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7/10/04 17:36:10瀏覽4648|回應2|推薦31 | |
日前我帶一羣臺灣學生前往越南進行短期交流訪問。有臺灣同學在越南遊覽之後,參觀了不少殖民時期的建築與文化景點。最後在越南大學的分享會上,他大談他認爲法國的殖民統治越南是對越南及人民有益的。自尊心極強的越南教授當下幾乎變臉。對此,我只能告誡臺灣同學,也許他的觀點在臺灣很流行,但是在世界上其他國家大談「殖民主義正確」,是非常危險與政治不正確的。 殖民主義作為一種已經被掃進歷史垃圾桶的社會模式,很長一段時間變成根本不需要討論的政治不正確。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迄今大約有120個殖民地獨立。主要的前歐洲殖民強權無不對其殖民歷史表達懺悔。2007年,法國總統薩科齊對前殖民地阿爾及利亞正式道歉:「過去法國在此的殖民體系是極度不公正的,它與法蘭西賴以立國的自由、平等、博愛的精神背道而馳。」 誠然,殖民地脫離宗主國之後的發展各異。有些國家甚至成爲了典型的失敗國家。但是,在80年代開始,反而是作爲戰後發展典範的臺灣開殖民地風氣之先,開始頌揚,緬懷過去的殖民歷史。這樣的觀點放眼世界還真不多見,卻在臺灣逐漸深入人心,更與同爲日本殖民地的韓國形成鮮明的對比。 因此,在台灣親日的本土團體的文宣中,經常看到所謂推動【台灣第二次文明開化運動】。【文明開化】是日本明治維新時期的語彙,是指在明治維新全盤西化引致在制度及文化上出現巨大轉變,使得日本一躍而成新興的近代化國家。使得日本得以挑戰並擊敗了原有的東亞朝貢體系秩序霸主中國。更在短短的十年之後,擊敗了傳統的歐洲強權俄羅斯。日俄戰爭之後,日本至少自己認為已經躋身世界一等文明國家之列,完成了脫亞入歐。在日本內部的歷史裡面。中國,或是其所代表的亞洲,就是日本已經拋棄的,克服的、像江戶時代的日本般的負面存在。 因此,台灣本土團體提到的【文明開化】,其中的隱喻是1895年清廷戰敗後,台灣脫離中國而成爲日本殖民地。在他們想像當中,這反而是台灣擺脫矇昧而隨著日本進入【文明開化】的契機。他們認爲被接受殖民統治的臺灣地區比不接受日本佔領的中國其他部分建設得更好,更文明進步。因此,他們主觀上認為殖民主義是有益的。當然,所謂推動第二次文明開化運動,當然是指唯有第二次脫離中國,才能擺脫在其隱喻中那個封建腐朽,陰暗落後的中國。 有意思的是:最近美國學術界掀起關於殖民主義的論戰。一位長期與港臺都有淵源的美國波特蘭州立大學教授季禮(Bruce Gilley,他長期受臺灣民主基金會的贊助,也曾任記者而長居香港),寫了一篇《殖民主義研究》的論文。他認爲西方殖民主義一直被汙名化,現在是質疑這一偏見的時候了。他認爲殖民主義被賦予了三個全新意義:提升人民生活水準、推廣西方(普世)價值和建立共同責任意識,因此殖民主義在許多地區是合理也具有足夠的合法性的。反殖民主義的鬥爭反而阻礙了許多地區的現代化進程。這樣的觀點幾乎與臺灣親日本土團體的看法如出一轍。甚至不排除來自「臺灣獨特經驗」給他的啓發。 因此季禮建議:發展中國家政府應該效仿殖民時期政府管理模式,例如,新加坡政府接受了英國殖民政府的所有運作模式與價值取向,新加坡就是成功的案例。因此落後國家和地區應該同意西方國家在一些特定區域重新建立殖民管理,由西方國家代爲推動落後國家的改革。 有趣的是:歷史洪流的消長輪替在全世界範圍之內都鮮明可見。西班牙曾經是西方的霸主,但是英國取而代之,美國再次取而代之。在東亞,也是如此。近數十年來,最成功的發展經濟體正好是獨派一直幻想着會崩潰的中國。90年代起日本反而失落了二十年。大陸科技與產業的發展突飛猛進,已成了世界製造業與創新的熔爐。中國大陸改革開放迄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並使得探討「中國崛起」和「中國模式」甚至成為重要的顯學。近日,華人諾貝爾獎得主楊振寧就直言中國的驚人發展,從人口規模與經濟規模以及其對整個世界局勢影響的角度來看,是遠超過日本的明治維新。 那麼,根據親日本土派的邏輯,未來真正應該學習「文明開化」的對象,接受殖民管制的對象,是不是應該是那個最成功發展的國家?那就不言自明了。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