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凝視這份冷凝,於凝滯的安寧
2015/03/03 19:32:43瀏覽664|回應4|推薦62

值此冬季的高潮時刻,在乾燥與潮濕的分際也失卻了明顯,只有地處深山所伴隨的靜謐,是數公里外主要幹道的車水馬龍,再怎麼呼嘯及咆哮也都望塵莫及,唯有俯首稱臣於層層樹林、芒草交織而成,隔開人工刺耳與印記的分明裡;我是個不需要開口說話,更毋需思量怎樣才符合「說得合宜與得體」(專揀對方當下想要聽的來說;所謂明瞭何為「政治正確」),只要閉嘴就行的流浪者。 

In the deep wintertime, climbing an endless road under the covered by cold front in an indifferent mood; and search for the peace in the internal wildness and external path in His arms.

踽踽獨行在依然可見於地圖經緯,似乎與外界燈紅酒綠互不相干的山村,透過機車踏步在雨水充斥的柏油路面,車輪同濕漉磨擦所帶來,類似紙張撕裂、刨木頭、火舌在可燃物上跳躍的頻率高低相間裡,心情好像也隨同外界氣溫而冷漠了不少;儘管自認多少跟現實生活人際互動的疲軟、厭煩、想不通意義為何,有些關聯。 

那遊走在陌生、熟捻氣氛擺盪的詭譎;好像也不過是高度資本主義、唯利是圖及凡事都得「計算」有無必要,連人與人之間的往來與交通,同樣得棲息在效益評估和資源分配等範疇裡;工商業社會那種分別親疏遠近、依照對方外在條件來決定自己要用哪種裝扮或面具來應對之,那種亟需高度洗鍊的世故、應對進退,又不讓對方感到自己從頭至尾都在敷衍了事、演戲給人看;誰要是認真的以為被當成朋友看,誰就是沒搞懂狀況的犯傻、愚不可及到不值一哂的處世藝術。 

喔對了,不知道、沒聽過「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句話的成年人,我不清楚數量究竟有多少;但我竊以為,手腕更為精湛,直逼爐火純青境界的處世手腕,在於:對方明知在演戲造假,卻也願意給予衷心喝采、拍案叫絕、鼓掌稱善;但願負責表演的一方,別忘了辨別舞台與現實的差異在哪,還要觀眾提醒「戲已經演完啦」。

有時之所以惹人厭、討人嫌或引人怨,在於沒有依照對方期待(對方有可能會施捨的直接或暗示的告知「我要什麼」,無論這要求合理、擺明找碴與否;但也更可能什麼都不說、您若想與之往來,就有絕對的義務要去揣摩;當然結果完全自負)的方式來做出、說出「適當」的話語跟行為;所謂對了自己脾胃,就是善體人意且觀察入微,或者嫌對方總是搞不清狀況(可能只是單純的不曉得怎樣逢迎拍馬,又拍得或搔癢的恰到好處、讓對方絲毫不覺得被奉承)的「不會做人」,讓雙方沒有各取所需(也不保證真會得到自己想要)的皆大歡喜。

喔,我或許又開始偏激、冷漠、不陽光與正面、人際場合裡帶給對方壓力,卻又不許人家表現真實情感;或者只會檢討他人,卻不懂得反省自己有多混蛋與糟糕,當然更不知道改進己過的只知推諉? 

說得好冰冷?再怎樣以熱情洋溢的字眼來裝扮,或者以繽紛奪目的詞藻來「委婉」的描述那份彷彿用盡顏料的單調,幾乎為永久凍土的北極圈或南極沙漠,也不會因此轉變為讓人將它們跟雞尾酒、沙灘排球、比基尼和嘻嘻哈哈等動詞、名詞與形容詞做一連結的所在(陽光正向或正面積極,有時候似乎反而是個逃避?)。

繼續行走映入眼簾、延伸到不知哪座山的僻靜小道吧。我在心裡兜圈子,至少眼前這條小徑並非沒有終點,它更沒有原地打轉。 

在週六冷鋒過境、溫度急遽下滑,以至於總想一直藏身在棉被,可總算由於主耶穌的憐憫及恩典,這波直發抖的凜烈沒有夾帶水氣,更沒有出現凍徹骨髓的溼冷;否則真是擦手跺腳跟渾身顫抖、牙齒打架,也都不夠形容了。

一邊聆聽巴哈的〈B小調彌撒〉(Mass in B Minor, BWV 232),一邊在心裡醞釀著這段時間,或者說在主耶穌誕生後的第兩千零一十四年之中,對於身邊較常來往的人際圈裡的部份朋友(也許只是我「自認」雙方是朋友)所給予我衷心願意相信這些訴諸言語、覺得我這陣子在臉書上的公開文字內容,不是個基督徒應該表現在外的樣式、可能會造成尚未信主者的誤會等回饋,並非為了製造彼此間衝突及緊張,或者試圖掌控我的內在思想外在言行、要我發表類似「政治正確」的言論;我還是感到一股近似於芒刺在背的戰慄與不適,難免懷疑他人到底怎麼看我(別人也許什麼都沒有想)。 

既然沒話可說,那就別刻意找話說吧。沒有人指名道姓的要我開口、向我詢問些什麼的時候,不必為了彰顯或詔告自己的存在、害怕或擔心被他人當成石頭來忽略(例如受邀或定期參加某個聚會,卻發覺自己根本被冷落)、甚至純粹「憂慮」身旁人士不知道我懂得什麼,以至於發出能夠被稱作「言語」、可能要背負著旁人覺得自己在炫耀些什麼、驕傲些什麼;或者妨礙其他人也能參與交談(畢竟沒人要求,或邀請自己來演講,大家也不見得特地來聽自己口沫橫飛;不是麼?)的聲響吧。

閉嘴不語、隱藏自己、知而不言所需的定力,可能比開口滔滔不絕、成為眾人焦點(這不代表自己當下真的受歡迎)還困難;起碼得先學著怎樣很健康、自然、不貶抑自我且埋怨他人、由衷不在乎的把自己視為團體中絲毫不重要、可有可無的Nobody或者充場面兼跑龍套角色;更不會時時等候機遇來表現自己(假使真有什麼可以拿來「表現」的話)。

這樣起碼不會在說完話之後,驚覺周遭一股直讓人想抓狂、想奪門而逃的窒息沉默;更不會當抒發心裡思想、感受的時候,還得被週遭的人很「熱心」的檢視:我說的話、寫的文字是否合宜得體。

這算換個方式來呈現的「著作審查」?又或者其實真正在搞「恐怖高壓」、讓旁人感到不知所措的,就是我自己無誤? 

話說回來,別人為什麼沒有「不甩奧斯卡」、「有意識的不把奧斯卡當成一回事」(換句話說:為什麼非得理會奧斯卡不可)的權利呢?我是否剝奪了他人否定奧斯卡的權利、剝奪了他人願意「對我坦誠相告、又不必擔心我會怎樣」;以及保持沉默而不吭一聲,當然無須應付自己不想從事的對談的絕對權利? 

我似乎又廢話太多了,在這必須勤奮且謙卑學習如何捨己、揹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從基督耶穌,同時警醒、以免落入那惡者圈套的時候。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回應文章

雲大少爺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儘管天雨冰冷
2015/03/14 05:22

最後還是露出些許藍天

 

Oskar--耶和華是我牧者(oskarterenov1976) 於 2015-03-14 18:56 回覆:
是的,白雲山處有藍天。得意

曉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3/04 19:06

茲摘錄兩段與老弟分享, 嗯, 不是分享, 是請教, 我很猶豫將全文放在格子裡, 很另類:

另類,我的定義,是有別於一般人的思維方式、生活風格與人生經歷。另類,有的輕鬆,有的嚴肅,感受滋味,與世俗刻板印象的力道息息相關。當我自己都質疑因人生經歷而產生的主觀價值時,我不會將它加諸在別人身上,我會將它歸入另類,以減緩與正常思維模式的衝突性,而不會顯出強勢,所以很多時候您應該將我當作另類的怪人,而非十分主觀的強人

當您的主觀意見與很多人格格不入時,或許這種主觀已非普世價值了! 倒不如將自己歸入另類較恰當些。爭拗與中傷,誰也贏不了公理,徒增煩惱與傷害罷了!人的一言一行,豈能不慎?人生的功課,豈有止盡?

Oskar--耶和華是我牧者(oskarterenov1976) 於 2015-03-04 20:51 回覆:
謝謝曉澄大哥讓小弟我先睹為快。

所謂思考模式跟內容的另類、主流與否,以至於有沒有帶給他人格格不入、非我族類、嗤之以鼻,甚至強迫推銷自己的觀點給他人接受等結果,我目前還不太確定該怎樣說才好,但有些我個人的觀點;也說給您參考(以下這些都是理想狀態,在人際關係衍生的各種課題或議題裡,常常會發現自己的問題,真是要多少,就有多少):

其實生活各個面向,以及親疏遠近等人際關係裡,無法避免的絕對會觸碰,但也常常難以分辨界線,以致混淆成等同於大雜燴的雙方「公領域」(例如相處模式)與個人的隱私空間(誰沒有秘密、不想回首的過往呢),說穿了,往往都是連串衝突、對立、爭執,甚至有意或無意的試探對方底線之後,要嘛兩敗俱傷的拒絕再玩(分手、離婚、絕交等等);還是在傷痕累累的情況下,雙方依然願意坐下來談談「不滿意,但至少可以接受;未來還可依照實際情況來修正」的遊戲規則?

人生其實沒什麼好爭的,這大家或多或少,可能都會同意;但要做到,大概任誰都覺得是天方夜譚微笑

 

夏爾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3/04 12:21

在應對現實,與保持自我間,總是有很多的磨合,人也要經過這些事情才能成長。

你聽巴哈的彌撒曲啊?我以為新教徒是不聽彌撒曲的耶~看了我錯了啦...

Oskar--耶和華是我牧者(oskarterenov1976) 於 2015-03-04 18:27 回覆:
確實如此,人際關係那道非常精細、常常諱莫如深,卻又必須熟捻的「界線」,實在是花費終生去窮究跟維繫的課題。

巴哈的彌撒曲...我到目前為止,也不過在 YOUTUBE 上,連聽帶觀賞的玩味過一次,雖然基督教與天主教之間,在教義跟對於基督真理的詮釋方面,確實存在著許多不同;但是只要不違反《聖經》的話,我也是會聆聽的喽。 

曉澄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5/03/04 10:27

很多時侯, 經由生活歷練而建立的主觀意識, 或許連自己都會懷疑.

此時, 就把自己當另類吧!

剛寫完"另類"的一篇短文, 和你的內容有點相似.

結果我先PO了愛的故事, 想想如果決定不PO另類這篇文, 就再來和你聊聊囉!

Oskar--耶和華是我牧者(oskarterenov1976) 於 2015-03-04 18:36 回覆:
曉澄大哥所言極是。人際關係跟彼此互動的過程裡,之所以會出現摩擦、甚至衝突(跟當事者雙方個性及價值觀等差異,有不可分割的必然關係)等遺憾,多少都和自己的「主觀意識」或自我有關;很多時候,雙方或許都知道該退讓一步、仔細想想,許多事情其實根本沒有「爭」的必要或意義;但可惜就是吞不下那口沒了它,保證死不了的「氣」。

記得台灣作家隱地,在他詮釋個人生活感想的作品《人啊,人》裡,提過『單純站在自己的角度來看,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奇怪的地方』;然後筆鋒一轉的提出反思:『但常常只是看見他人的奇怪,卻忽略自己本身的奇怪,這恐派才是真正的奇怪』。不過這些是我憑著記憶所引述出來,可能跟原文有所出入;不過大致上是這些意思。

曉澄大哥提及您跟「牽手」如何從路人,轉變為互許終生的枕邊人的故事,小弟我方才已經拜讀並留言,請您得空時略作指教。而您說的「另類文」不論是否發表於貴府第(您的個人部落格)以饗眾人;都歡迎您還是來我這蝸居聊聊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