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5/08 20:51:52瀏覽3679|回應1|推薦0 | |
台湾式中国語「注音符號」 日本の中華学校で勉強する日本人は、台湾式中国語には発音記号が違う事が存じしているが、初めて中国語を触れる方によく下記の質問を聞かれているので、こちらで説明させて頂きます。 先ず、発音記号、「注音符號」は台湾しか使わないでしょうか。中国は使わないでしょうか?答え:台湾や海外にある台湾系列中華学校しか使わない。 また、は誰が発明したのか? いつから使われているでしょうか?答え:1935年から36年間、「中国語改良委員会」に設置された「発音記号研究チーム」が作られた。そのチームリーダー「蔡元培」及び顧問の「章太炎」が中心人物である。 第一、 有関「注音符號」的問題:目前只有台灣在用、不然就是台灣在海外為華僑開設的華語教學學校。中国方面是使用「拼音法」。 第二、 「注音符號」是民國24 到25年間、國語改良委員會中「注音符號研究小組」的共同創作。他們由「蔡元培」領導並以國固派學者為核心。在研發的過程中、漢語學界是無人能出其右的「章太炎」是重要的諮詢對象之一。 「注音符號」小事故~ 清末國難當頭、許多西學人士都認為是傳統漢字阻礙中國進步。紛紛要求漢字改革或是全盤西化。民國二十幾年國府在召開國語改良委員會、北京大學大西學派主張漢字簡化或漢字拼音化、南京師大國故派主張維持漢字並認為設計漢語注音符號就能補足教學推廣的需要。最後國固派的堅持獲得蔡元培的支持、國語改良委員於是組成小組研製注音符號。 但後來因抗戰發生注音符號來不及推廣到全國、國府遷台後、台灣國語委會以南京師大國故派居多、於是注音符號在台灣全面堆廣。但北大西學派的政治影響力很大、他們也要求政府推行簡體字運動、不過最後因為共產黨在西學派的鼓動下、全面推行簡體字。國民黨政府為了與之區別才放棄簡體字、而已注音符號作為普及漢字教育的基礎。 自於注音符號是誰發明的?有很多人都說是章太炎。可是了解漢語教學歷史的人大概都知道、清朝末年有許多學者、感到中國文盲太多、推出了注音符號教學的概念、也創製過許多注符號。 章太炎的老師勞之宣就創過一套、不過這套系統是吳語為主匯通直隸話(北京話)、不是針對國語教學、章太炎本身是上海人說的是吳語、國語也是不太好。他要創出合乎北京話規範的注音符號、似乎也不太可能。 而且、章太炎是國固派的強硬派、拒絕參加國語改良委員會、而且他又學貫中心、精研漢語音韻學、按理如果是他創的、注音符號應該會比現在更複雜的。 注音符號字型大部份取自古文簡筆漢字,其中十六個符號實際具有字音與字義的字,在形體上有中國文字的根據,使學生能了解到中國文字字形構造及寫法的基本字素,幫助學生認字、寫字,提高學習效果。 注音符號的發音從唇音開始,每個部位所產生的音,以互補分配的關係在發音上自成系統,以簡單的21個聲母及16個韻母可以拼出420個音節,再加四聲的變化,產生1281個有意義的音節,可以應付全部漢字的發音與標準華語。 欧美國各地的中文學校在20年前均普遍採用注音符號,但近十年來,來自中國大陸人口增加,中文教材大量供應,因此漸有漢語拼音取代注音符號的趨勢,不過注音符號比較不容易與英文符號搞混,還可練習國字筆順,也較容易正確發音,可提高中文學習效率,所以後來一些中文學校又開始採用注音符號教學。不過最後還是要學漢語拼音。 |
|
( 在地生活|亞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