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12/10/31 22:13:01瀏覽2359|回應0|推薦10 | |
宜中正式成立體育班後,我經常在放學時坐在操場的跑道邊,看著橄欖球隊、足球隊和田徑選手在操場上練習,那是一天上課上班後,最令人放鬆也是最令人熱血的時刻。 一開始,田徑隊圍著圈子伸展、熱身。足球隊通常在大操場一邊排成兩列,或跑或跳地演示各種基本暖身招式,尤其適時發出團呼,動作與聲音,讓人的視覺與聽覺飽享力與美。橄欖球隊的練習最為不同,他們在操場另一邊暖身;暖身是分站進行:有腰繫橡皮,一端綁在球門柱子,然後奮力往前衝;有面對粗壯得難以形容的人形靶擒抱、撞擊;有排成相對的兩列如牛以犄角相牴,彼此有進退,並時時夾著嘶吼聲;直到教練哨音響起才換站。 暖身階段中,已經汗流浹背,衣服溼貼在身上,肌肉的剛凌線條畢露無遺的,非橄欖球隊莫屬,即使之後各隊正式練習,激烈程度也難以比擬橄欖球隊。 綠色草皮上,各隊不同衣服的顏色繽紛,人影錯落,汗水飛濺,呼聲此起彼落。那是一幅線條和色彩繁複,充滿陽剛,卻又和諧柔美的宜中大器圖景之一。 或許是愛看他們揮灑青春汗水,喜歡他們團隊合作的氛圍,以及尊重老師、教練的真誠。因此,我毫不遲疑地接下導師職務,在第一屆體育班升高三找不到人擔任導師時;其後又擔任了第四、八屆體育班導師,更能名正言順地看他們練習的情形。 雖然後來橄欖球隊不再招生,除了一直都在的籃球、足球和田徑隊外,卻陸續增加了排球、網球、桌球、射箭、武術等。當各種運動選手聚集在一個班級裡,導師得以像串門子般,在他們練習時周遊各隊,有時也下場體驗,而備受禮讓,那是當導師最愉快的事了。此外,也體會他們練習的辛苦,體會他們比賽時的緊張,輸贏的悲喜,以及同甘共苦的情義。曾在台北百齡橋下的球場,為橄欖球隊擊敗常勝的建中黑衫軍,而一同歡呼;也曾為他們與升大學的保送權失之交臂,而沮喪難過… 宜中運動風氣向來鼎盛,除了體育班各專長隊伍的固定訓練,一般學生放學後就像候鳥,群集在操場或球場:有跑步、棒球投捕、排球對抗、籃球廝殺、足球練習,也有各種班際比賽、師生友誼賽…幾乎沒有休兵掛免戰牌的日子。即使不再擔任體育班導師,我也喜歡在放學後徘徊操場、球場,有時跑步,有時選個角落盤腿而坐,靜靜觀賞學生以球會友,以汗水對話的美好畫面。 在宜中的園地裡,有各種努力的淋漓汗水,有形的無形的,都全力以赴,裸現純真;不只多元的個人專長得以盡情發揮,又促成團體的精彩,表露了宜中人的生命形象。 那,是讓人愛上宜中的理由之一。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