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重播
2014/06/26 20:47:39瀏覽877|回應0|推薦9

近幾個月來,有一個長期經營感恩與人性光明面的節目,已經悄悄變成『重播』形態了!

我曾經是該節目成員之一,雖然很短暫,只有兩個月,但畢竟待過,總覺得二十年都過去了,為何二十年後,還要這麼辛苦。

我最近幫它採訪製作了李泰祥『不再告別』這個新專題內容,但真的沒想到,新節目播出的時間點卻充滿不確定性。換句話說,這個李泰祥『不再告別』的專題內容,何時能播出?完全無法預料。

一個長期需要各界募款資助拍攝的節目,製作人有著異於常人的堅持。所以,二十年後還在,是台灣最常青的節目。

這個節目的困境也某種程度代表著台灣對於談人性光明面的節目,有『叫好不叫座』的宿命。

老實說,我對於類似的節目,也會有一種『舊』與『慢』的感覺。心靈掉淚或是人生宿命的救贖,它在電視文本裡,在觀眾的視野中,不是娛樂價值,而是有點宗教的情懷。

這個節目最近在某個縣市再度合辦演唱會,發起人來自地方,凸顯這個節目的精神與延續的意義。前兩年該節目主動舉辦的老歌演場會,是一種新嘗試,數千人參與並給予熱烈掌聲。

老節目需不需要創新?是一個討論議題,如果它不僅是節目,而是一種價值與精神,那就跳脫純節目的論述,它無需改變,只要堅持即可。

老符號在新世代的符號消費價值,一直是值得探究的。

二十年的節目裡,介紹了無數的人、事、物,早就是台灣人物及土地變化的縮影,可以想見片庫檔案裡有多少的獨家畫面與經典對話,值得保存與應用。

這就像當年筆者在製作文建會委託的布袋戲專題一樣,在一個收藏家的簡陋屋室裡,有著無數的布袋戲音樂硬碟與相關記錄史,這些是國家文史收藏機構無法想像的寶藏,但它竟然就在民間,用民間簡陋能保存的方式保存著,總令人感到一絲絲文化的遺憾。

一個節目面臨一個新的蛻變,也終於體會『時間』並不總是正向資產與品牌價值。

現今社會在新舊世代的更替中,論資排輩都已不是論述主邏輯了,即使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好節目,那又如何?它在電視收視視覺排序裡,到底位置在哪?

觀眾在哪?節目如果少了觀眾?節目呈現的動力何在?

如果真有忠誠的觀眾,為何電視台卻看不到?即使約未到,卻用重播方式預告了它可能的未來。

類型性或宗教型的電視台即使收視率不高,但某些節目內容可以召喚該收視族群,即使節目製作費很高,但延續性毋庸擔心。

但在許多商業電視台思維裡,節目製作邏輯是不一樣的,一個外製節目要靠台資源及播出才能生存?製作前端的生存法則必定充滿荊棘。

新媒體時代來臨,但這是一個收視端觀點的新趨勢,從產製端來看,它還是有很多地方很傳統,尤其資源的挹注永遠需要。

從新媒體及群眾募資當成一個重新出發的窗口,期待該節目可以延續生命週期,是鼓勵大於現實的說法,我也只能如此企盼。

或許,明天一切又解了,燈仍然亮,此文無需『重讀』,也不用看『重播』了。

( 時事評論媒體出版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ennien1234&aid=14553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