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掰掰!聯合報忠孝大樓!
2009/12/16 23:17:09瀏覽13309|回應24|推薦70

聯合報大樓搬家了!心中感受五味雜陳,最多的,是濃濃的不捨和感  
慨。                                                           
                            

                                  
雖然明年7月,我也才進報社要滿6年,不過,聯合報是我第一份工作  
,也是我至今唯一待過的公司。過去的聯合報,我不曾參與,但這棟  
大樓,卻是我至今工作的全部。                                  

2003年7月1日,第一天上班。當初碩士論文還沒寫完,一直覺得大概
要先在小公司待個幾年,才有可能進大媒體,完全只是因為覺得陪朋
友考聯合報很無聊,乾脆一起進去考,結果意外上榜。            
                                                            

報到前兩天才剛出車禍腦震盪,不過還是硬ㄍㄧㄥ上班,不敢請假,   
每天穿得很正式到報社受訓,跟同一屆畢業、世新傳播研究所的學長   
唐復年合影。                                                   

前兩年在報社表現不好,考績都墊底,沒人比我更「黑牌」。2005年 
7月,從新竹市被調到新竹縣跑新聞,一心覺得「被懲罰調到荒郊野  
外跑新聞」,還有長官說「那個鬼地方,她大概很快就會不幹了,如 
果她要走,不要攔她!」                                       
                                                             
本來只是意氣用事「哼,想要我走,我偏不走,氣死你!」,結果沒 
想到愛上了新竹縣,沒有記者會、沒有奢華排場,沒有巧飾的媒體公 
關人員發新聞稿... 但卻有更多的人情味,我在尖石、五峰的原住民 
部落如魚得水,即便颱風天跋山涉水跑現場、跑弱勢新聞常常自己捐 
得比社會大眾多,不過我在這發現了人生新意義。      

2006年9月,在聯合報忠孝大樓裡,我獲頒了生平第一座的聯合報績  
優記者獎,當年考績破格三級跳。誰能想到?我曾經是報社棄之也不 
可惜的「黑牌」?                                                   
                                                             

2006年11月,報社要爭取「捷運報」,報社指定我與桃園優秀的記  
者楊德宜做為籌設小組必然成員之一,我們住在台北一個月,參與的
捷運報(也就是現在的Upaper)規畫,每天回聯合報忠孝大樓上班,
這是我跟這棟大樓最親密的接觸。                              
                                                            

 後來,我又回報社領了兩次社慶表揚獎,也開了幾次會,不過都沒有
再像這次那麼親近過。而這些年來,也因為整體經濟環境的不景氣,
加上媒體的激烈競爭,聯合報的大樓的餐廳不見了、辦公廳舍出租了
、年終獎金減少了、福利砍掉了、優離優退開始了、聯合報系「五報
鼎立」年代不復往...                     

                           
                                                             
我還記得,第一天到聯合報忠孝大樓報到時,完全被它雄偉的氣勢所 
震撼住。我還記得,每次踏進或離開聯合報大樓時,都有滿滿的驕傲 
感。今年10月間,我上台北修電腦,特地趕在報社搬遷前,留下最後 
像。                                                                                                                                               
                                                                   

有人興災樂禍「聯合報要倒了,所以才搬到汐止郊區!」。我不同意  
,「蹲下,才能躍得更高!」                                    
                                                              
1951年,聯合報在台北市西寧南路創刊,報社在果菜市場旁,蒼蠅多  
,辦公環境不好,但員工齊心團結,為發展奠基。                  
                                                              
1958年,聯合報搬到延平南路中山堂對面,聯合報開始蓬勃發展。    
                                                              
1959年,聯合報搬到康定路,那年,聯合報的發行量已是全台第一位  
。1971年,聯合報搬到忠孝東路,從一家台灣的報紙,逐步走上國際  
,創辦世界日報。當時這個地段是個荒蕪的「鬼地方」,卻因為聯合  
報的進駐,現在的忠孝東路已是台北的精華區。                     
                                                              

今年,聯合報已擺脫陰影,開始「正獲利」,搬到汐止大樓,是為了  
讓忠孝大樓的黃金地段有更好的運用。                            
                                                              
聯合報的過去,我來不及參與,但這段從忠孝大樓到汐止大樓的歷史  
,我跟上了。報社的位址改變了,但核心價值仍然存在,而且只會變  
得更好!我對聯合報有信心,「聯合報到的地方,會把當地『旺』起  
來!」現在的一切,都會是我們未來微笑以對的歷史!聯合報,加油  
!!                                                           
                                                              

( 心情隨筆工作職場 )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en&aid=3595515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y-)老鄉***【小老頭】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正派辦報
2009/12/17 10:56

王惕吾的字句,

令人想到世新創辦人--------成舎我

早年,

報人風範令人感懷!!


張念慈(nien) 於 2009-12-17 12:55 回覆:
正派辦報雖然看來老套,不過我們還是努力堅持這個價值觀,否則如果媒體真的淪為純商業行為,這個社會還有什麼可期待的?

commonoby
聯合報應該請妳當代言人
2009/12/17 10:55

聯合報應該請妳當代言人...

這篇文章真是感人肺腑... 超級誠懇... 簡直讓人覺得如果聯合報要你帶著自殺炸彈衝進水果攤... 妳一定不會一點猶豫!

張念慈(nien) 於 2009-12-17 12:56 回覆:
我人微言輕,只是真的希望報社能越來越好

江山改 : 七月七日夢醒時分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從聯合版,到聯合報,
2009/12/17 10:17

六十年,來記錄ㄋ中國,台灣,
已然報業標竿.
正派辦報是信念,
永繼經營是責任.

四書 大學
湯之盤銘曰:“茍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 康誥曰:“作新民。”
 詩曰:“周雖舊邦,其命惟新。” 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解:
     商湯王刻在洗澡盆上的銘言說:“真能夠一天新,就要天天新,又一天更新。
”康誥說:“鼓舞民自身圖新。”
詩經說:“周雖是舊的邦國,他的天命卻始受于天有新民之德。”
所以,君子的道德追求沒有不達到完善至極的。

朱子說:
盤,沐浴之盤也。銘,名其器以自警之辭也。
茍,誠也。湯以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惡,如沐浴其身以去垢。
故銘其盤,言誠能一日有以滌其舊染之污而自新,則當因其已新者,而日日新之,又日新之,不可略有間斷也。
鼓之舞之之謂作,言振起其自新之民也。
詩大雅文王之篇。言周國雖舊,至於文王,能新其德以及於民,而始受天命也。
自新新民,皆欲止于至善也

張念慈(nien) 於 2009-12-17 12:56 回覆:
謝謝你的鼓勵!

吳育剛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又搬了
2009/12/16 23:42

大概是民國60年聯合報與經濟日報搬到忠孝東路時,還只有一幢大樓,建在一個花圃中,因嚴家淦副總統要來為大樓落成剪綵,台北市長高玉樹連夜替報社開了一條路,通到基隆路。我們那時都在九樓餐廳吃晚飯,社慶時也在那裡辦活動,王惕老還辦過聖誕舞會,同人讓妻小在樓上玩,自己在五樓趕稿。
沒想到又搬了。
張念慈(nien) 於 2009-12-17 12:57 回覆:

好有趣的過往!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