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質疑,中國人和台灣人都使用同一種語言,為何會有這麼多代溝?難道是簡體字和繁體字的問題嗎?
但我不打算把重點放在字體身上,因為多數人對簡體字的反感不只是出在字體上,說是感情我不反對,任何人對自己的文化都會有感情,但在這裡我會提出幾點分析。
簡體字、繁體字哪個好?使用它的人覺得好就是好,使用者﹝大眾﹞就是專家,文字不是古物,是約定俗成,是不斷由新的事物所堆積上去的,且隨著時代、文化、科技的演進,語言、文字會不斷產生新詞,五百年前和現今相比,不知多了幾千個新詞和字,這些詞不只是文字,它也代表整個社會的變遷和價值觀,但文字的改革應該交給使用者「自然」的去淘汰或者更新,而不是人為主動去更改,文字代表的不只是文字的表面意義。
說到文革使中國將繁體字改為簡體字的問題,那是文字遭受一次嚴重的人為改變﹝還是獨裁政府﹞,這種改變不同於英語因為國際發展那樣自然普及,雖然繁改簡不像台灣那樣從原先的河洛語、客家話﹝文字仍是漢字﹞以及原住民語﹝無文字﹞,到殖民階段的日語﹝平假名、片假名﹞到北京話﹝也是漢字﹞的母語大更動那種痛苦,因為他的語言並沒有改變,變的只是文字,但是要知道那個時代仍有許多文盲,要他們突如其來的接受簡體字並非難事,何況中國共產黨所推崇的紅五類中的貧農跟工人佔了中國人口的多數,他們的工作性質在那年代即使對文字不熟悉也無所謂,不過,這種被任意變動母語或文字的悲哀,有被殖民歷史的國家應該最清楚。
其實大多數台灣人都看得懂簡體字,台灣人就常常寫簡體﹝但也跟中國簡體不同﹞,所謂的看不懂其實是「看不慣」通篇的簡體字,同時,我也不認為中國與台灣代溝的問題出在字體上,而是「價值觀」、「文化」、「社會發展」、「政體」、「詞意」…等等的不同。
既然談到簡體跟繁體,那我就在這裡舉台灣跟中國的例子,代溝何來?真的只是繁體跟簡體的差異而已嗎?看文化如何影響「用詞」:
一、物品名稱不同
由於網路和次文化的發達,現今出了一些過去數十年沒有的新詞,許多物品名稱上台灣和中國不相同,例如台灣稱之為「軟體」的,中國稱為「軟件」;台灣稱「光碟」,中國稱「光盤」;台灣的元首稱之為「總統」,中國的元首稱之為「領導人」;台灣稱「公車」,中國稱「公交」…等等。
二、同一名詞的歧意
在台灣「同志」一詞指同性戀,「同志」在中國則是親暱稱呼;河洛話之故,「水」字在台灣也可以另稱他人很美,在中國則沒有這個意思;「牛」一詞在中國可以形容他人很勇猛,但在台灣如果被人說很牛,往往會有動作慢的聯想,在中國「政府」所指涉的是黨,在台灣「政府」不過是個欠罵的流動集團。又例如次文化在台灣所帶起的用語,例如:機車、好人、小強,這些名詞可能並非原名詞的本意,必須仰賴文句才能判斷語言的意思,所以即使中國人看得懂這些名詞的本意,也不見得能理解台灣人在說什麼。
三、拼音問題及地方語言文字口語化
台灣許多人使用注音輸入法的緣故,所以在網路上聊天時常常在一個句子中夾雜ㄅㄆㄇ,「科科」即是從ㄎㄎ而來;中國文字使用漢語拼音,所以也出現不少漢語拼音取代漢字,例如SB等於傻B、我BS你則為我鄙視你…等。因台語而產生的語詞,例如「夯」、「俗辣」、「白目」…等等,都是具有地方文化色彩的名詞,即使同樣使用繁體的香港字,也有許多粵語文,如「老餅D事」指古老的事,「禽日佢地行街幫襯老李的茶店」意思是昨天他們光顧老李的茶店,雖然港台同樣使用繁體字,但要是不了解對方的文化,就看不懂對方在說什麼,何況是中國了。
四、文法和語句概念的差異
查找資料中,待補…
五、歷史走向、社會發展與政體產生的不同
互相隔絕了半世紀之久的兩個社會,其實在文化上就不太相同了,何況中國經歷了那自斷手腳的文化大革命。當然,沒有任何的文化能稱為正統,宣稱正統只會讓文化死亡。圍棋從中國傳到日本去,不也成了日本的國粹嗎,阿拉伯數字源於印度人之手,要是印度人畫地自限,數學又怎麼能快速在世界各地發展起來?文化不是斷代而是接力賽,同一種文化會在不同的土壤裡開出不同的花,就好像兩百年前從英國移居到美國的美國人,他們的後代不是英國文化,而是美國文化那樣。最後一點不多說,畢竟有很多歷史因素,我想在此不需要放進太多。
以上這些都顯示了文化的不同導致用詞上的改變,是無關簡體繁體的字型問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