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當新聞變成了小說....
2005/11/05 15:44:54瀏覽6156|回應14|推薦41

當我還是個傳播科系學生的時候,我的老師們,總是諄諄教誨:「寫新聞不能帶有太多記者的主觀個人意識」,新聞是描述人事時地物的現象,告訴讀者發生了什麼事;而導言更要簡單明瞭,讓人一眼就知新聞的輪廓,最忌拖泥帶水。末了,老師們還會丟下一句:「切忌太多浪漫的描述,新聞不是小說!」

當我用獎學金念完了4年大眾傳播系,再以榜首考上傳播研究所,我的老師們換了人,但說的話仍然沒有變,教科書裡的內容也未曾改變。這個寫新聞的原則,跟著我走完6年的學生生涯,一直到我進了報社工作後,仍然謹記在心。

最近,報社頒布了一項命令,要記者「故事化寫作」,要求記者採訪新聞必須追根究柢,要有故事、有情節,才能獲得讀者青睞。基本上,我同意這樣的原則,認同記者要深入追查新聞背後故事的精神,然而,由於「故事化寫作」只有「大綱領」,無「施行細則」,造成近來報社同仁相當困擾。

部分從前僅需簡單處理、案情單純的社會新聞,突然變得棘手,每則都要細加追查背後動機原因,記者們人仰馬翻,「為了故事而故事」,最後新聞出手時,連執筆記者都坦言「真的慘不忍睹!」

我的同事王聰明,是個年輕有為又上進的好青年,新聞科班畢業出身,對於新聞原則知之甚深,前不久,他處理一則男子酒後凍死的新聞,原本100字短訊即可解決,但上級長官不滿意,硬是要他去問出背後的故事,而且要讓讀者「一開始不知道發生什麼事」,最後看完時有「喔,原來如此!」的感嘆。

於是,他只好把新聞重新改寫,增添許多情節,當稿子發出去之後,他沮喪委屈的打電話給我,覺得對不起教他的老師;而我看著他在無奈掙扎下寫出來的稿,也無言以對,在內心感慨萬分。

當新聞與小說越來越雷同,記者與作家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

我可以反抗嗎?很抱歉,我只是個卑微的小記者,也聽過「螳臂擋車」的故事,知道那隻想舉臂擋車的螳螂,最後被大車碾過,腸穿肚破的下場。我只能默默祈禱:希望有一天,我的職業欄上不會被填上「作家」


王聰明的原稿如下:

【記者王聰明/採訪報導】兩年前來到哈啦鄉九百村山區自搭竹寮獨居的47歲男子李嘉增,昨天上午被人發現猝死住家旁的柿園內,死者的記事本上寫滿「喝酒」兩字,且屋外堆滿空酒罐,因近日天候轉涼,警方推測可能是酒後失溫 
、受寒凍死,但確切原因尚待調查。                             
                                                             
昨天上午11時,蔡姓果農發現李嘉增倒在離竹寮僅數步之遙的果園內,雖仍穿著長褲、夾克,但身體已僵硬,趕緊報警;警方到場後,發現死者身上沒有外傷,但竹寮外堆滿許多喝光的米酒罐,警員憶起前晚「風很大、天 涼」,初判死者可能因受凍才猝死。              
                                                             
李嘉增的住處除屋外有一堆酒罐及一輛機車外,竹寮內自搭床鋪、起居空間,瓦斯爐已經焦黑變形,地上還有生炭火的痕跡,桌上擺放一本記事本,大多數的日子都僅寫上「喝酒」兩字;屋外還飼有一隻剛下蛋的母雞。                                                 
                                                             
警方調查,從外地遷居中坑村的李嘉增綽號「阿增」,平時住在簡陋的竹寮內,以打零工維生,平日生活簡單,為人老實,但有酗酒習慣,研判應是酒後失溫,天冷受寒才生不測。                       


王聰明在上級長官要求下,寫的「故事化」新聞:

【記者王聰明/採訪報導】新竹縣哈拉鄉九百村山區,住著一名被喊為「阿增」的男子,兩年前他獨自一人入山,在林間搭起一座勉強能遮風避雨的竹寮,自此在內
起居生活,屋外總擺著少空酒瓶,每逢酒後,他就變得喜歡找人說話
,不過,村民對他為何落腳此地,多半仍一無所悉。

「阿增」的住處清幽而隱僻,需沿溪流旁小徑,蜿蜒而入,竹林間看似杳無人煙,卻可意外發現小路旁空地上,有竹竿晾著幾件衣服,從衣衫間望過去,才發現有一道竹籬圍起的門,推開後,床舖、桌椅盡在其中,空間雖大,卻「五臟俱全」。

不過,這處「房屋」,天花板僅以竹竿和板子遮起,也無窗戶,遮了風,床舖則用蚊帳緊包,地板上有幾塊磚頭,裡頭全是燒白的木炭;桌上擱著一本記事本,有許多日子都只寫下「喝酒」兩字,與屋外成堆的空米酒罐,彷彿相互呼應。


而在竹門外,「阿增」還養了一隻母雞,這幾天母雞剛好下蛋,昨天整天都在孵蛋,一動也敢動,渾然不知平常照料著牠的「阿增」,已經沒辦法再餵牠了;「阿增」昨天被人發現倒在屋外的果園裡,已無息,留下身後的竹寮,還有一堆問號。

喝酒的「阿增」是酒喝太多?還是天冷受凍?居民憶起,前晚的芎林,「風挺大」,忽然轉涼,可能是酒後失溫,在屋外凍死了,當時發現他的蔡老先生,上前查看時,「阿增」雖然還穿著長褲與薄夾克,但軀體已僵硬。

警方獲報後,趕往處理,有些警員知悉後感到驚訝,畢竟都對「阿增」有些印象,曉得以打零工維生的他喜歡喝酒,平時沉默老實,少與人打交道,黃湯下肚後,卻會變得找人說話,沒想到就這樣死了

附近居民聞訊後,想起前晚哈啦鄉風大,「天有點涼了!」有人猜測「阿增」是酒後失溫,天冷受寒才生測,不過,警方認為死因明,檢警將於今天相驗,警方昨晚已聯絡上他在台北的兄弟姊妹,得知李嘉增未曾婚娶,來到哈啦鄉搭寮居住,可能出自於「喜歡這樣的生活」。

「阿增」所留下的這處竹寮,天花板僅以竹竿和板子遮起,也無窗戶,遮了風,床舖則用蚊帳緊包,地板上有幾塊磚頭,裡頭全是燒白的炭,看似簡陋,但小地方也見巧思,像竹門上就掛了隻聖誕老人布偶,屋外還有一隻剛下蛋的母雞,只過,牠再也等不到主人回家了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en&aid=95812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L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找題材練寫短篇小說或劇本
2006/02/19 14:25

詳細紀錄~觀察~細微→多做一行,有版權費耶,但千萬不能去做那種原來人家看妳是記者買妳的帳,當妳一入那公司就完全不是那回事的事,現在說話不算話的人太多了,但可橫向發展相關事業,找幾個精緻的雜誌投稿,試試不同的寫作方式。


Lu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當天要求改寫真有點強人所難
2006/02/19 14:13
編輯或主任若覺得這條新聞可以追,可以交待第二天深入採訪寫成特稿或專訪,同時告知所需素材,或許真的可以寫成現代陶淵明或濟顛的故事,唉,不會新聞圈也像伊甸園一樣,都是「蘋果」惹的禍吧,聯合報的主管有這麼恐慌嗎?記得以前一篇稿要過五關,現在的新聞導言需要這麼長嗎?ㄎㄨㄚ ㄍㄚ ㄏㄨㄟ ㄏㄨㄟ ㄌㄟ。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台灣未來的羅琳是從聯合報出身??
2005/12/11 00:56

「阿增」的住處清幽而隱僻,需沿溪流旁小徑,蜿蜒而入,竹林間看似杳無人煙,卻可意外發現小路旁空地上,有竹竿晾著幾件衣服,從衣衫間望過去,才發現有一道竹籬圍起的門,推開後,床舖、桌椅盡在其中,空間雖大,卻「五臟俱全」。

感覺很像陶淵明的桃花榞記哩!!

聯合報想要把記者訓練成作家嗎??

說不定台灣未來的羅琳會從聯合報記者出身哦!!


連小混你給我面壁立正站好, 別去惹熊貓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聯合報這種大報也需要在新聞材料上灌水猜測!?
2005/11/26 19:21

聯合報這種大報也需要在新聞材料上灌水猜測!? 這裡面有多少根本是猜出來的 ?? 如果是猜出來的, 不就是假新聞了嗎?

錢真的不好賺是咩.

可讀者活該多出好幾塊錢去買這種新聞嗎?

其實, 讀者也不是傻瓜. 看多了, 大家就把情緒反應在閱報率. 如果自由時報的閱報率廣告是真的, 聯合報這樣的新聞操作可能過頭了, 遇到反撲了.

新聞製造業. 說得還真貼切. You can make it ?!


ANY愛妮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甘拜下風
2005/11/17 14:11

我以一般閱報者的眼光看同一件事情 :

第一篇無起伏的制式新聞 眼光瞄過也忘了 不會留下印象

第二篇加入小說式寫法 感覺有點誇張 爆笑 (很抱歉我這麼說 對死者不敬)

第三篇正式登上報的 正常化 人性化

佩服你們被操的 有本事一篇文章改了又改 無形中筆更犀利


ANY 你可以延伸為 Anything, Anywhere, Anyone, Anybody, Anyway......

張 正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story
2005/11/10 16:20
story :
─A connected account of the past; history.
故事;歷史。
─The narration of real or imagined events in prose or verse; a short tale or romance; also, an anecdote.
紀事;短篇小說;粺史;軼事。
─A report or statement.
報告;陳述。
─Rumor.
謠傳。
─A fib; falsehood.
【口】小謊;謊話。
─Plot of narrative.
小說情節。
─Facts about someone or something.
(常用單數)有關個人或事件的細節。
─Article in a newspaper.
新聞報導。

以上顏氏美語對story的註釋,新聞報導與其他定義間的關聯很有趣,也值得思考。

年復一年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寫新聞,說故事
2005/11/07 16:31

小說是虛構故事,可以慢工出細活,情節可以曲折高潮,隨心所欲,隨作者高興。報導文學則必須真人真事,是新聞的累積,事事有根據,必須經過查訪、分析與整理,客觀冷靜報導真相,曲折高潮卻不可隨意編造。

相同的是,小說與報導文學都在反映社會與人生百態。寫作技巧同樣表達「有血有淚」的戲劇效果,引人入勝,且有社會教育功能。

回應文被限制字數,請看https://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freddytang&f_ART_ID=97134

王聰明今天來人「述職」,聊了一下!


暱稱已被使用好吧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看過Capote的「Cold Bllod」嗎?
2005/11/07 10:04

 說實在的,同樣是這則社會新聞,我比較愛看「小說版」(雖然我也是新聞科系畢業,也還滿服膺一些新聞原則,但是......,傷腦筋!)

    在當今媒體百家爭鳴的環境中,這樣的社會新聞若只以純淨新聞的方法處理(甚至只處理成一百字簡訊),那只要交給新聞台去做即可,弄個十秒鐘的畫面就搞定;如此,報紙還有啥搞頭?為了在比快、比畫面不如電視的條件下,報紙只好從寫作方法下手,尋找出自己的利基。

    新聞小說化沒啥不好呀?(對我們這些「重口味」的讀者似乎是這樣?!)Truman Capote的「冷血」(Cold Blood)算是把社會新聞「寫成小說」(比較有學問的說法是「報導文學」)中最有名的吧?!他的內容完全真實,筆法、鋪陳則是小說形式。我想,如果把「新聞小說化」,詮釋為「以深度報導、調查報導,甚至報導文學的筆調寫作」,或許比較能讓人釋懷。

    喔,對了!看過奧黛麗赫本的「第凡內早餐」嗎?其原著小說作者正是Capote!


年復一年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正是敝人在下我
2005/11/07 02:07

故事化,不等於小說;用純淨新聞寫法,一樣可讓現場重現。

這兩句話不是我說,但是事實。

重改的那篇,王聰明又被退稿了,因為那是小說寫法,新聞要素不見了。所以見報的,不是重改的那篇。

而第一篇,鄰人對死者的描述太少。

不妨再把見報的貼給大家看。

記者王聰明/第三次報導
新竹縣芎林鄉中坑村山區,住著一名「阿增」李嘉增,兩年前,他獨自一人入山,在林間搭竹寮,打零工度日,屋外擺著不少空酒瓶,連記事本都寫滿「喝酒」,居民好奇他為何落腳芎林,但昨天上午,他被人發現猝死屋外,留下問號。

47歲的「阿增」住的地方清幽隱僻,必須沿溪流旁小徑蜿蜒而入,從空地上晾著的幾件衣服,才可察覺此處有人居住,雖有居民會找他泡茶,見面也會打招呼,卻搞不清楚他的來歷。

不過,鄰里透露,「阿增」嗜飲,大家都知道。平常沉默老實,不太和人打交道的他,幾杯黃湯下肚,卻喜歡找人說話。他屋外堆了一些空米酒瓶,桌上的記事本有好幾頁都寫滿「喝酒」。昨天他倒在門外的果園內,軀體僵硬,離酒瓶僅有數步之遙。

附近居民聞訊後,想起前晚芎林風大,「天氣有點涼了!」有人猜測「阿增」是酒後失溫,天冷受寒導致不測,不過死因不明,檢警將於今天相驗。

警方昨晚已聯絡上他在台北的兄弟姊妹,得知李嘉增未曾婚娶,來到芎林搭寮居住,可能出自於「喜歡這樣的生活」。

「阿增」留下的這處竹寮,天花板僅以竹竿和板子遮起,也無窗戶,遮不了風,床舖則用蚊帳緊包,地板上有幾塊磚頭,裡頭全是燒白的木炭,看似簡陋,但小地方也見巧思。

像是竹門上就掛了聖誕老人布偶,屋外還有一隻剛下蛋的母雞,只不過,牠再也等不到主人回家了。

後記:王聰明真的很聰明,很多人恐怕連改一次都不會,王聰明前進無量啦!


張念慈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獨家新聞害死人
2005/11/06 22:04

各報要求獨家

是一定的

不然 如何說服讀者「你想看的東西,只有我這裡有」

讓讀者願意乖乖掏錢滿報紙

不過

這樣的壓力真的很大

今天你獨家 明天可能你就被漏新聞

在這其中如何抉擇

很難  很難

頁/共 2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