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荀子「法後王」
2007/09/14 11:42:05瀏覽13943|回應0|推薦3

  荀子的理論重點在於建立一個客觀的制度化社會,而不同於孟子較著重於主觀的道德層面。因為他重視客觀性,所以才主張「法後王」,他所謂的後王是指建立周代制度的王者,即文、武、周公。之所以主張法後王,是因為中國文化及政治制度直到周代才有明確客觀的成文規定,而這種客觀性值得統治者效法,因此提倡法後王,他在〈儒效篇〉中說:「法後王而一制度。」可見提出法後王的主張,是為了建立一套明確客觀的社會規範。

  他又說:「禹湯有傳政,不如周之察也。」因為周代的制度具有客觀的成文記錄,足以做為後人查考借鑑的資料,所以他才主張崇尚周制,效法後王。此外,荀子理想中的制度化社會,是以「禮」為支柱,他所主張的禮,也是客觀性較強的制度,為了強化禮的作用與說服力,他便主張「法後王」,以作為禮的歷史根據。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依韋政通先生的說法,將荀子主張法後王的原因分為三點:

 (一)是因後王之粲然明備,粲然明備故可徵之以為據,故曰:「禹湯有傳政,不如周之察也。」

 (二)是因後王乃天下之君。這是說歷史發展到周,始出現初次一統天下的局面,這局面的維繫乃由禮制的凝結,故言治道,必以周文為據。

 (三)是因能審周道,即足以知上世。周道乃百王之法累積損益而成,故後王即足以代表百王之道。此即所謂「以近知遠,以一知萬」;亦即孔子「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之義。

二、「法後王」與「法先王」是否衝突

  法後王與法先王並不構成衝突,因為這是就兩種不同觀點來看政治問題。孔、孟等儒者多半由「道德面」來看待政治,如孔子說的「為政以德」,於是他們嚮往堯舜禹湯的治世,是因為受到先王德性的感召,並要求統治者以堯舜的道德操守自許。至於荀子,前文說過,他較重視明確客觀的制度,所以是由「制度面」來看待政治,因此主張法後王,但他並不否定法先王的價值。

  荀子很清楚,光是崇拜先王高尚的品德並不足以應付現實社會的各種問題,在現實生活中,尚且需要客觀明確的制度規範才能使一切運作上軌道,而不是空談道德可以解決的。此外,因為年久失傳,先王並沒有留下足以供我們借鑑參考的資料,所以荀子說:「禹湯有傳政,而不若周之察也……是以文久而滅,節族久而絕。」正因為先王沒有遺留下客觀化的制度供後人參考,所以荀子認為倒不如效法已有明確制度規範的周代,並且效法周代的王者。

  雖然荀子的理論架構是由「制度面」來看待政治,因而提出「法後王」,但他並不否認由「道德面」所提出的「法先王」,他說:「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極也。」可見他不以法先王本身為非。而在探討道德面的問題時,他仍不忘制度面(即禮)的重要,所以他說:「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可見在荀子思想中,法先王與法後王不僅不構成衝突,他還適當的以制度化的禮去調和道德面的法先王思想,這也是他對儒家的卓越貢獻。

參考資料 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ice203&aid=12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