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12/20 04:39:20瀏覽356|回應1|推薦1 | |
外勞其實應稱為客工 外勞在名詞屬性上已暗示他們是低於在地的群體 台灣真的需要客工嗎? 我懷疑 臺灣企業以降低勞力成本的理由來輸入客工 卻讓全國人民替因客工而引起的社會成本來埋單 臺灣企業及低勞務成本的受益者是賺到了省到了 但其餘所有的負面衝擊均由一般納稅人承擔 這樣公平嗎? 勞務輸入故然有其正面價值 但是其正面價值不足以抵消其負面影響 不然它不會成為臺灣的問題 依若照民進黨的「習慣性鬥爭基因」 他們絕對不會放過任何打擊國民黨的機會 即使要捏造也會捏造一個 為何「黑工」他們沒有嘶聲韃閥 共業嘛! 自己糊的一屁股屎也只好讓它慢慢的靜悄悄的風乾囉﹗ 環顧世界有所勞力輸入的國家 不論當地的勞工保護法有多嚴 有那一國的客工不受各種光怪陸離的凌虐的? 以前是以戰爭﹑暴力﹑金錢﹑及法律虜獲奴隸 現代雖口曰人道 但以低於本地勞務市場價聘請來的客工仍然以奴視之 這難道不是國家勞工政策的錯誤及社會價值的陰暗面? 只需看看目前臺灣新聞提到過的名人們 有百分之幾是日曰人道而夜役「黑工」的? 我的看法是 如果真的是人力不足 就不該發展勞力密集的產業 即使已有的勞力密集的產業 亦應向外般遷或向自動化升級 勞務輸入除了表示這個社會好逸惡勞之外 更凸顯了為政者的短視及擁資者的貪婪。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