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考10分就可以唸大學,台灣如何和國際接軌
2010/07/20 15:37:14瀏覽320|回應0|推薦9

前一二年我聽說台灣大學生,指考成績只要18分就可以念大學,還有錄取率108%的,我聽了真的是下巴都要掉下來。接著;沒多久我的一個朋友她的寶貝兒子考上「興×」甚麼大學的,這位媽媽本身是東吳大學畢業的高材女生,還樂得甚麼似的,添裝、籌措學費、買機車啦等等,高高興興的送她那個寶貝去南部念書,好似她兒子考上狀元似的。 

我不禁擲筆長嘆,這是怎麼回事了?現在大學錄取率怎麼隨便都是100%以上,民國59年、58年時代,我們要考大學是如何三更燈火五更雞,透早就要拼,一直念到晚上10點,校工趕人回家,錄取率也頂多18.1920%左右,為什麼錄取率會差這麼多?為什麼現在學生素質哪麼差?又為什麼現在大學要設立哪麼多?怕招不到學生所以寧爛務缺?簡直就是惡性循環,教育部當年為什麼對私人興學沒有管制,只管催生,不管教學品質。幾年下來現在整個社會不是嚐到惡果嗎? 

這簡直把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神聖教育使命當作屁,大家都一腳踩進陰溝去撈錢,說白一點,大家就是假興學教育使命來賺錢,拼命的開學店牟利,以前念個文化、逢甲之類都會被人笑去唸學店,現在念個18分的大學,家長還樂吱吱,與有榮焉!真是反了!轉瞬40年來,價值觀真的那麼多嗎?

今天又看到考10分可以唸大學的新聞,我說:家長也不用為這種子弟拼老命賺錢了,早早送去學個技藝吧,一堆科目考試,恁爸智障腦殘隨便用猜的也不只10分,過去我們不會唸書時,老爸會叫我去「掌牛」或拜師做學徒學習修理腳踏車,現在學生學甚麼呢?我看只有呆在網咖鬼混吧。悲啊! 

【以下摘自網站】

………………………………………………………………………………………………………………………………….

考「10分」上大學 民眾:太誇張 

更新日期:2010/07/20 09:01 

大學指考成績單19日起寄發,大考中心同時公佈最低登記標準,錄取率高達97,各項科目成績的最後3%考生將不予分發,估計只要10分就有機會上大學,84007人應考,大概只有2500人會落榜。 

大學指考分發最低標準出爐,只要考10分就能去登記,又是這樣的低分?民眾超傻眼!但有人習慣了,因為95年時,最低分還要60幾分才能上大學,但隔年卻一口氣掉到18分,97年更是創下史上最低的7分。 

當時大考中心被外界批得滿頭包,隔年只好祭出最後5%不錄取的門檻,但最低分卻只有14分,還因為太多私校招不到學生引發反彈,今年再把門檻調降到3%,第二類組最低三科,只要有10分就可登記分發。 

因為大學現在就怕沒人唸,過去幾年,包括稻江管理學院、立德大學以及開南大學、興國管理學院,都面臨不是收低分學生,就是招生招不滿窘境,但民眾很擔心,台灣高等教育壞光光。 

低分也能上大學,真的是台灣的教育惡瘤!這樣的學生能有多少競爭力?恐怕政府得再想想辦法。

素質低落 源於學習態度差 

邱天助 中國時報 2007.09.06

報載教育部為了減輕大學生的課業負擔,擬議將現行的一百二十八畢業學分調降為一百,並且表示最快在九十七學年度即可施行。顯然教育當局對我國的教育問題仍然無法對症下藥,要知,台灣大學生的素質低落並非學分,而是學習態度的問題。 

根據國科會「台灣高等教育資料庫」針對九十一到九十三年度,大學和技職院校學生所做的調查報告顯示:台灣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大一新生幾乎不念書,每天讀書時間不到一小時,研究指出,這種情況到大三還是沒有改善。該調查也顯示,許多大學生平日忙於打工而非勤於課業,其中,公立大學打工比例有四○.六%、私立大學三四%、私立技職院校三二%。 

因此,學生程度的低落不是沒有時間讀書,而是根本不想讀書,更嚴重的是,這是校園文化的問題,而非個別學習的現象。這些日子最令人難過的是一群記者拿著麥克風,追問去稻江報到的學生:「請問你考幾分?」,嚇得許多人紛紛走避;前日更見到一些記者找幾位技職學院的學生,當場逼問:「你會不會用英文自我介紹?」不知道為什麼多年來教育政策的錯誤要讓稻江來承擔,甚至將她汙名化;為什麼推動英語教育的失敗,要用這種羞辱的方式來呈現? 

事實上,現在高等教育不只大學生素質低落,許多研究生的程度也慘不忍睹。由於大學的氾濫,學歷已不等於學力,有些人大學畢業進到研究所,並非真正有心於學術,「研究生」的頭銜只是讓他們有尊嚴存在的一種生活方式而已。不幸的是,在當前大學教育市場的需求飽和情況下,許多學校深怕沒有學生就讀,有越來越多大學教師不敢對學生的課業做嚴格要求,學生選課也往往「避重就輕」,好不好玩、輕不輕鬆往往是主要的考量因素。在這種惡性循環之下,台灣的大學教育就像花衣吹笛人一樣,一再地將學生帶向逸樂的舞臺,縱容、討好他們,再回過頭來憂慮年輕人的「膚淺」、「世俗化」。 

多年來,我們的教改運動總是打著「快樂生活」的口號,忽視「認真學習」的重要,讓學生誤以為知識真的可以不勞而獲。如今,我們期待學生更具創造力,卻沒有告訴他們任何創造力都需以扎實的基本功做為底子,誤導學生以為只要點子多就是才能的展現;我們每每用虛誇的方式激勵學生:「你真的很不錯!」,怕的是傷害到學生的自尊心,卻沒有告訴他們被人肯定仍然要以實力做為後盾,造成現在許多年輕人的信心往往超過自己的能力。 

逃避和逸樂取向變成台灣大學生的主要文化,如今,許多校園已成為法國思想家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所痛斥的「地中海俱樂部」,但見許多學生翹課打工,上下課來去匆匆,對他們而言,大學恐怕只是來此一遊拍照留念的觀光勝地罷了。 

因此,就像不能用講笑話的點子來增進學生的英文程度一樣,我們希望教育決策者對教育問題能多加深層的思考,如何再造良性的校園學習文化,才是當前教育最重要的改革目標,而不要只有在技術層次的改變,更不要再讓教育的錯誤讓無辜者來承擔。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o4186&aid=4244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