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一支箭射向蒼天]--[開車要「用心」]讀後感
2009/12/11 11:16:30瀏覽629|回應0|推薦5

小芥子讀書坊(73)
副題 :[一支箭射向蒼天]--[開車要「用心」]讀後感

      繼[拈花手的秘密]之後,師尊蓮生活佛最新禪書:[一支箭射向蒼天](第211冊)又應運而生,真是為真佛弟子.老參同門們帶來莫大的喜訊.
翻開此書目錄,台灣大燈文化十分用心精編目錄下的小提示,令讀者們更能擷取文章中的精義.

      當我讀到[開車要「用心」]一文,特別有一番的啟發...文中提到--當弟子對師父說:「師尊開車要用心!」
但是師尊卻沒答話。 師尊問聖弟子:[為什麼沒答話?如果要答話,用哪一句話最恰當?我請聖弟子幫我答。 ]

      其實既然是[用心]又不是一定[用口],那麼答亦可,不答亦可.有些人作法務,草草了事,卻到處說:[自己忙的很,從早作到晚...]
而真正用心的,其實,只是[直直作]又何必多說;自己作自己瞭然,又何必解釋?除非說法啟發,若要答的話也是:[孤獨自重],問為什麼?
答:[又是誰多心?]這是古德曾云:[恰恰用心時,恰恰無心用], 知道[自重]但也不需執著,是要[用心]但也本來[無心可用 ] .

      文中又提到:[桂琛禪師說:「雲動有,雲去有?」 僧人接著說:「不是雲動,是風動。」 桂琛禪師說:「我說雲亦不動,風亦不動」
僧人駁斥: 「和尚剛剛才說雲動?」 桂琛禪師答:「是誰罪過。」(妙句) ] 

      [雲動]是慈雲滿佈,廣渡有情;[雲亦不動]是端坐本來道場.動即不動,本來就是合一的(一體兩面),是[誰多心]--[誰罪過].因此,修行並非一成不變的,要有內在的澄定也需外功.有的人特別偏向小乘的個人自修,比較不想與眾生結緣;有的則是偏向大乘的廣結善緣利他渡眾,卻無暇自淨其意.而禪師是去實踐平常自己內修所悟的,隨緣渡眾罷了!又何必苦苦去堅持這會兒是[雲動]還是[雲不動]...

      關於以下一段的對答也是更為精彩:[有僧人至。 桂琛禪師舉拂子,問:「還會嗎?」 僧人答:「謝和尚慈悲示學人。」 桂琛禪師說:
「見我豎拂子,便道示學人,你每日見山見水,難道不是開示你嗎?」 又:見另僧人至。 桂琛禪師又舉拂子。 這位僧人讚嘆禮拜。 桂琛禪師說: 「見我豎拂子,便禮拜讚嘆。那你掃地時,豎起掃帚,為什麼不讚嘆?」 ]

      讀到此段,我想到每次師尊來台灣,真佛弟子們就成了[追佛族]--一群專門追探[師尊的行蹤]者!想必這也是弟子們的純然熱情可愛之處!而密教弟子們渴慕恩師.歌詠讚嘆自己的師父也是應該的,只是...弟子們看的是表相還是更深入?如果我們細讀師尊的書,就更能深刻體會真佛的無所不在.所以禪師對學僧說:「見我豎拂子,便道示學人,你每日見山見水,難道不是開示你嗎?」.「見我豎拂子,便禮拜讚嘆。那你掃地時,豎起掃帚,為什麼不讚嘆?」...弟子想要求法,卻忽略何處不是法;想讚嘆師父,卻沒有意會師父無所不在,萬物皆真佛,從未離開過弟子! 其實,我也和大家一樣,也曾是[追佛族],畢竟再看到師父的那種法喜是無可言喻的!但是我們也邀請大家成為[追心族],常去恭讀師尊文集,讓我們思念恩師的翅膀,再次鼓動敖翔,飛向十方,同體天地,從此更不寂寞!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king&aid=35782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