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05/11 14:09:25瀏覽510|回應0|推薦0 | |
天垂象 以示吉凶 明成祖朱棣在「靖難之役」後,為了不食言「清君側」,便大肆誅殺建文舊臣如齊泰、黃子澄、方孝孺(註一)等,並滅其族。與此同時,凡建文所貶斥的官員,一律恢復舊職;建文所實施的各項改革,一律取消;建文制定的各項法律,凡與太祖相悖的,一律廢除。但一些有利於民生的措施也被廢除,如建文二年下令減輕洪武年間浙西一帶極重的田賦,至此又變重。 「夫苟不能自結於天,而欲以區區之智籠絡當世之務,而必後世之無危亡,此理之所必無者,而豈天道哉!」 在三聲「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後,明成祖朱棣高興地在南京登基當起了皇帝。除了對一些功臣進行封賞外,另外還有兩撥宦官他也要論功行賞;一是來自燕王本府的王景弘、王彥、李興、鄭和、馬靖等都曾立過戰功,另一是私底下向朱棣輸誠,叛離建文帝的宦官。 朱棣對宦官的認知與其父朱元璋迥然不同,他認為使用家奴既放心也得心應手。他坐上龍椅後,立即授宦官以權柄,如鄭和,他就曾被朱棣委任南京守備太監這一要職,節制南京諸衛所,並以正使的身份七下西洋,全權負責大明與西洋各國的外交事務。朱棣先後派太監們出使暹羅、西域,巡視西北地區。《明史•宦官傳》:「蓋明世宦官出使、專征、監軍、分鎮、刺臣民隱事諸大權,皆自永樂間始。」 「怕什麼,來什麼」,歷史就這麼地上演了一齣諷刺大戲;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最怕宦官專權,親立祖訓「宦官不得識字,嚴禁宦官干政」。想不到他死後才四年的光景,就被兒子朱棣視如敝屣般的唾棄。更甚者,作為一個通過武力走上權力巔峰的皇帝,朱棣老是擔心自己的皇位來路不正;既然無法杜天下悠悠之口,乾脆恢復被裁撤的「錦衣衛」,並另創「東廠」,實施雙管齊下的特務監控。「東廠」當然交由司禮監裡的大太監(秉筆太監)提督嘍! 內書堂 到了朱棣的孫子宣宗朱瞻基即帝位,他就更加無視太祖留下的祖訓,做得更徹底。朱瞻基認為宦官有了文化,就更方便使用這些家奴了!他索性就在宮內正式設立「內書堂」,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在宮裡開辦「宦官學校」。內書堂的師資來源由翰林院負責提供。每年選取十歲上下、容貌俊俏、聰明伶俐而且可以造就的小宦官二三百人入學。從設立「內書堂」始,宦官讀書成為定制。 內書堂畢業後的宦官前途可謂「一片光明」,首選途徑當然是進入司禮監等重要內官衙署當差。明中期以後,內書堂學習的經歷成為司禮監秉筆或者掌印太監(註二)必須具備的條件。 本來唸書習字是件好事,但朱瞻基卻無意中打開了葬送大明朝的潘多拉魔盒;有些宦官表面上奴性十足,內心裡卻狡黠陰險、殘忍狠毒。他們一旦明古今,通文墨,成為皇帝的心腹後,就會毫無顧忌地假傳聖旨,貪贓枉法,陷害忠良。 至此,從兒子朱棣到曾孫子朱瞻基,朱元璋苦口婆心的告誡,就被這支血脈一股腦地忘的一乾二淨。我們比較一下朱標和朱棣這兩支朱元璋的血脈;小子看不出太子朱標這支血脈有絲毫叛逆的跡象,而燕王朱棣這一支卻是逆反的劣子劣孫為多。 另外,從「遷都」這一點也能看出朱棣叛逆的個性;他不喜歡南京,一則是因為靖難之後他在南京殺人無數,尤其是殺了方孝孺、練子寧、黃觀、齊泰、黃子澄等有名望的宿儒和建文舊臣後,結怨江南士林和大族;二則是他恢復了「朱允炆取消江南重稅」的政策,繼續橫徵暴斂,江南百姓對他沒好感;三則是朱棣擔心龍椅坐的不穩靠,他深懼南方可能有反對勢力與朝野相勾結,顛覆他的政權。朱棣和江南的官民相看兩相厭,才是他執意遷都最主要的原因。 從登基起,朱棣就打定主意有序地把都城從南京遷往北京: (1)永樂元年,朱棣頒詔改北平為北京,同時遷發山西商人和江南富戶以充實北京。 (2)從永樂元年至三年,多次下令從全國各地遷徙人口至北京。 (3)永樂四年,朱棣頒詔開始營造北京紫禁城,直至永樂十八年十二月, 北京皇宮和城垣竣工,朱棣下詔正式遷都。 (4)永樂七年,朱棣在北京修建自己的陵墓—長陵,以示立足北方的決心。 (5)永樂十九年正月初一,遷都完成,明成祖朱棣在奉天殿接受群臣朝賀。 遷都 雷火擊中紫禁城外朝三大殿 永樂十九年四月八日中午,北京紫禁城內的前朝奉天殿突遭天雷擊中,瞬間燃起熊熊大火,火藉著風勢,迅速蔓延至華蓋殿和謹身殿,作為紫禁城中心的三大殿(註三)相繼起火,頃刻之間化為灰燼。 匆匆趕來的永樂帝朱棣,眼中看到的是慘不忍睹的廢墟:漢白玉台階上,遍布焦黑的瓦礫。 朱棣舉大明王朝全國之力,建設14年的紫禁城,距離投入使用還不滿百日,三大正殿就被天上降下的雷電所摧毀。朱棣在起火當天就急忙地趕往太廟和社稷壇祭祀,祈求祖宗告老天庇佑他平安無事。 但是上天和祖宗並未保佑朱棣的一片“誠心”,在這場大火之後的十幾年時間內,宮內幾乎年年失火,朱棣和兒孫們惶惶不安,始終活在恐懼的陰影裡。 對古代帝王而言,唯有天的意志才最重要,只有在上天面前,皇帝才能擺出畢恭畢敬的樣子。用「奉天」來命名紫禁城前朝正殿,意在強調王朝乃是「奉天承運」及「天命所歸」。只不過這所謂的「天命」,很快就被上天否定了! 由於遷都本身就是件大事,而遷都後這麼短的時間紫禁城內就被大火燒毀了三大殿,講究“天人感應”的年代裡必然將其視為不祥之兆,古人云“皇天見異,以戒朕躬”,異常的現像是上天對皇帝的預警。於是朱棣頒布了《奉天殿災修省求言敕》,下令群臣檢討朝廷政務的得失。 在三大殿遭祝融肆虐後,有一個名叫鄒緝的臣子曾上《奉天殿災疏》,便把遷都之害說得透徹多了!小子摘錄其中扼要部分於下: 「陛下肇建北京,焦勞聖慮,幾二十年。工大費繁,調度甚廣,冗官蠶食,耗費國儲。工作之夫,動以百萬,終歲供役,不得躬親田畝以事力作……大青一斤,價至萬六千貫。及進納,又多留難,往複展轉,當須二萬貫鈔,而不足供一柱之用……自營建以來,工匠小人假託威勢,驅迫移徙,號令方施,廬舍已壞。孤兒寡婦哭泣叫號,倉皇暴露,莫知所適……貪官污吏,遍布內外,剝削及於骨髓。朝廷每遣一人,即是其人養活之計。虐取苛求,初無限量。有司承奉,惟恐不及……今山東、河南、山西、陝西水旱相仍,民至剝樹皮掘草根以食。老幼流移,顛踣道路,賣妻鬻子以求苟活……今天意如此,不宜勞民。當還都南京,奉謁陵廟,告以災變之故。」 「惡業未成熟,惡者以為樂;惡業成熟時,惡者方見惡。」三大殿燒毀三年後,朱棣就死了。其間,他再也沒起過重建三大殿的念頭。為啥?真正的根由是「心虛」使然;當朱棣當上了皇帝,君臨天下,他就不知道什麼是「怕」;三大正殿在朱棣眼皮底下燒的精光後,他才知道「怕」是什麼。朱棣不敢重建這三大殿,因為他「怕」沒準哪一天,上天會再燒它一次。也就是說,朱棣的心裡面再也無法承受老天給他的懲罰。 朱棣死後,其子明仁宗朱高熾,孫明宣宗朱瞻基,父子倆總共在位十一年,三大殿的廢墟上始終空空蕩蕩。仁宗、宣宗、英宗三帝登基時,舉行大典的正殿尚無著落。這說明了從祖到孫對「天譴」仍心有餘悸,不敢造次。 然而,朱棣子朱高熾即位才九個月,崩於欽安殿,享年48歲;朱棣孫朱瞻基在位不及十年,年紀輕輕的就死了,享年38歲,死因不明⋯⋯⋯⋯。按照記載,朱高熾、朱瞻基父子都是突然發病,然後迅速去世。 雷火燒殿的二十年後,也就是從正統五年三月到六年九月,朱棣的曾孫英宗朱祁鎮耗時一年半才完成重建三大殿,但重建的規模已經不如永樂時的“富麗堂皇”。當時英宗僅14歲,作主重建的應是出自張太皇太后(仁宗之皇后,朱祁鎮的祖母)的主意,她心裡頭念念不忘的大概是“怎麼袪除朱家的厄運吧”! 姓名 廟號 年號 在位時間 享年 朱棣 (祖) 明成祖 永樂 1403-1424 (22年) 65歲 朱高熾 (子) 明仁宗 洪熙 1425-1425 (1年) 48歲 朱瞻基 (孫) 明宣宗 宣德 1426-1435 (10年) 38歲 &&&&&&&&&&&&&&&&&&&&&&&&&&& 註一:方孝孺是名聞天下第一大儒,佐建文帝。《明史》:「成祖發北平,姚廣孝以孝孺為托,曰:「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殺之。殺孝孺,天下讀書種子絕矣。」成祖頷之。」當朱棣篡位成功,請方孝孺草擬登基詔書,又當面說:「詔天下,非先生草不可」。孝孺且哭且罵曰:「死即死耳,詔不可草。」成祖怒,命磔諸市,公慨然就戮。 註二:伴隨在皇帝身邊的司禮監掌印太監和秉筆太監為皇帝首選的政務處理幫手。 掌印太監由一人擔任,秉筆太監則多人。主要職責是:1、批復大臣們的一切奏章,“批朱”,2、傳御宣旨。司禮監-秉筆太監是明代宦官制度中位尊權重僅次於掌印太監的一個職務。 秉筆太監除了握有 「批紅」 的權力外,其中的首席秉筆太監還兼任提督 東廠 ,可謂位高權重。 明代有名的權宦幾乎都做過司禮監-秉筆太監。 註三:紫禁城的主要建築都在中軸線上,並嚴格遵循對稱的原則,建築都坐北朝南,體現皇帝的至尊,核心是外朝的「三大殿」:奉天殿(清代改為太和殿)、華蓋殿(清代改為中和殿)、謹身殿(清代改為保和殿)。紫禁城的前部以奉天殿、華蓋殿、謹身殿為主體,是皇帝臨朝和舉行大典的地方。 (待續)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