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0/10/11 00:42:18瀏覽669|回應0|推薦13 | |
前一帖(中華民國台灣的謝頓危機)說到 “名目上的中華民國應該被視為謝頓的百科全書計劃,是個障眼法,已完成階段任務,可以退休了”。為恐熱愛中華民國的朋友誤會,我必須補一帖;身為中華民國上校軍官之子,我也有義務寫一寫雙十的光榮。
講中華民國的光榮之前,先談談她1949年之前的失敗吧。她接過帝制晚期的爛攤子,在40年不到內亂頻仍外侮侵陵的期間,欲以較現代化的政治上層設計解決生產模式落後、有90%文盲人民的中國社會問題;這是不可能的任務。20世紀初中國生產模式的落後與大量貧窮的人口注定了這種top-down方案的失敗,但這類方案幾乎是當時所有羨慕日本明治維新與歐美文明的知識分子的共識;其實他們也別無選擇。於是中國走上皇朝交替期間農民暴動的老路,共黨趁機而起,以系統性的理論將階級仇恨與報復合理化,於是中華民國黯然退守台灣,而中國進入黑暗時代與新帝制。 然而那個不可能的任務,卻也是中華民國光榮的源頭。光榮首先源於她孕育誕生的過程:中華民國催生於一個文明的理想,為了快速達到理想,無數的年輕人奉獻生命於祭壇。光榮再源於她用千萬軍民的血肉之軀抵抗侵略保衛家園,長達14年。日寇侵華時,日軍的平均戰力約為國軍五倍;亦即每傷一個日軍,得傷五個國軍。(所以軍國日本敢惹尚在大蕭條中徐徐恢復的美國,有其計算,並非全是誤判)。這五比一的戰力估計,乃是慘烈的淞滬戰役貢獻的大數據。第三個光榮,在她退守台灣後,雖為反共而採取威權體制,但畢竟未曾在精神上背離催生她的文明的理想;她尊敬知識、重視教育、發展經濟、充裕民生,為民主轉型打下根基 - 而那正是1949年之前的中國所缺乏的根基! 我知道對中華民國的評價有許多灰色地帶、許多爭議。用章回小說為喻吧,上回已經寫完,下回正待分解。嫌棄上回的故事太爛的人,現在是你們的機會。 至於我,我站在2020回視中華民國歷史的光榮,充滿敬畏。 ~微分思維~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