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壓力在溫哥華的華人父母身上
2006/07/24 00:58:58瀏覽5955|回應36|推薦145

以前有人說溫哥華是老人和小孩的天堂,來這裡原本是想給孩子過沒有壓力的開放式教育,現在,許多華人家長卻把自己弄得壓力重重,巴不得小孩子能在這裡爬到世界巔峰。 

我曾看過一部電影,內容有一段是幾個媽媽坐在公園的椅子上聊天,聊她們送嬰兒去一個智能開發班上課,一位太太路過聽見她們的談話,也立即把小孩送去了,和著一群媽媽陪著小嬰孩做潛能激發的課。其中有一幕是讓小嬰兒盪很高的鞦韆,把這個媽媽嚇了一跳,情節蠻有趣的。 

有一位臺灣來溫的職業婦女對我訴苦:為了小孩子,一到溫哥華,我就在溫西租了一棟房子,一個月2500元,小孩現在都讀 Point Grey Secondary. 功課很好,為了讀好學區,錢全花在租金上了。那有辦法買房子?加上小孩的補習費、學琴的費用,為了栽培他們,我可說賺多少花多少,有時看到他們不用功,我就會對他們咆哮,.。言談間一直為這份付出抱怨。 

這裡的華人小孩,都在學至少一種樂器,補英數大有人在。

有一個臺灣來的小孩更絕,聽說考到一個小提琴最高段後,對他媽媽說:你要的榮譽我幫你拿到了,現在我可以過我自己的生活了。然後當著他媽媽的面把琴咂爛了。 

加拿大的華人是怎麼在拼,從數字就看的見。

據《明報》消息,多倫多公校教育局的狀元榜昨日出爐,三甲均由來自中國的移民學子囊括。他們均是於5、6年前移民加國,都需要努力克服英語障礙,但卻壓倒全市公校其餘15,189名、包括所有母語是英語的應屆畢業生,一同名列狀元榜,為本地華人爭光。

我一個來至北京的同學,移民來加三年,我偶抱怨女兒數學差,不會的老師也不教,有一回她說兒子被加拿大政府付三千元送去西雅圖參加一個數學Camp, 她兒子參加數學競賽都滿分,每逢周日都得去補數學。當時也沒想那麼多,有一回我為了數學打電話給她兒子請教,一下子就告訴我答案了,女兒後來從同學處知道,原來她兒子是加拿大數學榜首,14歲已念完十二年級高中數學。她說好多同學都在 Richmon參加一個數學家教,他們都知道他。真是臥虎藏龍,這些人竟出現在自己周圍。

我又知道另一個朋友,他也是苦心栽培兒子,幾年前他兒子上大學時,他滿臉不高興,原來他兒子沒選  UBC. 選了SFU. 最近又碰到他,還是不高興,原來他兒子大學畢業了,說發現念錯了,現在又重新選讀商學系。

我女兒同學因考了90分,沒拿到滿分,哭的鼻涕眼淚的,好大的壓力,另一朋友靠教會送女兒進了私校,每晚做功課到兩點。

 

現在公校也拼的厲害,因為家長都是看每年的學校排名送小孩入學的,排名差的學生就越來越少。老師在省考前都給學生做許多考古題,成績差信件就寄到家裡了,遲到缺課晚上都會接到學校的電話。還得和老師及Counselor 面談。

大家都在拼。

再看看這裡的學生每天背著五公斤重的書包去上學,你想它是溫哥華嗎?是小孩的天堂嗎?學校雖然有櫃子,但書也不能在下課後就鎖到櫃子裡。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xyz111&aid=365846

 回應文章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做父母的可要好好想想
2006/07/25 13:31

每個孩子有他/她發展的程度和時間, 也有其獨特的資質和天性。許多華人子女進的了Ivy League名校, 但真能出類拔粹又有幾人? 想想如果你我的孩子有姚明, 王建民 的天分, 但是硬被你我逼著参加數學奧林匹克競賽, 是多麼可惜呢?

講理論大家都可以說一大篇, 但是我們這些為人父母, 是不是得先做好心理建設 再來談教育子女...

一個小小的分享: 我認得的一個非常能幹的美國醫生, 會自己花兩個禮拜和他兩個teen age的兒子裝潢他豪宅的大廚房, 當作送他老婆結婚廿週年的禮物。他說他很感激他父親教了他這些粗細活, 讓他可以一生受用。猜猜他父親是從事什麼的? 是個鄉下教會的牧師。許多華人子弟可以做醫生, 但我極少見過像這般的。當然是有啦, 比如有一位年輕醫生, 叫連加恩 (http://africare.fhl.net/) 可是這般的華人實在太少了。

盼望這對你我都有一些啟發...


加吉:格蘭湖島遊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continue
2006/07/25 02:00

溫西有一所中學是專重藝術的公立中學,藝術學分大學會承認。有一所中學是專重運動的公立中學,現在也可跨區就讀,已沒有學區限制。但如果小孩很ㄚ達ㄚ達,學科通通當掉,學校會通知家長把小孩轉到ㄚ達班,做另類教學。訓練你另類專長。

公立中學基本學科有 English, Math, Science, Social studies, 其它可選讀的課幾達五十種以上。包含 Business education, home economics, modern languages, physical education, technology education, visual & performing arts. Etc.

上大學備有獎學金、學生貸款,學生可半工辦讀。它真的在為窮人著想。

善於運用它的人,活的自在。不善於運用它的人,活的痛苦。


加吉:格蘭湖島遊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東京.暴走.忍者
2006/07/25 01:59

如果一個小孩有天份我很鼓勵他到加拿大讀書。但要移民,不要作留學生。”有多少偏遠貧困,想讀書卻負擔不起的兒童,正被抹煞了他們的天份.......世界上悄悄地消失了多少翹楚呢?

其實加拿大的教育是最平民化的,它在幾個Block 就設一個公立小學,幾個小學間再設一個公立中學,合法居民就近讀書,既省車費又安全。讀中小學完全免費,教課書都是學校免費供應,它完全不要求你買什麼課外讀物。課外讀物老師借給學生讀,考古題老師印給學生。唯一花費只有文具費。另外一些選讀科目可能需付材料費20-30元左右。

中學教育是學術與技術並行,它的用意是在啟發學生的性向,若你上某一選課不感興趣,可馬上轉課。甚至不喜歡一個老師的課也可馬上轉到另一個老師的課,如果你想上的課這個學校沒有,你可到別的中學讀這門課,一般是十二年級才有可能,因為你真正需要的學分已修完了。像alpha secondary有一門課是理髮課,這個課也蠻好的,因為學這門課可自己幫家人剪髮。Gladstone secondary 舞蹈課非常專業,


加吉:格蘭湖島遊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
2006/07/25 00:31

我自己覺得

如果金錢無慮,小孩子本身又有興趣和能力,該栽培還是要栽培,這樣才不辜負上天附與的才能。但如果內心有了很大的抱怨,又被壓力壓的喘不過氣,就放掉一點。不要要求太多,日子才會快樂。


居家女人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父母心態
2006/07/24 23:55

朋友的孩子補一堆、還一直介紹我帶兒子去。

以前覺得不帶他去,好像自己不盡責,不是好媽媽

但看她小孩,雖然會很多東西,功課很棒,

可是不是很快樂哩

所以我現在聽從另外一個媽的話

小孩成長只有一次 

吃得好,運動多,身體養好,健康快樂

才是一輩子的本錢

學習慢個一兩年, 對他們的人生也沒差

睡飽些,多長個幾公分

說不定對他一輩子影響更大


加吉:格蘭湖島遊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回應
2006/07/24 23:39

有人說:如果你是因個性不合離婚再嫁,嫁的還會是那一類型的人。因為你心底傾向這種個性的人。同樣的話可以套在這裡。

如果你覺得臺灣的教育壓力太大,出走到溫哥華,壓力可能更大,因為這個壓力是自己放不掉所帶來的壓力。

心底希望孩子功課好,所以找家教,在臺灣會這樣,到了這裡,自然也會如此。

一些人是因為臺灣或大陸給小孩讀書的環境,壓力太大,於是出走。結果走到一個開放式的教育環境時,我常聽家長抱怨:這裡的學校太散慢了,教學沒有國內好。於是他們給小孩找家教,花的錢比在臺灣時還多。在國內,督促孩子課業的人,到這裡,難道會放手嗎?

而且這裡本地生都不太用功,國內來的只要用功,功課一定棒。


Jeffery33
等級:5
留言加入好友
最該改變的是父母
2006/07/24 22:31
最該改變的是父母,他們應該培養一顆寬廣的心,將來孩子也才會有.

胡說八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作爹作娘的
2006/07/24 22:30

壓力才大呢

加油吧


阿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如題
2006/07/24 20:33

不只在您們那邊,應該說全世界有華人的地方就會有如此般的壓力。

那麼,我們這裡實在太悠閒了,上學期末小朋友們拿成績單回來,附了張parent evening通知,日期過了,問兒子說為什麼沒有提早拿出來給我看?他說:老師又沒有寫通知說你一定要去,表示我沒有問題ㄚ!問了同事,也是同樣的情形~昏倒~難怪南非的教育水準逐年下降,原來是under rating 1的人有一大把。

小子的Afrikaan口語方面一直很不好,原因出在我們不是原生家庭,自然得出去讓人家教,至於英數--少爺小姐不喜歡公文數學,從小帶他們的家教去年又去香港國際學校任教了,所以--放牛吃草!



e822177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天下父母心
2006/07/24 20:10

大家壓力都很大,要適當調適喔


~讓我們一起去坐火車,體驗大自然,發現台灣之美~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