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移民,上一代人為子孫做犧牲,才能換取下一代的幸福。
2006/07/29 02:08:54瀏覽3956|回應35|推薦145

我覺得需要有披荊嶄棘、蓽路藍縷的毅力,抱著犧牲奮鬥的精神才可以走上移民路。  

看了這篇文章你可能不想移民到加拿大了,其實,這是許多移民必經之痛。

雖然有一部份華人移民生活的很好的,很幸運、很悠閒。更有些人奢華度日,你也難以想像。這些人有些是自祖國帶來的積蓄,是過去奮鬥的果實,如臺灣一些移民。有些是靠不法所得的爆發戶,如賴昌興就是其一,這人是不值一提的。

一部份移民因積蓄不多,英語又差,初到異地,是一定要面對嚴苛考驗。但某些人,雖然日子艱苦,他們勇於面對逆境,對生命負責,像過去那些華工,在加拿大,要交人頭稅,不能選舉,像二等居民。但也因為他們的毅立不搖,努力奮鬥,加拿大才會出一位華人總督。其實華人今天在加拿大已經擁有一定地位,一定資源,比起百年前好百倍,如果每個移民都在遭到困難就回頭,自殺,又有誰能看到那棵大樹來為下一代遮陰? 

…………………………………………………………………

一些大陸人在加拿大過的真的很困窘。

有一次在課堂上,老師希望每個人作自我介紹,其中有一大陸人,長的一表斯文,約三十餘歲。他自我介紹時說:…..我大學畢業後,被學校留下來教書。

噢!是大學教授?你大學畢業當教授,噢? 

他說:Yes.

洋人老師臉上掛著疑惑。嘴角變成一個O型。

我知道她在想什麼,因為在加拿大大學畢業是不能當大學教授。

老師又問他現在這兒有工作嗎?

他說暫時在一家麵包廠幫忙搬貨。

老師又噢了一聲。她是難以想像為何聽起來真的蠻悲慘的。   

都是中華兒女,大陸人在國外生活似乎特別艱難。更有許多偷渡客悶死船倉的新聞,心裡五味雜陳。這就是早期廣東香港移民的翻版,肯定要有一代人為子孫做犧牲,才能換取後代的幸福。   

有一位大陸同胞,她先生已經在一家日本料理店當廚師,當然是降格以求。她以前是高中教師,女兒數學也是唰唰叫。她說,班上同學都是瓊瑤迷,課堂上偷看瓊瑤小說,她就沒收了,帶回家看到半夜,最後學生還催她:老師,你看完了嗎?該還我了。弄得她怪不好意思的。 

ESL的課結束後,我去她家,她說不知要找什麼工作,若不找工,先生的臉越來越難看,她決定也許去工廠車衣罷。 

最近一個同學,她和先生在大陸都是從事電腦工作。她說她先生又被紙廠遣散了,前後三次了,要人就找他回去,不要了就辭了,最近說讓他升為正式員工,拿一小時八元了,過兩天又把他辭掉了,說不要工了,結果是紙廠又引進一批新手,時薪六元。

於是他拿失業金EI 去BCIT 學電焊,學半年畢業了,學校介紹去了一家工廠做了三個月,因淡季又被遣散了,還好她找到工作,在一家鞋廠,工作還穩,只是工作場所又熱又吵,做了一天後,手關節好痛。  有一家中藥店招店員,但必需試用三個月沒薪水,於是她上午去做白工,打掃廁所、清理店面,晚上去鞋場賺生活費。最後試用期滿,辭了鞋工,開始作藥局店員兼打雜,領微薄薪水。她告訴我這裡雖然有一些免費幫忙移民介紹工作的地方,其實工作性質都不好,有一個朋友被介紹到一個人家當佣人她也挺高興的。  

 

一位臺灣來的婦人,單親媽媽,在社區學院學完了Medical Office Assistant 醫務助理,找不到相關的工作,一票人都去了這個鞋廠。 

有一個同學,中年婦女,香港新移民,她說她找到工作了可能不能來上課了。她很小聲的說:很不容易,有幾個人在搶,Superstore打掃廁所。 

我們對他們其實是欽佩的,他們為了生活,家庭子女,什麼事都可以做。不像那些街頭遊民。只是覺得太浪費人材了,也覺得對華人不重視,如學歷的認證。  

不過,真正的問題是語言不夠好。我看到報紙上公立圖書館徵工作人員,條件是本地高中畢業,最值得注意的一個條件是國英語流利優先錄用。但新移民是不可能有本地文憑。 

有一天我看到一個婦人,那張臉像臺灣來的,拿著一個大袋子在Metrotown 的垃圾桶裡撿Recycle 的罐子瓶子,心裡真頗難受。其實過一天就覺得難受是多餘的,我去換瓶子費時,看到三個老夫老婦拿了超級大袋的瓶瓶罐罐在退瓶,正在大肆整理之際,忽然又來了一個女的,都在用國語交談,我是不認識他們,也不知他們打那來。他們大談他們撿這些可以一天賺多少,在哪撿更好,看她們還樂此不疲哩。 

所以ㄚ,其實我自己認識的人裡面就算他們在出勞力賺飯吃,生活的再不好,也都是在繼續打拼。閒來無事也會嘻嘻哈哈一番,陣痛之後,人生,也沒什麼過不去的,不是嗎? 

也許一開始要面對殘酷現實,必需心靈交戰,但若能多為家庭子女著想,許多人咬牙切齒也熬過去了。況且還有許多相似的人,人生是不孤單的。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xyz111&aid=371936

 回應文章 頁/共 4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妳選擇是對的.
2009/03/19 00:34
我最大願望也是移民,但自已英文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恩典
2007/03/23 11:34
無論移民與否 人生不是順境 即是逆境 禍福相倚 生於憂患 死於安樂 逆境是上帝賜予的恩典 化了妝的禮物 反倒是順境容易讓人跌跤

sadhu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自我一點好
2007/02/15 20:44
為自己移民比較好,省得小孩還得欠著天大人情,時時遭耳提面命:移民,上一代人為子孫做犧牲,才能換取下一代的幸福。

judy96
等級:1
留言加入好友
當地文憑很重要
2006/08/10 00:11

我最近也在找工作

可是並非我想像般的順利

因為我台灣的學歷與專業是不被承認的

我已經而立之年了    如今還是得重頭來讀書考試  

至少得通過當地的高中學歷檢定考

另一方面我算是幸運    因為我老公他賺錢養家

讀書成了我的副業   可是我還是有些不甘心

畢竟在台灣讀了那麼多的書    結果到美國還是一無用處



加吉:格蘭湖島遊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其實
2006/08/03 13:56
我的臺灣移民朋友在溫哥華也是找到電腦的工作。一對兄弟,一個做軟體,一個做硬體工作。也有的在做翻譯,作 agent 的比較多。大陸過來的似乎更辛苦。但也有的在教數學、音樂或畫畫,有特殊技藝的人較吃香。

柳樹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成功的例子
2006/08/03 12:03

看了這麼多令人有點灰心的移民故事,來提供個成功的事例吧!不過是美國移民。

那是我同學的哥哥,在台灣唸書一向很努力,很順遂,更重要的,他一直知道自己要什麼,目標在哪裡。

大學畢業後,自費去美國留學,家裡只提供他頭半年四十萬台幣的學費(含生活費?),餘下的日子裡,他就靠著當教授的研究助理及餐廳打工,來掙取金錢,養活自己。

畢業後,因成績優異,考入大型企業工作,磨練數載...如今他自行開業,成了一家工程公司的老闆,還兼任某大學的講師(這期間,他還因需要去研修別的碩士班、博士班,再取得一些學位),當然也成了美國人,賺美國人的錢。

他的成功,簡單來說,一如這兒朋友所提的:趁年輕,確定目標,並努力往前衝,且一生持續學習。

真是「完人」啊~偶就自認太多境界做不到了,所以寧願窩在這裡當島民,哈哈~


加吉:格蘭湖島遊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事實五
2006/08/03 04:22
曾有一位享有世界聲譽的德國醫學專家,移民加拿大後因文憑和經驗都不被承認,不得不長期在家閑居。http://www.gcpnews.com/news/2006-08-02/CA_060802_0042.html

加吉:格蘭湖島遊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事實四
2006/08/03 04:20
有一位姓李的高級工程師來加拿大3年,至今仍在工廠裡做著10加元(1加元約合7元人民幣)1小時的夜班工。著名的華人連鎖超市“大統華”遍布全加的分店裡,也不乏當了幾年切肉工的社科院研究員,或是理了半年貨架的林業專家。必須指出的是,這並非歧視華人,而是對所有外國移民都如此。http://www.gcpnews.com/news/2006-08-02/CA_060802_0042.html

加吉:格蘭湖島遊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事實三
2006/08/03 04:19

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也要生活,面對困難,移民們的選擇各不相同。有些人選擇了讀書:你們不是要本地証書嘛,那我就讀一個出來。可是能達到技術移民標准來到加拿大的,多數都已是年過30的中年人。他們一來心有旁騖,不能跟年輕人比腦筋﹔二來即使讀出來,歲數又長了幾歲,同樣難以和生龍活虎的當地青年搶飯碗。有位年逾50歲的國內南亞語言專家方先生,移民後花了幾年時間終於啃下了一張理髮行業証書,但此時的他年事已高,手顫眼花,根本拿不穩理髮工具,結果只能繼續在家閑居。

 http://www.gcpnews.com/news/2006-08-02/CA_060802_0042.html


加吉:格蘭湖島遊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事實二
2006/08/03 04:16
一位原北京某研究所的研究員曾跟記者喟嘆,來加的中國移民,往往是在國內混得越好,在這裡越感到失落,因為越是這樣,你的反差會越大,找到滿意工作的概率也就越低。他本人就是很好的例子:來加兩年,頭一年在多倫多,給香港人開的禽類加工廠當拔毛工﹔第二年舉家搬遷到蒙特利爾,又隻能找到餐廳洗碗的工作。極度失望之余打算回國,但兒子此時已上到高三,由於教育體制差異太大,如果回國兒子勢必考不上大學,無奈之余,這位研究員隻能繼續洗他的碗。 http://www.gcpnews.com/news/2006-08-02/CA_060802_0042.html
頁/共 4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