升教育的成果。台灣的教師工作因為 18% 的渲染,已經有點為了收入而工作的感覺了。 得道有先後,先得道者被後進以老師尊稱也是社會上的美德。
|
|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