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領養與寄養﹐給小孩一個家 [家庭親子]
2011/12/09 01:44:48瀏覽8467|回應68|推薦238

愛美是一個黑人小女孩﹐瑞秋是白人社工。愛美從出生開始﹐在醫院就被母親托給社工找人領養。瑞秋負責這個案子﹐一路陪著愛美更換寄養家庭﹐直到瑞秋辭去工作。愛美長大以後﹐也當了社工﹐很巧地負責了瑞秋退休後的社會安全照顧的案子。她們認出對方﹐多年後的重聚﹐讓她們非常珍惜這個寶貴的緣份。兩人都未婚﹐於是瑞秋領養了成年的愛美﹐她們成了母女。

這是我在領養小孩的聚會上聽來的故事。

在我們家小朋友出生前﹐自己老大不小了﹐中年男人的父愛需要付出﹐於是想要領養小孩。這其中我們參加了領養小孩的每月一次的聚會超過一年﹐直到有了雙 J。這樣大約二十人的聚會﹐是給有心領養小孩的人﹐一個講習互助的聚會﹐分享經驗﹐也給自己心理上的準備。其中有單身男女﹐中年夫妻﹐男女同志等。

每次聚會是一個半小時﹐每次邀請主講人主講四十五分鐘﹐然後是對談。主講人包括領養仲介﹐律師﹐心理師﹐社工﹐領養的父母﹐提供資訊和分享經驗。

領養小孩以後﹐小孩就是自己的小孩﹐好壞都必須承擔﹐絕無退還的道理﹐在法律上也不被允許。所以除了要有必備的父母之愛﹐還有很多挑戰要面對。

這裡面分兩種﹐領養( adoption) 和 寄養 (foster care)。領養就是在法律上是自己的孩子﹐姓氏會換﹐生活和經濟﹐由領養父母負完全的責任。寄養在法律上不屬於自己的孩子﹐只是提供小孩一個居家環境﹐不必待在收容所﹐政府每個月寄支票給寄養家庭﹐負責生活上的開銷﹐直到 十八歲生日為止。

在手續上﹐寄養花費低﹐成功的速度也比較快﹐有些寄養家庭幾年後會領養寄養小孩。因為寄養小孩不屬於自己的小孩﹐必須時常被社工探視﹐也會因為寄養家庭生活的改變﹐遷移﹐都會隨時終止寄養關係。沒有被領養的小孩﹐很可能在十八歲前﹐數度更換寄養家庭。

領養則需要花費﹐包括仲介﹐律師等﹐大概要花到一兩萬美元﹐排期在一年左右﹐如同懷胎十月。一般領養者﹐在小孩小時候就讓小孩知道自己是被領養﹐這在東西方有很大的不同。

我們常在街上看到一個家庭由不同種族組成﹐我想這是西方文化裡的博愛精神。在美國大約有 3% 的小孩需要被領養﹐其中以黑人小孩佔多數﹐所以領養小孩要指定種族﹐必須等非常久。生父母有權決定被誰領養﹐所以領養者必須準備一本如同企劃書的檔案冊﹐裡頭包括自己的相片﹐經歷﹐生活情形﹐個個使出渾身解術來搏得生父母的認可。領養後﹐生父母就算放棄了自己的監護權。在領養的過程﹐領養者不可以給生父母任何金錢﹐包括小到十塊美元。

領養或者寄養前﹐都必須經過社工的評估 (home study)﹐由社工來家裡訪談數次﹐看經濟狀況和生活環境﹐還有心理師的分析﹐其中小孩必須有自己的房間。光有愛心還不足以成為領養或寄養父母﹐還必須經過各種評估。這樣的評估往往也讓想當父母的人了解﹐自己是不是適合當這樣有挑戰性的父母。很多人在這當中了解自己的問題﹐知道自己的準備不足﹐而打消了這樣的念頭。

經過各種評估之後﹐就有可能配到一個小孩。領養之前﹐通常會有一段互相認識期。領養人和小孩會在週末見面﹐以年齡設見面的次數﹐譬如領養三歲小孩﹐就見面三次﹐領養八歲小孩就見面八次。這些見面﹐也在看兩方的適應和是否投緣。主講人告訴我們﹐在小孩面前就做自己的原來的樣子﹐小孩很聰明﹐他們看得出來大人是否真誠。如果見面數次後﹐有一方覺得不願意﹐就只好等下次機會了。

有時我們也會看到失敗的例子﹐譬如寄養父母只顧著拿支票﹐沒有全心照顧小孩﹔領養家庭夫妻本身存在許多問題﹐或偏愛自己的親生小孩等。關於這些問題﹐制度本身沒有錯﹐應該算是社工的失職。

無論領養或寄養﹐都必須有無私的愛﹐小孩已經失去父母一次﹐不應該有第二次。健康活潑聰明漂亮的小孩大家都想要﹐可是領養或寄養的小孩不一定就是這樣。有時候我也覺得慚愧﹐我們的文化講了幾千年仁愛﹐博愛﹐我卻在別人的地方看到了這樣的實踐。

我不知道台灣是否有寄養的社會制度﹐如果領養是很大的工程﹐他山之石﹐如果我們的社會實施寄養﹐是不是可以讓小孩有個家可以回﹗

有一位主講中年女人有個寄養青少年女孩﹐她每天接送女孩上下學。一般青少年都怕同學看到自己的父母﹐最好遠遠就停車﹐女孩卻大方介紹給她的同學﹐因為﹐她有了一個家。

 

 

[延伸閱讀]

失庇的幼雛 by 安安小秋

便條上的地址 by 椰子樹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yjameschu&aid=5893857
 引用者清單(1)  
2014/09/26 16:12 【udn】 購買前先比價!經驗 解答 分享 父母比價

 回應文章 頁/共 7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台灣女兒埃及媳婦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伊斯蘭的觀點
2011/12/10 00:22

婚前已先警告過蜜糖,媳婦我已藉高齡。生不生的出傳宗子嗣別太奢望。

蜜糖說:小孩是上天給的禮物,不是你說要就會有。端視上天何時給這禮物。

在伊斯蘭觀念接受寄養小孩,但反對領養小孩、將別人的小孩改上自己的姓氏。

其中觀點之一是為避免小孩長大後與自己的親人結婚而造成亂倫。

對於寄養的小孩他們也不會禁止與原生家庭接觸。

我認同這樣的觀點,在行善同時也尊重小孩的根。


東村James(nyjameschu) 於 2011-12-10 07:12 回覆:

呵呵﹐原來記者先生也是這樣的看法。嘿呀﹐像我們家小朋友﹐哎唷﹐我45歲她們才姍姍來遲的。

原來伊斯蘭教的看法是如此﹐也很有道理。


大海(穿新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博愛
2011/12/10 00:10
我們的文化講了幾千年仁愛﹐博愛﹐我卻在別人的地方看到了這樣的實踐。
James 這句話講到要點.我們大家應該好好反省!

請問兩件事:
1. 領養的"市場"是不是供不應求?(想要領養的人比可被領養的小孩多出許多)
2. 寄養的"市場"又如何?
東村James(nyjameschu) 於 2011-12-10 07:10 回覆:

就我知道的﹐小孩也不少﹐畢竟很多青少年會不小心懷孕。

小孩和領養人數目應該相當。不過小孩年紀越大﹐被領養的機率會比較低。因為很多領養人會認為小孩年紀大﹐人格已經形成。所以年紀小的﹐會有多人爭取。

寄養也很多﹐因為沒有經濟壓力﹐只需耐心照顧。不過也有的寄養父母拿支票﹐給自己用﹐沒有完全把錢花在小孩身上。


孤獨水精靈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給孩子愛
2011/12/10 00:07

J J 爸爸:

樓下格有說的沒錯! 台灣早有寄養制度

我週邊認識的人就有社工 及 寄養家庭 

只是台灣人的觀念與習性  還無法將這種愛心成熟到完全的博愛精神

雙J來報到  是很意外嗎?

東村James(nyjameschu) 於 2011-12-10 07:04 回覆:

博愛的路﹐我們還有很長要走﹐我很有信心啦。

喔﹐我們小朋友的出生﹐說實在的﹐我也滿意外的。畢竟我老大不小了﹐質量都在下坡。。。¤Ñ°Ú

結果一來兩個。


柔怡~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給小孩一個家
2011/12/10 00:03

記得曾看過一篇文章,有位女士遲遲無法生育,有人勸她先去領養個孩子,但她拒絕,她認為萬一她以後有親生孩子,當己出孩子與領養孩子有衝突時,自己不是一個能夠公平處理的媽媽,我覺得這是很實際的問題,同時她很了解自己。

一個人當家裡只有一個領養的孩子時沒問題,若再加上後來有親生孩子,則比較複雜。外國人對領養問題似乎處理得比我們好,也比較樂意當寄養家庭。

東村James(nyjameschu) 於 2011-12-10 07:02 回覆:

這可能是文化上的差異。

我們常在路上看到一家不同種族﹐父母明顯會特別照顧年齡小的﹐這是很自然的情形。

上次 總統候選人 馬侃﹐有一個領養的 印度女孩。跟小布希競選的嗜時候﹐人家攻擊他有外遇﹐生了印度人。他為了保護女孩﹐不解釋﹐弄到謠言太大﹐他退選。

上次和歐巴馬時﹐女孩已經是青少年﹐可以面對媒體﹐他大方帶她出來在選舉舞台上。

這是我滿感動的地方。


Gioi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早有寄養
2011/12/09 23:36
誠如樓下幾位說的,除了領養,台灣也有寄養的社福機構,行之有年,而且是專業的社工,社會局也參與,對養父母的資格評估也很嚴謹,專業.基本上和美國相似,畢竟具此學科的專業人士多是在歐美獲得學位的.唯一比較不同的是,國人多要健康的孩子.對先天殘疾孩子的領養與西方人略有不同,相信是中西文化及宗教觀差異之故.
東村James(nyjameschu) 於 2011-12-10 06:56 回覆:

很高興台灣也有這樣的制度﹐非常好。

西方文化﹐比較會接受不大健康的孩子﹐也比較有互助網。如同我們在聚會裡說的﹐照顧不大健康的孩子有時候會累﹐所以不要害羞請親朋好友幫忙﹐任何的小幫忙都COUNT﹗畢竟不大健康的孩子需要被領養的還是比較多。


隨寫人◆ 不速之客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週全完善
2011/12/09 22:26

不知台灣的制度是否完善

不過看詹姆是這篇說明

覺得米國的制度週全完善

就是要給小孩一個家

東村James(nyjameschu) 於 2011-12-10 06:52 回覆:

就我自己的經驗﹐的確他們的制度和方法比較完整﹐對小孩也比較有保障。

小朋友的娘的哥哥沒用孩子﹐為了領養申請已經三年了﹐也評估了好幾次﹐還沒通過。最近整修房子﹐看會不會通過。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退養
2011/12/09 21:41

之前有看過台灣「退養」的新聞,因為養父母覺得小孩太頑劣。好可憐的小孩!


東村James(nyjameschu) 於 2011-12-10 06:49 回覆:
我也是很生氣。如果沒有這樣的心理準備﹐那就當初不要養。這是社工的嚴重失職。

蒼樹薰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啟發
2011/12/09 21:03
詹姆士這篇文章啟發了人們內心深處無私的愛.........
東村James(nyjameschu) 於 2011-12-10 06:47 回覆:

我想﹐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

因為我參加了這樣的聚會很長一段時間﹐可以具體歸類一下﹐跟大家分享一下見聞。


TOM
2011/12/09 16:15

寫得不錯。

酒店經紀 酒店經紀 票貼 借貸 借錢 借款

東村James(nyjameschu) 於 2011-12-10 06:44 回覆:
謝謝鼓勵。

天路(今日當如何)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助養
2011/12/09 16:01
昨天才決定的,是格友新天新地給我的啟發,
在世界展望會的孩童名冊中找到一位小女孩,
十一歲,甘肅寧夏人,細細的眼睛,我好喜歡她!
我是個求好又緊張的人,單獨教養孩子我真作不來,
拿錢資助我可以盡力而為,想到以後這孩子會寫信給我,
好期待喔!
東村James(nyjameschu) 於 2011-12-10 06:41 回覆:

呵呵﹐果然是我們牡羊的。

很好呀﹗將來會寫信給您﹐那多感動﹐有休假還可以飛去看她﹐很方便。

我以前贊助過一個尼泊爾的男孩﹐從八九歲到他大概十四五歲。不過我們無法通信﹐偶爾有人代寫英文信就是。

希望您成功﹐先恭喜喔﹗

頁/共 7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