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食品產業的牛年趨勢分析
2009/02/24 09:48:59瀏覽5320|回應0|推薦0

樞紐科技顧問()公司  首席顧問 姚念周

食品資訊第229期第42~48頁 

    在這金融海嘯席捲全球,全球經濟跌入谷底之際,鼠年已將結束,迎接牛年的到來,雖然對於牛年,專家們多半不看好,尤其上半年將很難有起色,筆者不需在此重複敘述各項不景氣的環境與消費力衰退的情境,對大家而言,已是感同身受,不過筆者今年希望與大家分享在此困境中的思維與觀察,困境中更需要了解週遭環境與產業趨勢,否則更難以自保,既然大環境如此,標竿企業會採取的做法是蹲下休養生息,進行磨斧頭,為下一波做準備,甚至有些企業主更採取危機入市,加碼投資,趁不景氣投入成本低擴充,但無論如何,絕不是坐等援手,否則不景氣將淘汰不爭氣。

    首先我們看看全球環境,此次金融風暴不僅使金融業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摧殘,造成全球經濟景氣萎縮或蕭條,也改變企業的經營模式,當然,各企業所遭遇的影響會因產業及其經營方式而異,但企業經營者在經歷震撼或目瞪口呆之餘,也需要開始檢討企業的經營模式,以適應因風暴而大幅改變的經營環境,我們稱為[經營環境總體檢],目前整體環境的變化包括:

    一、原物料價格激烈震盪:自從去年開始,石油、金屬、穀類等大宗物資價格急遽升高,至歷史高點,而後因為金融風暴,經濟景氣變壞,價格又快速下跌,達近幾年的新低。這種價格激烈的震幅不僅使企業活動受挫,更使得企業經營者無所適從,難以決定該買、該賣、還是要在何時以何種價格避險。而且,原物料價格的大幅波動,也無法及時轉移到購買意願大幅下跌的消費者身上。企業界不僅面臨成本及銷售價格的高度不確定性,以前奉行的一些管理章法也不再適用,不得不調整。這種原物料價格的大幅波動,也影響到製造業的供應鏈。企業不願囤積存貨,以免遭受跌價損失,因價格波動產生的損失很難轉嫁出去;企業計劃生產常用的「Just In Time」存貨管理制度,會因為供應商不願承擔存貨風險而變得很難執行,導致將來生產會變成「Just Real Time」的管理制度,企業只能接小額訂單,現買現製,以避免跌價損失。這對於一些以大量生產為主的產業經營,會產生根本上的改變。

    二、各國貨幣對美元大幅貶值出口商面臨壓力:除了美元與日圓以外,全球貨幣相繼貶值。這種貨幣大幅波動的結果,對全球資本與貨物的流動會漸漸產生巨大的變化。對企業而言,這種幣值的變化對其售價及成本結構,會產生很大的不確定性與不穩定性。就台商而言,出口的最大競爭者為日本及韓國。韓元至今已貶了60%對台灣的出口廠商產生很大的壓力。就成本而言,許多重要原材料從日本與美國進口,成本就提高很多,除非能轉嫁給客戶,否則利潤會被壓縮。

    三、契約的風險提高墊高商業活動成本:這波經濟不景氣循環中,倒閉/聲請破產/關廠等風潮急湧而至,連食品界龍頭廠商統一公司都碰上巨額倒帳事件,此種現象造成企業在簽訂較長期的契約時,開始要求對方提高保證金的百分比,以免對方違約時,損失太大。這些都使得各項商務活動的成本提高,改變商業行為。 

    四、資金成本的提高影響企業投資與未來景氣:全世界主要中央銀行相繼降息,企業的資金成本不降反升,一方面銀行因為全球經濟不景氣所產生的不確定性大幅提高,缺乏承擔風險的意願,另一方面,全球金融機構受金融風暴的影響,皆需瘦身,降低其資產或舉債比率,授信不僅成為稀有物,貸款利差也增高很多。此外,由於全球股價振幅屢創新高,這表示每一企業的資金成本因風險的提高而增加,一般甚至估計資金成本已提高一倍以上。由於資金成本提高,企業的各項擴充計畫或資本支出,相對也要提高其報酬率,經濟不景氣已使企業投資以及面臨的種種不確定性遽增,資金成本提高,更逼使所有企業的投資轉趨極端保守,承大幅降低擔風險的意願,進而使全球經濟更加不景氣。

    全球環境如此,也是我們的借鏡與參考因素,實際上,放諸我們自己週遭,上述變化非常雷同,尤其是在台商圈中,因此經營模式確有必要仔細重新檢驗,並做一些調整。我們再看看全球產業最新歸納的趨勢潮流,包括:

    一、創新:不論是景氣還是不景氣,創新將永遠是所有產業的趨勢,而創新已非僅是思考產品創新而已,每個組織都有許多行之有年的營運流程可以創新改進,全員創新是任何部門都可以提出對現有工作的改進,都是一種創新,都該受到重視與獎勵。

    二、綠色:隨著地球因人類文明遭受破壞及全球暖化的危機出現,經濟發展與環保兼顧的議題將會持續影響產業發展,因此綠色商機也成為產業的重要趨勢,不論環保減廢、生態友善生產、節能減碳、綠色能源等的相關技術,甚至各國政府的相關法規,都會成為重要的產業趨勢。

    三、合作夥伴:由於產業環境不確定因素增多,越來越多的經營模式是打群體戰,不再單打獨鬥,不論透過購併、結盟、交叉持股、合作等何種形式,都在找尋合作夥伴,增強整體競爭力,尤其是異業結盟或跨國合作等已成為明顯趨勢。

    四、Web2.0:網路已成為生活與工作的一部分,其潮流無人能擋,只能與之合流,且如何轉化網路力量成為企業助力,則是每個企業主必須去思考的議題,當然,所謂網路力量並非只是單純的網路行銷而已,還包括企業內外各種活動如何善用web2.0這個工具。

    五、放眼世界在地化:全球化已讓產業環境彼此無法分割,就像此次的金融海嘯一樣,但區域發展也已成為各國的重要策略,因此放眼世界的同時,必須謹慎思考在地化的操作,一如放眼世界是佈局戰略,而在地化則是實施的戰術,兩者不可偏廢,因此放眼世界在地化成為產業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

      這些產業趨勢一樣適用於我們民生產業,值得我們參考,思考如何迎合這股整體產業趨勢。即使只看國內市場,創新、綠色、合作夥伴及Web2.0都一樣適用,如何至少迎合這四項產業趨勢,勢必可以強化不景氣中的自身競爭能力。

    而在全球消費應用趨勢方面,則可歸納出任何一個產業都將是以教育、娛樂、工作、健康及生活為應用的主軸,也就是說任何產品或服務的應用都將以上述五項核心為主要軸心,包括食品產業亦同,因此各種新開發方向都應以這五個核心的未來情境為假想,能符合這五個未來情境者,就會是市場上的成功者,當然,不同族群或次族群在這五個軸心上的情境並不相同,因此需求會不同,可以開發的方向也不同,但絕不會脫離這五個核心。所以我們必須來假想我們在未來的教育情境上能有什麼投入,除了營養午餐外,還可以有什麼?在未來的娛樂情境上呢?除了歡樂聚會零食外,還能有什麼?在未來的工作情境上,除了雞精或維士比提神外,還能有什麼?在未來的健康維持的情境上,除了現行保健食品外,還能有什麼?在未來的生活便利的情境上,除了現行調理食品與外食外,還能有什麼?

    工研院產經中心總監黃素珍指出,台灣特殊的人文、環境及科技技術,塑造台灣成為一個很好的實驗場,未來若能擴大到引領生活形態,甚至加入軟體及服務,打造台灣成為生活形態先驅,將是台灣產業發展的關鍵。許多食品業的先進已經在探討思考何謂台灣飲食文化,如何可以引領台灣飲食的生活型態,甚至可以吸引其它地區消費者消費台灣的飲食文化或生活型態。工研院報告發現,特殊的人文、環境、氣候等DNA結合,形成台灣特有的「快活」生活形態,也就是又快又樂的生活,過馬路還會有小綠人催促走快點,對於新產品接受度高、對品質也有一定程度的挑剔,正可以成為最棒的實驗場。台灣也可扮演各產業進入亞洲市場最佳的先導實驗場,因為台灣具備先導實驗廠的關鍵能力及條件,台灣已經擁有完善的基礎建設與產業供應鏈(硬體)以及專業的經營管理(軟體),因此可以打造成為一個具備亞洲市場領先指標及代表性的先導實驗場。台灣匯集不同族群,也容易接收新觀念、體驗新文化,經由台灣淬煉成功的產品和服務,都可以移轉到其他亞洲市場,過去日本、歐美等企業也將台灣當成進軍亞洲的重要跳板,這部分也呼應了先前筆者談到的智慧財產出口的觀念。例如台灣人結合老祖宗的喝茶文化與美國速食文化,創造包裝茶飲,甚至把珍珠奶茶銷到全球;台灣的聯合利華更將立頓扁平茶包,設計成三角立體茶包,都可看出台灣有搭配不同文化的創意點子。近年隨著電影及政府推廣,騎單車成為全民運動,也塑造台灣一個新的生活形態,有什麼產品可以迎合這個全民運動?[悲情城市][海角七號]也可以塑造全民運動,都可望創造新的生活形態,又有什麼產品可以搭配呢?相信這種種還有更多的腦力激盪可以運用。

    產業界可以一起朝塑造台灣生活形態的方向邁進,各產業、企業共同投入資源,讓台灣生活形態發展,從小溪匯流成大河,促進台灣產業發展的競爭力,最終台灣可以變成亞洲的生活形態實驗場。企業界人士則認為,只要是利之所趨,自然就會有廠商投入,政府只要提供豐富養分的土壤,把法令條例規定好,讓市場保持自由開放,則任何花草樹木都會自己長的又高又壯。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觀察,專家提醒我們,使地球運作的不只是金錢和政治,還有「觀念」這個秘密力量。「時代」雜誌專題報導改變世界的十大觀念,影響範圍從近在眼前的家裡廚房到遠在天邊的大氣層,勾勒21世紀大未來願景。這十個觀念為:

    首先是「禍福與共」的觀念,傳統的國家利益觀念已經過時,解決人類生存問題需要各國群策群力。環境永續發展、控制人口成長、消滅赤貧是人類三大挑戰。聯合國估計2050年全球將有92億人,必須控制在80億人上下,才有機會在2025掃除赤貧。第二個觀念是自助式商業技術更上一層樓,無人商店將日益普及。自動提款機、售票機、電子結帳系統發達,不必再擔心遇到緊迫釘人的店員。第三個觀念是「後電影巨星時期」,成功或造成風潮的往往非檯面上的明星,而是原本的芸芸眾生。第四是宗教激進主義是和平的敵人,讓激進分子理解加入的組織嚴重背離奉行的理念,因此感到幻滅而脫離組織,達到「去激進化」,是最新思維。第五項「新」思維是「廚房化學」,此雖早已存在於西方餐廳速食店,即將進入家庭廚房。以分子料理為例,烹飪不只是藝術,更是科學,例如煮肉煎蛋溫度加減一度就會有很大差異。第六是如何因應全球暖化?這已是普世價值觀念,只是更深入各個生活或工作層面中。第七項的人口老化是已開發國家普遍的現象,日本百歲人瑞超過32千人,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口超過60歲,其中三分之一仍在工作,50歲以上的英國人則握有全國75%的財富,因此有錢有閒有活力,銀髮族不再是社會問題。第八是防止「荷蘭病」發作,「荷蘭病」指的是擁有豐富礦產的國家,在任意揮霍及原料價格波動後出現經濟衰退的現象,源於荷蘭50~60年代在岸邊發現大量天然氣,揮霍後卻造成該國經濟衰退。第九為女性大幅投入職場,倫敦政經學院最近調查印度發現,女性教育程度較高的省份,經濟成長率也較高,同時高盛銀行宣布未來5年將投資1億美元在亞洲、非洲和中東等貧窮國家栽培女性創業者,送她們到哈佛和史丹福等頂尖學府深造,可以帶動經濟發展。最後一個新觀念是職業運動的全球化,除了4年一度的奧運和世界盃足球賽,NBA、英格蘭超足聯賽在內的許多各國職業足球,都將透過衛星轉播甚至赴海外比賽,瞄準各國的市場。

    上述全球十大觀念態勢一樣在我們身上或我們的社會上發現,包括如何面對M型中[貧窮]族群的龐大需求、如何應用更先進的自助式技術、如何在芸芸眾生中找到創新模式、如何把握銀髮族商機、如何發展女性市場等等都是我們必須去面對的重要觀念變化與議題。

    再從全球食品產業發展來看,食品安全重新成為重要議題,包括含沙門氏桿菌的印度胡椒、不潔的墨西哥蟹肉、錯誤標示的丹麥糖果等事件,當中國大陸出口有毒食物成為舉世焦點之際,美國官方的紀錄卻顯示,汙染、有毒的食品出口問題並非中國的專利,而是全球現象。事實上,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統計資料顯示,2007年美國當局拒絕進口的印度和墨西哥食品甚至比中國還多,雖然近來大陸遭汙染海鮮占據媒體的篇幅相當大,但美國當局拒絕多明尼加蔬果和丹麥糖果進口的次數還更多(多明尼加蔬果於2007年遭擋關817次、丹麥糖果也高達520次,而大陸海鮮則有391)印度食品遭拒的最主要原因是沙門氏桿菌;而「不清潔」則是墨西哥食品被擋關的首要理由;多明尼加的產品,則多半因為含有殺蟲劑而被擋關,顯示食品安全議題非常多元,也並不是都是故意黑心,不過確是必須審慎為之的議題。

    FDA資深官員曾說「這根本不是單一國家的問題。汙染的出口食品正經歷大規模的全球化趨勢。」,FDA通常只抽驗檢查約1%該局管轄的進口產品,也未公布遭擋關的食品數量,因此無從得知被擋關的食品究竟是只有一盒,或整批出問題。儘管FDA的資料庫有瑕疵,從既有的資訊仍可清楚看出,汙染食物的來源不限於中國大陸,而是遍及許多國家。如果問題是不斷重複出現,FDA才會發布進口警戒通告,並在邊境加強檢驗。例如,2007FDA不僅對中國大陸進口的魚類發布警訊,同樣也對墨西哥香瓜與印度米發出進口警訊。

    據商務部統計,美國去年進口1.86兆美元的商品,比2001年增加63%,但FDA沒有能力應付增加的進口食品,現在FDA正擬訂監督食品安全的修正辦法,對象包括對美國國內和進口的食品,此計畫將仰賴FDA與外國政府及美國企業合作,以便在食品進入美國港口前就發現潛在危險,FDA監督的外國產品包括食品、藥品、化粧品、醫療裝置、動物,和部分電子裝置。這也在筆者單位承接FDA相關註冊服務的案件中看出端倪,許多過去出口美國順利的廠商,開始被擋關或在地銷毀,顯示這成為新的出口銷美議題。而相關議題在國內則仍以2008的大陸毒牛奶及越南火龍果事件,排名10大消費新聞榜首,顯示食品安全又重回消費者最注意的議題。

    回到台灣環境方面,經建會公布台灣生育率下降較預期快,出現超少子化情形,未來除了總人口減少外,勞動人口也將減少,學者推估,依照目前的生育率推估,人口負成長恐將提早在106之前出現,比經建會二年前預測的數字提前二年。經建會上次公布人口推估是95年時,當時推估「人口高峰」將發生在107年,總數大約2,323 萬人,也就是民國108年,台灣人口就會開始負成長,「高齡化社會」則會在民國106年來臨。國內未婚人口中,年齡在3044歲的男性未婚比率達29.1%、較女性20.8%高出甚多,國人對婚姻價值觀改變,連帶影響生育率降低。65 歲以上高齡人口占總人口比率則由8.3%,預估增至10.4%高齡化社會日漸逼近。我們在先前的文章中已討論過銀髮族商機的趨勢,至於人口負成長導致消費母群降低的現象,則也值得我們面對。

    此外,兩岸交流已因新政府態度不同,進入快速加溫的階段,坦白說,大陸因為擁有2兆美元的外匯存底,是目前全球最有財力進行公共基礎建設投資,並扶持策略性產業,透過帶動內需經濟,度過金融風暴的國家。台灣的優勢就是鄰近大陸,同文同種,可以搶攻大陸內需市場,同時運用研發,打造全球標準或全球品牌,利用中國崛起的機會突圍。中共國家統計局公布,200817月大陸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人民幣5967億元,較去年同期成長21.7%,扣除物價因素,實際增長率達到15.9%,顯示其消費增長態勢強勁,超乎市場預期,以地域來看,中國城市消費品零售額為人民幣5,905億元,年成長24.0,縣及縣以下零售額人民幣2,724 億元,成長21.8%,受惠於新農村建設的進步,農村的消費也逐漸增長,與城鎮消費成長速度的差距正在縮小。而整體消費力增長超出全球甚多。根據Asia Food Journal今年的調查,保守估計中國食品產業產值高達1580億美元,前三大區塊為乾燥食品、冷藏食品及油脂類,但鹹式點心、乳品、烘焙、高級糖果等類別成長速度驚人,例如冷凍食品類平均年成長11%目前市佔率排名順序是雙匯食品及北京華都肉品;烘焙類年成長10.4%,排序是卡夫食品(Kraft)北京稻香村食品及北京曼可頓食品;而糖果類年成長7.9%排序則為雀巢、瑪氏(Mars)及內蒙伊利集團。今年19月份,兩岸貿易額達到1047億美元,同比增長17%目前大陸繼續成為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出口市場、貿易順差來源地和投資目的地。然而其中兩岸食品貿易額僅約為1.7億美元,但大陸內地與香港的食品貿易額則達到8.8億美元,可見兩岸食品貿易仍有相當巨大的發展空間,尤其因為三聚氰胺事件影響,台灣品牌與品質的接受度大幅提高。加上兩岸已於97.12.15實現三通,農政單位預期,因運輸時間變短而提高品質,將有助台灣的高價位農漁產品在對岸開拓市場,台灣產品在大陸必須搶攻高品質、高價位的市場,農委會已提出將輔導業者擬定促銷策略,並且在政策上提供便利,而農產品就可以帶頭帶動整體食品產業於兩岸貿易的發展。

    食品工業發展研究所預估,食品產業因受到全球景氣的波及,我食品產業明年總產值可能出現近五年來首次衰退,預估總產值為5,020億元,將較今年的5,098億元衰退1.53%今年國內食品產業的總產值5,098億元,較去年成長7.08%,其中成長幅度最大的是調理及冷凍食品。該報告展望明年,全台食品產業總產值將因消費力減弱,造成1.53%的衰退,尤其以啤酒及其他酒精類飲料衰退幅度將最大,預估降幅達5%8%;至於明年度成長幅度最高的項目,則是調理及冷凍食品,漲幅將達6.78%。今年國內食品業面對全球經濟不景氣,國際原物料價格波動快速,及中國大陸上游原料安全疑慮,引發消費者對購買額外或非必需品食品的慾望大幅減少,都將影響明年食品產業的市場消長。冷凍或調理食品成長,主因毒奶粉事件爆發,造成外食人口減少,民眾購買調理及冷凍食品回家自行烹飪的數量明顯增加,目前冷凍食品成長的動能,主要是來自於各超商及大賣場通路的自有品牌產品,不僅在台灣,連英美等國的冷凍食品,過去兩年都是在通路商自有品牌產品帶動下,而有二到六成的明顯成長。以台灣家樂福為例,2007年消費者反應最佳的賣場自有品牌食品當中,冷凍蔬菜的食用率達22.2%居第一,其次才是其他休閒食品,由於各種因素造成蔬菜零售價位常居高不下,讓過去冷門的冷凍蔬菜翻身。

    國內許多產業已開始進行[跨界合作闢客源]的結盟,深切認知[一根筷子容易折斷,一把筷子就很難折斷]的古訓,景氣冷颼颼的情況下,不少廠商不再單打獨鬥,透過跨業合作,開拓新客源,共度難關。在轉型或異業結盟方面,觀光工廠成為不少傳統產業的轉型標的,繼大黑松小倆口、白木屋等知名糕餅業者經營觀光工廠後,金格食品宣佈也將加入,而金車更在宜蘭打造威士忌酒莊觀光產業,引領風潮;另外國內最大喜餅業者郭元益今年大力拓展新娘秘書業務、義美食品開始投入高速公路休息站業務等都是案例,雖然觀光工廠、休息站經營等並不是適合所有業者自行投入,但這也點出如何思考異業結盟是一個思考趨勢,也許跟零售產業、健康產業、休閒產業、旅遊產業等結盟,甚至可能可以跟能源產業結盟,不過不管前述哪個潛力產業可結盟,大部分都屬於服務性產業,因此轉型服務與或與服務結盟的概念應該是主流。業界分析,義美食品屬於綜合食品廠,產品線廣泛,涵蓋飲料、餅乾、點心、麵包等品項,與新東陽、統一等業者有相同的特性。義美取得關西休息站經營權後,對拓展銷售規模、提升品牌知名度,都有極大幫助。可能有人會說這些都是大廠商才有能力玩的,但國內食品市場規模趨於飽和,卻仍有業者出頭天,例如透過網路竄起的黑師傅捲心酥或透過黑貓宅急便打開市場的台南依蕾特布丁,都是耳熟能詳的例子。因此大廠也許比實力,但中小企業則是比創意。整體而言,食品業的銷售規模與人口數量成正比,人口將呈負成長,且近年來除中產階級西進大陸,加上國內景氣不佳,造成消費力疲軟,國人消費呈M型發展,產業也可能呈此M型發展,大廠憑藉規模與品牌,有大者恆大的優勢,而小廠則必須透過創意/口味/特色取勝突圍。

    筆者提供另一個異業結盟或突破的思考方向,則是觀察所謂[宅經濟]的發展,紐約時報報導,景氣衰退疑慮加深,使消費者待在家裡的時間增多,網路世界的虛擬商品反而出現「愈冷愈旺」的景象。因此專家預測明年[宅經濟]最夯,所謂宅經濟是指靠不出門的消費者成就的產業。「宅男」、「宅女」假日減少看電影、出門消費次數,整天窩在家裡進行看DVD玩線上遊戲、看漫畫、逛網路拍賣平台等「平價娛樂」,也讓相關產業在經濟蕭條中,還能逆勢成長,這些產業引發的商機以及現象,也被網友稱為「宅經濟」。

    消費者勒緊褲帶過冬,但仍希望和好友保持往來並表達自我,虛擬商品是讓自己突出的廉價選擇,蓋亞線上(Gaia Online)說,該網站每月有700萬人次的訪客,虛擬商品單月銷售逾100萬美元,預計12月會創新高。社交網站領導品牌Facebook開放會員付費買虛擬禮物贈送友人,已和Ben&Jerry's淇淋公司達成合作,而Ben&Jerry's四月份送出50萬個冰淇淋。經統計全球消費者每年約花15億美元在虛擬商品上。台灣也是一樣在這種氛圍中,經濟烏雲密布,在金融海嘯摧殘下,聯合報卻認為有五個行業異軍突起,分別是線上遊戲電玩業、進修補習業、平價服務業、一人專業服務業及心理諮商業等行業,堪稱明年度最夯的五大行業! 

    第一名是線上遊戲電玩業,全球經濟疲軟不堪,在「宅經濟」居首的線上遊戲業者卻從國外賺到國內,像智冠、中華網龍上個月營收還創單月新高,「宅經濟」興起對誰有好處?除了電玩業本身以外,其它產品及服務都可以善加利用此一管道與宅男宅女溝通接觸。第二名為進修補習業,1111人力銀行觀察,不少企業裁員、縮編,許多被資遣的員工準備考照或進修,還沒被fire的人也怕哪天飯碗不保,有意進修考照抗失業,實際上,企業也應該在這段期間培養員工戰力及組織競爭力。平價服務業為第三,《CHEERS》雜誌預測,經濟蕭條,「物超所值」的平價經濟將在全球發酵,因應平價需求增加,平價餐飲業麥當勞全球業績200811月單月增加7.7%大陸更是報導中高檔餐廳在此經濟氛圍中受創,但平價小吃店火紅,這也呼應筆者前述針對M型左端的大眾需求不應受忽略。第四則為一人專業服務業,被裁撤的員工若有專業,成立一人公司,提供設計、公關、顧問等專業服務的情況也會大幅增加,此類公司價格彈性大,對有意降低成本的中小企業來說,具有吸引力。最後則是心理諮商業,不景氣,民眾苦悶,紛紛求神問卜,帶動命理行業走紅,或者消費者因為鬱卒,心理諮商、參加心靈成長課程、詢問職涯顧問需求增加,也帶動相關行業發展。你看出什麼端倪了嗎?

    政府也針對產業困境進行研擬政策,行政院已召開「產業科技策略會議」,邀請海內外專家與會討論如何以科技協助商圈、農業、傳統產業及中小企業渡過景氣寒冬,促進產業蛻變與躍升。傳統產業雖是穩定台灣經濟社會的重要力量,但遭受中國、印度、越南等新興經濟勢力崛起,國際競爭下日益激烈的挑戰,逼得國內業者喘不過氣,然而傳統製造業在台灣經貿發展與產業轉型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根據調查,台灣去年傳統製造業產值約新台幣9兆元,超過整體製造業比重的6成,工廠數超過6萬家,員工人數達171萬人,相當於每6名就業人口中,就有1人投身於傳統製造業。在中小企業方面,中小企業的穩定,一向是台灣經濟發展的支柱;根據統計,國內中小企業就已超過120萬家,佔台灣企業總家數比例高達97%以上,就業人數近800萬人,佔台灣總就業人口將近8成。中小企業不僅是大企業的衛星支援體系,也是平衡城鄉差距、健全產業結構功臣。至於影響台灣居民平日經濟生活的還有遠近馳名的各大夜市與商城,目前全台有140餘個商圈,商家總數約6萬家,市場規模2200億元,約有18萬就業人口,同樣受經濟寒流凍傷,商圈的連動性甚高,可直接帶動觀光、運輸、住宿、加工服務、農特產、餐飲、服飾精品、零售及伴手禮等產業發展,且商圈代表當地的經濟中樞,對地方傳統社交、經貿及政治活動等佔有重要角色。因此上述目標產業政府不會坐視衰退。

    但是坐等政府協助不是最佳選擇,而且天助自助者,自己必須進行必要的準備,否則即使政府訂定協助的方案,企業一樣會承接不起來,筆者強烈建議先自行實在的做一次SWOT分析,弄清楚自己的定位與能量,因為筆者在近期協助客戶的過程中,發現非常多的企業誤認誤用好似老生常談的SWOT分析工具,未能找出真正目前面臨的問題,而無法對症下藥,這嚴重影響根據SWOT分析結果所定出的策略,因此有此呼籲。

    關於製造業本身,目前最夯的現象是找尋各種認證,不論是ISO22000、有機認證、Kosher認證、Halal認證、生產履歷認證等等不一而足,甚至有廠商拿通過FDA註冊來當認證。這些不外乎是希望能獲得消費者的信任,認證制度固然是一種方式,但絕不是拿到認證就萬事OK的,實際上,在現今消費者意識中,認證或品質保障已被當做一種基本[規格],消費者更希望產品或服務能有[商品價值],功能、基本品質與安全都是屬於硬性商品價值,但是形象、品牌、產品概念、便利性、產品感覺獲消費者感受等等軟性商品價值才是市場決勝點,這也是我們製造業必須投入突破的部分。這種軟性商品價值最大的來源就是必須符合本文前述的世界趨勢中五個核心主軸的情境,愈能符合情境者其軟性商品價值將會愈高。

      因此迎面而來的牛年,經濟牛脾氣確定不容易馬上變好,甚至可能是近年不景氣最牛的一年,但筆者最後仍然呼籲,不論景氣與否,我們都必須沉澱思考自己的優劣勢,投身徹底了解世界潮流趨勢、產業趨勢與國內外市場趨勢,才能找到自己的利基點與立足點,並迎合各項趨勢變化,脫穎而出,逆境中成長,危機處就是轉機,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 不分類不分類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newtonyau&aid=2680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