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台大校長當選人管中閔到內政部長葉俊榮,紛紛遭指赴陸兼職。熟悉兩岸學術交流的學者昨指出,學者到大陸演講或講學,被掛名兼職「很常見」,不應被抹黑,管中閔、葉俊榮都很無辜;若要追查也應一視同仁,教育部不能輕放葉俊榮,只顧「卡管」。

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常與大陸交流,他表示,其實不只管中閔、葉俊榮,更多檯面上的人都曾赴陸,有時只是單純交流、演講,但對岸大學就會認定你是「兼職教授」,禮貌上就會發聘,「我也拿了很多張聘書」,但根本沒兼過課,這樣可算兼職嗎?

陳振貴說,如果日後連這樣的「兼職」也要報部核備,可能會降低交流意願,教育部應把「兼職」的紅線畫清楚,才不會影響台灣教師赴陸交流;且應全面徹查全台教師赴陸情況,「不應僅針對管中閔」,這樣才會更清楚。

台大自主行動聯盟發起人、獸醫學院教授周崇熙也說,管中閔、葉俊榮都很無辜,到大陸的大學演講或短期講座,卻被掛名兼職教授當招生宣傳,在大陸很常見,他還說「我也同情葉俊榮」,如果卡管這樣卡下去,應請把葉俊榮等現任民進黨政務官,一起放在同一個水平來查。

台大動物科學技術學系教授、農委會前主委陳保基說,若民進黨政府認為葉俊榮沒問題,卻刻意卡管逾三個月,豈不是自打嘴巴?如果要查,就應一體適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