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果真是奴才嘴臉的官員!
2010/05/06 14:06:09瀏覽339|回應0|推薦3

果真是奴才嘴臉的官員!

阿菊姐一件美美的善心事件,風風光光赴美接受國際表揚的當下外交部紐約辦事處政治組長宋申武吃飽撐了不斷在一旁提辭,要陳樹菊說是代表馬總統及外交部長,一定要感謝馬總統,真是豬頭豬腦的官員!

第一、請問這是單純的陳樹菊善心事件,為什麼要說「她」是代表外交部和代表馬總統呢?這是那一層的邏輯關係?

第二、為何要言必稱謝「馬總統」呢?國家積極幫忙她出國難道不應該嗎?是台灣這個國家要謝謝她才對!是總統要「謝謝她」才對,因為她替低迷的台灣國家局勢宣揚國威!

啊!怎麼有這種豬頭官員;真是令人費解,幹很大的外交部,不要把這種事情也要無限上綱到如此噁心地步;果真是奴才的嘴臉官員!只會消費人。

【以下摘自網站】

…………………………………………………………………………………………

樹菊嬤領獎 外部指導拍「馬」屁

更新日期:2010/05/06 10:01 

愛心阿嬤陳樹菊在紐約接受時代雜誌頒獎時,不斷感謝馬政府,不過5日國民黨立委廖婉汝,卻爆料,外交部居然要求阿嬤在領獎時,一定要提到「很感謝馬總統」,  讓廖婉汝覺得不可思議,認為外交部的行為太扯了!

出國前,陳樹菊開口就是感謝馬總統,到了美國,陳樹菊還是不忘馬總統,個性低調的阿嬤,怎麼開口閉口都是馬總統?國民黨立委廖婉汝就爆料,這全是外交部在搞鬼。

爆料的是自家立委,讓官員在澄清中,難掩尷尬。

忙替陳樹菊提詞 外交部:希望此行圓滿

更新日期:2010/05/06 10:35 獲得時代雜誌評選為「2010年全球百大最具影響力人物」的台東賣菜阿嬤陳樹菊,昨天在出席表揚晚宴接受媒體訪問時,外交部紐約辦處政治組長宋申武不斷在一旁提辭,要陳樹菊說是代表馬總統及外交部長,對此,外交部次長侯清山今天在面對媒體時表示,這是宋申武自己熱心過度,而對於外界的觀感問題,外交部會提醒他適可而止。

(程平報導)

陳樹菊原是風光前進紐約要接受表揚,現在卻傳出外交官員插花提詞,要陳樹菊強調是代表馬總統的負面消息,對於紐辦處政治組長宋申武的做法,連執政黨立委都看不下去,立委羅淑蕾說,陳樹菊最可貴的就是他的真誠,宋申武真是馬屁拍過頭,立委林郁方也說,宋申武的做法,反而會害了馬總統。(t

對於外界的批評,外交部次長侯清山強調,宋申武是希望樹菊阿嬤此行更為圓滿,純粹是善意幫忙,才會一時起意熱心過度,外交部會提醒以後要適可而止。(t

侯清山也澄清,外交部真的沒有人交待宋申武要這樣做。

戴國旗章出席晚宴陳樹菊:我代表台灣人來的

更新日期:2010/05/06 02:55 王良芬/紐約五日電 

 中國時報【王良芬/紐約五日電】

《時代雜誌》四日晚間舉行全球百大影響力的人物表揚晚宴,台灣阿嬤陳樹菊、前美國總統柯林頓、流行音樂天王艾爾頓強(Elton John)、奧運花式溜冰金牌得主金妍兒、前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裴林、理財專家蘇絲歐曼(Suze Orman)等,均出席在紐約「林肯中心爵士廳」的晚宴,各方賢達齊聚一堂。

陳樹菊在晚宴表現大方得體,她在駐紐約台北經文處宋申武組長的引見下,先後與前共和黨副總統候選人裴林、美國國會金融紓困監督委員會主席華倫女士(Elizabeth Warren)、華盛頓大學喜來登教授(Michael Sherraden)等重要人士會晤,在宋申武的翻譯之下,他們也認識了台灣阿嬤。

華盛頓大學喜來登教授表示景仰

喜來登教授對於陳樹菊的善行特別表示景仰,稱讚馬英九總統這次派出了最佳的善心大使,成功的為台灣向全球發聲。

阿嬤特別向主辦單位表達謝意,她表示,這不僅是《時代雜誌》對她個人的肯定,也是對台灣整體的肯定,因為台灣還有很多人和她一樣,默默行善。她捐得沒有比別人多,只是盡自己的本分而已。

由於主辦單位要求正式禮服,大多數賓客都是盛裝出席,女性多穿曳地禮服,陳樹菊則淡掃娥眉,搭配豆沙色的套裝,自然展現她樸實的菜販背景。阿嬤笑說:「套裝是幾年前在台東買的,兩千元,我還有殺價哦!」

樸實出席盛宴 表現大方得體

陳樹菊生平第一次走紅地毯,在駐紐約宋申武組長的陪同下,她落落大方向各國媒體微笑致意,她表示,自己是既緊張又開心,但也很高興有機會替台灣爭光。阿嬤充滿感恩地說:「我是代表台灣人來的,代表馬總統,代表外交部長,代表黃縣長來這裡的。」陳樹菊的套裝上別著國旗標章,她很驕傲地說:「那是馬總統送我的,還有送我手錶,上面也有國旗,還有總統府。」這是陳樹菊的第一只手錶,她過去以不需要為由,一直沒有手錶。她表示,「人生短短,什麼時候回去不知道,所以應該『積德不積財』。」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4186&aid=4008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