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7/11/26 17:44:36瀏覽182|回應0|推薦3 | |
香港某大超級市場於上周三(21日)起不再主動向顧客派發膠袋,並要求索取膠袋的顧客自願捐出港幣兩毫,希望能鼓勵顧客改變購物習慣,自備購物袋,並聲明有關捐款會全數撥作環保用途。該項原本動機正面的計畫自出台後卻慘變「箭靶」, 部分輿論群起而攻,推出不足一周即告終。鼓勵顧客捐出兩毫作支持環保活動計畫,於今日(26日)即時終止。 計劃取消有人歡迎、有人反對, 歡迎當然是消費者; 反對則是環保人士, 事件來去匆匆, 有點莫明其妙。事源香港已計劃明年年尾開始徵收膠袋稅, 現在一方面收集意見如何推行, 和稅率多少等問題, 另一方面教育消費者用者自負的責任概念, 而且商店也自發性一星期一天「無膠袋日」, 好使市民漸漸習慣,這樣的模式已運作一段時間,現在突然某大超級市場提早響應收取費用,除了支持環保外,是否有任何目的? 是否低估了問題的影響力和嚴重性,而匆匆「終止」? 從正面看,如果能減少膠袋用量; 如果能把捐款用作環保用途,真是功德無量。這個超級市場每年消耗超過一億個的膠袋, 不可謂不驚人,如能收取兩毫的捐款,二千萬的金錢對環保有很大的貢獻。 管理層可能沒想到推行的困難,因為消費者可轉到別家超級市場,有消費者不願意捐款時也能取得膠袋,因為是呼籲顧客捐助不能堅持,試問怎樣能達到預期效果,而且苦了前線的收銀員。再者,膠袋的質素又不高,人們又如何願意多付金錢。 一個反面教材可給政府作參考,在教育和推廣方面要多下苦功,要給市民正面的用者自負和環保訊息,因為要香港人改變習慣非一時三刻能改變,而且我們已被寵壞了,不竟各家自掃門前雪的概念已根深柢固。 |
|
( 心情隨筆|雜記 ) |