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菩薩四法得菩薩清淨之法
2011/04/18 17:31:44瀏覽679|回應0|推薦17

標題:何等為『菩薩四法得菩薩清淨之法』

轉貼自:妙音書院

眾所周知:『菩薩』者,具名菩提薩埵Bodhisattva,

又曰菩提索埵,摩訶菩提質帝薩埵。

舊譯為大道心眾生,道眾生等,新譯曰大覺有情,覺有情等。

謂是求道之大心人,故曰道心眾生,

求道求大覺之人,故曰道眾生,大覺有情。

又薩埵者勇猛之義,勇猛求菩提故名菩提薩埵。

又譯作開士,始士,高士,大士等。

義譯也。總名求佛果之大乘眾。

如同《注維摩》曰:「肇曰:菩提佛道名也。

薩埵秦言大心眾生,有大心入佛道,名菩提薩埵。」

《大乘義章》曰:「菩薩胡語,此方翻譯為道眾生。

具修自利利他之道,名道眾生。」

至於何等為『菩薩四法得菩薩清淨之法』?依

《大寶積經》開示:菩薩有四法,能成清淨之事。

何等為四?即所謂

(一) 真實心無諂曲。
(二) 於諸眾生行於平等。
(三) 心念行空。
(四) 如言而行。

由此觀之,如此『四種』,即所謂菩薩四法得菩薩清淨之法,

此為吾等學佛修道者不可不知。

何以故?蓋『清淨』者,

離惡行的過失,斷煩惱的垢染,叫做清淨,

這是障盡解脫的離垢清淨。

又指超諸善惡無對待的清淨,這是性淨解脫的自性清淨。

又謂此涅槃之理,安住清涼,諸障悉淨,故曰清淨。

總而言之,『菩薩』者,佛教指上求佛法,下化眾生的聖者

在三乘中,菩薩高于羅漢而次于佛。

菩薩標榜大慈大悲,普渡眾生,是大乘精神的象征。

北周‧庾信《五張寺經藏碑》云︰

「如來說法,萬萬恆沙;菩薩轉輪,生生世界。」

菩薩,乃是梵語菩提薩(Bodhisattva)的省音,

意譯為「覺有情」、「道眾生」等。

我國民間熟悉的菩薩有觀世音、大勢至、文殊、普賢、彌勒、地藏等。

菩薩普渡眾生,往往變現各種「化身」,

如觀世音菩薩就有「三十三身」。

如同《法華經‧五百弟子品》謂︰「內秘菩薩行,外現是聲聞。」

聲聞,即羅漢。唐‧白居易《送守實上人游江南》

詩云︰「無妨菩薩是船師。」船師,是「凡夫」身。

此外,「薩(Sattva)除譯為「有情」、「眾生」外,亦譯作「勇猛」。

因此,「菩薩」亦可釋謂勇猛求取佛道的聖者。

願與諸仁者共勉之!2010年8月22日星期日

妙音書院【http://blog.xuite.net/famscl/a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mahon&aid=5107990
 引用者清單(1)  
2011/09/21 14:32 【三十七道品˙心靈養生】 標題:何等為『菩薩成就八法不離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