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6/01/19 12:54:01瀏覽1416|回應3|推薦90 | |
今日全球人類所吃的東西,愈來愈西化、愈來愈速食、愈來愈一致,但~ 「過去四個世代的成年人,賦予了下一代孩子的命運, 那就是,孩子的壽命,比父母的壽命還短! 我們現在正為孩子打造的食物城堡,讓他們比我們少在世界上生活十年。」 「這是一個失落的新世代: 我們的孩子不會煮飯、不曉得食物怎麼來的,更不知道如何吃得健康!」 以上這兩段話,不僅是英國名廚傑米奧利佛的名言,更是世界各國所共同面臨的問題... 於是,日本2005年完成制定「食育基本法」,其精神正是將食安與綠色生活連結起來 逐漸將食物、農業、土地與綠色生活融合,透過教育逐步推廣實踐... 近年,台灣接續一連串所爆發的食安問題,再再凸顯食安問題的嚴重與複雜程度 似乎無法單靠法律禁止、中央行政系統的監督或管制就能解決 更關鍵的是:從「農」與「食」、從「土地」到「餐桌」 我們是否有辨識健康食物、品嚐食物原味、了解添加物害處、與拒絕垃圾食物的能力... 這可能才是重建食品安全的核心! 因此希望台灣相關的食農教育法案能夠過關,讓「飲食教育」透過學校從孩童時代便開始扎根... 在台灣「食農教育」的相關法案尚未立法通過之前 我家老三就讀的的班級,很幸運地參與「食農教育的推廣實驗課程」 從親手種植食物開始,了解耕作的辛苦、珍惜每一種得來不易的收穫... 下圖是小朋友種出來的兒童版紅蘿蔔,最短的只有五、六公分的"身長" ,簡直可愛到爆表... ↓ 孩子們烹飪著自己種植出來的食材,品嚐所有食物最原始的味道... ↓ 愈來愈多的孩子知道麥當勞、薯條、披薩、洋芋片、可樂、汽水... 愈來愈少的孩子吃過或聽過草仔粿、麻薏、大麵羹、椪餅、甘蔗汁... 我們讓在地的食物,愈來愈邊緣化;愈來愈容易吃到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東西 或許我們該深思,這樣的飲食改變,對我們是好的嗎? 50年代,台灣人用嘴巴吃飯、80年代台灣人用眼睛吃飯 到了21世紀,我們要開始學會用心、用頭腦吃飯... 有多少人真正落實,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也就是身體離健康、土地離環保的距離 換句話說,也就是食物從產地到餐桌的距離,愈短愈健康、愈短愈環保... 孩子們從無到有,從耕作、照顧、烹飪...到上桌 所有的食材少了農藥、少了賣相、少了添加物、少了人工加料 但卻多了一份感情、一份健康、一份成就感、還有一份真食物的真味道... ↓ 透過孩子們的親手耕作,他們懂得對土地友善,大地也會回饋我們健康食物的道理 透過孩子們的親手烹飪,他們學會珍惜所有食材,懂得每一種食物背後都蘊藏著農人的辛苦 透過孩子的親手實驗,他們認識許多色香味俱全的人工美食,其背後的秘密與對健康的傷害 希望透過這樣的食農教育,我們的孩子都能懂得如何吃得更環保、吃得更健康、吃得更感恩... 記 105.01.17 我與孩子的一堂食農教育課程 |
|
( 心情隨筆|家庭親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